身体美学,顾名思义就是将身体作为研究美学的重要对象。美学包含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身体美学即将身体作为审美客体,以人的主体精神作为审美主体,用自己的精神观照自己的身体的审美过程。这个时候就需要界定一下精神的概念。这里的精神是偏重于感性体验,还是偏重于理性认知?根据资料显示,认为其偏重于感性体验的对身体美学持肯定态度,既然是美学,本身就包容着丰富的身体体验。所谓身体体验是由感官体验开始,而后上升为全身心的投入和沉浸。另一种是理性认知,它认为美的表现虽然是感性体验,然而美本身作为哲学,需要理性的观照。身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就是理性观照和研究的对象,因此美学需要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而身体本身不会思考,因此身体是研究的起点,却不是研究的重点。人的精神需要引导身体美学,而不是人跟随着身体的感性欲望前进。纠缠于两者之间,孰是孰非,将是我们探讨的话题。
身体美学兴于二元论的衰微。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古希腊确立的身体和精神二元制逐渐被摧毁,身体开始显现出更为重要的主体性作用:18世纪“身体的话语”对身体语言的强调,同时扩展到了现象学,强调你看到了什么而不是你想到了什么,再联合科学的合力作用,身体美学大有翻盘之势。
笔者认为,身体美学是一个由理性到感性的过程。与原来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同,这里的身体美学恰恰是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觉察到身体的存在,这是开始;对身体的体验,这是过程;身心融合,物我两忘,这是高峰。具体来说,它分为三个阶段。
身体美学开始于对身体的思索,身体语言有一部分是通过欲望呈现出来的。欲望是对美的依赖和占有,它来源于内心的不圆满和依赖性。比如同样来到一个旅游景点,有的旅客留下了“在此一游”的标记;有的旅客是慕名而来;而有的旅客则是匆匆忙忙,拍照留影后就离开。这些旅客并非是在真正地观赏景点,而是对外界的占有和依赖。他们或者依赖于在外界事物上刻下自己的痕迹,证明自己曾经来过;或者仅是仰慕这样的名声;或者只是为了和景物合影,分享给他人,带有炫耀的目的。这样的欲望使得旅客必须“有所得”才能知足。然而这种“所得”,必须建立在眼睛能够看到、耳朵能够听到、身体能够感受到的基础上。这种欲望被认为是身体美学,即亲身感触所产生的美的效果。然而这里的美指向客观的事物,而不是自己的内心。美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结果,美是对美的体验,而不是对美的事物的所得。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悬搁”就开始了,它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摆脱对欲望的追逐。这种欲望是一种指向有用性的本能。继续对上文的旅客的心理进行分析,他们在旅游的时候都需要一种证明。这个证明是需要被人看到的,是需要得到别人认可的,是需要让自己能够满足的。他们所在意的不再是美本身,而是美的事物,因此他们需要对美的事物的有用性做出评估。如果去的是名胜古迹,那么这种有用性就增添了价值;如果能够留影,这种有用性就会以他人的点赞和认可成为他们的心理安慰。当认识到欲望在身体体验中所起到的阻隔和误导的作用的时候,重新审视美才能获得新的起点。美是在不完善中发现完善,是在有限中发现无限,是在弱小中发现强大,在卑微中变得高贵。于是,这里的美和习惯中的美恰恰相反。习惯中认为的美是体现在客观事物上的,是在无限中探索无限,在完善中感受完善,在强大中获得力量,在高贵中提升自己。这是人们原本所认为的美感,它过度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的特质和属性,而将自己放于被动的、被引导性的位置。然而真正的美的起点,却是不完善的,是弱小、卑微和不完美。这里并非是指客体不美,需要主体发现美感,而是客体存在美的属性,但是同时需要人们有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即召唤。召唤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调动自己的身体体验参与到客体的审美过程中。因此,意识到身体的欲望是干扰,重新改变对审美本身的认识,才是身体美学的开端。
“一花一世界”,这句话饱含深意。一朵小花,它的美在哪里?它那么孤弱而不起眼。我们该用身体来体验它的美感。“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对于寻找春天的人来说,踏破铁鞋也不曾找到,然而看到梅花,闻到梅花香味的时候忽然醒悟:“道非身外更何求?”对美的观照,从来不是寄托在客观事物的本身属性上,而是身体体验世界的能力。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春天,恰恰是在他放弃追寻的那一刻。“追寻”紧承上文所提到的欲望,这种欲望一定要以能够惊艳到自己的视听感官为目标。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不费功夫”恰恰才是身体体验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个时候,身体开始摆脱精神对它的监管,同时也真正放松下来。这种放松是身体感知力的开始,它不再受制于某种强烈的目的性,而人体的气血才能自由畅通、不拘步态,不受各种礼法的约束。这个时候的身体才开始感知这个世界,耳朵开始倾听风的声音,目光所及皆是自然。如朱光潜所说,当你不把桌子当成桌子看的时候,你才会有对所谓桌子这个审美客体的直觉,你才不会想着我如何使用桌子。这个时候,这个客体才真正站立起来,获得和审美主体平起平坐的位置。在《庄子》中有一个故事,南海的大帝叫“倏”,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混沌”。“倏”和“忽”想要改造“混沌”,于是日凿一窍。当他们凿完七窍的时候,“混沌”也就死了。这个寓言的寓意在于,七窍与人的精神目的性紧密相连,它会使人在功利性的追求中逐渐沉溺,迷失本性。爱花的人是不摘花的,爱鱼的人是不捉鱼的。真正的耳清目明不是来自紧张时刻的关注和得到,而是在于放松时候所感受到的内心质朴的情怀,它让人的身心回归到自然的状态。这是从社会状态到自然状态的回归。
“云在青天水在瓶。”禅诗中讲,睡觉的时候睡觉,吃饭的时候吃饭,这个时候就是禅了。它所提倡的不是那种浓烈热情的酒神精神,而是一种因“无所求”而获得的空白和淡雅。那种在日常之中自在悠闲的状态才是他所寻求的真谛。“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不知”,作为存而不论的一种状态,才是敞开的境界。因为不知道,所以就去掉了知识链条中的种种因果关联,这个时候,世界的意义就归还给了世界。这个归还是一个洒脱的姿态,就在这个姿态之中,人的身体和精神才真正融为一体。涤荡身心,感受世界,“处处莲花开”,处处皆春在。朱光潜认为,诗人是孤寂的。在互相渗透中,不用多费唇舌,也可以互相理解;但是在不可渗透的时候,即使身处其中,也像隔着一堵墙壁一样。谢灵运的诗作中有“池塘生春草”一句,在这个情境中,人是缺席的,然而世界却澄明了。身体虽然隐匿了,但是处处是身体所感受到的活泼生动的世界。这种直观,就是不隔。语言的问题就在于隐与显之间。“隐”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主体能力受限,无法说清;二是客体本身神秘,无法说尽。然而无论是哪种隐,都有一种语言的笨拙和无奈在里面,这是语言的有限性。“显”则应该建立在对“隐”的探究之上。单纯依靠精神的苦思冥想是无法达到的,恰恰是身体的感受力和认知力,才带来了“池塘生春草”的明晰和敞亮,才使诗人有了那一刻的丰盈和充实。表现在诗歌中,是在没有了审美主体的景中,在“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默默无言之中,人才能实现全身心的投入,而不是雾里看花的迷惘和“美人如花隔云端”的追寻。
总之,身体美学从思开端,审视身体的欲望带来的干扰和阻隔;到体验的发展阶段,让身体的体验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中获得真正的感知,而不是精神对它的操作和控制;再到澄明的身心合一(最高境界),通过语言的不隔、景色的依托,真正呈现出身心敞开的境界。笔者认为,这才是身体美学所需要经历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