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博物馆、文物如何“活”起来

2020-09-28 07:03张亚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

张亚亚

摘 要: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是习总书记对文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文博人努力的方向。文章提出县级博物馆可以通过培养人才、举办系列社教活动、提升展陈效果来促使县级博物馆、文物“活”起来。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活”起来

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是习总书记对文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文博人努力的方向。县级博物馆如何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呢?针对这个课题笔者学习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通过查阅各类资料,汲取与借鉴,终于理出了头绪,以下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 县级博物馆专业人才匮乏,需多渠道培养人才,同时提升现有职工业务能力。

1.1 当前县级博物馆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

博物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文物进行保管、研究与修复。而县级博物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馆内工作人员少,专门从事文博工作的人员更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是由于县级博物馆级别较低,大学毕业生分配较少,能分配进来的大多数是非本专业人才。二是县级博物馆的待遇偏低,对人才没有吸引力。大多数县级博物馆是差额单位,财政支付职工60%工资,剩余由本单位承担。然而大多数县级博物馆门票都是免费的,来馆观众以当地人居多,由于展厅小、陈列单一,即使外地观众来馆,需要讲解的也很少,每年收取的讲解费不到万元。工资勉强维持,福利更是一种奢望。同时受职称评定限制,大部分县级博物馆没有高级职称人员,中级职称人员也不是很多。以旬邑县博物馆为例,全馆干部职工18人,高级职称没有,中级职称目前只有2个,其他都是初级职称。所以说,县级博物馆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博物馆的发展,从而导致博物馆活得很艰难。

1.2 县级博物馆讲解员需“转型”

现在的博物馆更需要学习型、研究型的讲解员,所以对讲解员的培训尤为重要。对于讲解工作,笔者认为好的讲解不是讲解词撰写得有多么深奥,多么高大上,从而体现出讲解员知识的渊博,而是恰恰相反,讲解要通俗易懂、口语化,更贴近观众,让讲解滋润到观众的心里去。看似一篇简单的讲解词,其实需要不断地学习、挖掘、研究、整理,反复琢磨才能形成。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次讲解10分钟、20分钟或30分钟的内容,可能需要我们花费1周、1个月、1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去学习、研究,最后才整理出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讲解材料。只有自己撰写的讲解词,我们才能驾驭它,否则只能是“背书式”“填鸭式”的讲解,不会被观众所接受。

1.3 重视讲解人才培养,提升其专业能力

为了提升讲解服务的整体质量,旬邑县文旅局每年邀请省级专业指导老师分别从导游工作的服务意识和技巧、导游安全服务工作、定点讲解工作及政务接待细节与技巧等方面给讲解员传经送宝、指点迷津。另外旬邑县博物馆每周举办“讲解大练兵”活动。每周一开完例会,宣教部组织讲解员对馆区内的古象犀牛化石馆、明代文庙、北宋泰塔、县情等进行讲解练习。

1.4 重点培养专业人才、提升职工业务能力

县级博物馆要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社会待遇,让人带动文物“活”起来。县级博物馆很难招聘到专业人才,我们可以从本单位推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重点定向培养。以旬邑县博物馆为例,该馆为了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一是馆领导要求每位干部职工在坚持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业务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旬邑风土人情、豳邑八景、旬邑古代名人诗词和各朝各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展厅陈列、文物管理等方面,要求每位同志领取相关任务,利用时间学习和钻研,并将学习成效在每周一的例会上以PPT的形式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通过“微课堂”活动分享学习经验、学习心得,经过不断的学习研究,该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理论水平大大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成效也显著提升。二是鼓励职工外出培训,参加西北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全国文博学院等知名文博培训基地组织的业务知识线下或线上培训活动,以此提升职工业务能力。三是开展馆际交流,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博物馆、永寿县博物馆、宝鸡市凤翔县博物馆分别来该馆交流学习;该馆也组织相关人员赴咸阳市博物院、茂陵博物馆、昭陵博物馆、淳化博物馆等借鉴学习。2017年至2020年,该馆职工在省文物局汉唐网发表信息200余条,发表文章10余篇;在市文物旅游局网站发表信息20余条;在县级报刊、网站发表文章20余条;参加线上线下培训20余次;开展馆际交流活动10余次。如此,该馆努力做到以人的活力带动博物馆、文物都“活”了起来!

2 县级博物馆展馆小、展品单一,需提升展陈及宣传水平

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参差不齐,陈列经费有限,展馆小、展品单一,从而制约了博物馆“活”起来。以旬邑县博物馆为例,展厅陈列主要以化石为主。目前陈列着两具古动物化石骨架,辅助陈列了17件古动物、古生物相关化石。为了丰富展品内容,想增添其他陈列,但目前只有一个展厅,而且面积小,根本容纳不了。有意愿增加展厅,然而经费有限,难以实现。县级博物馆不能被动地“迎接”观众,而应主动作为,重视陈展水平及社教效应。

2.1 提升陈列水平、突出地域特色。

习总书记提出“博物馆建设不要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以旬邑县博物馆为例,一是旬邑大象犀牛化石馆的主题非常鲜明,以古动物、古生物化石为主,取名为“我从远古走来”。讲解员用第一人称以“大象豳豳”的身份向人们讲述三百万年前旬邑的人文故事。二是该馆以儒家文化陈列为主题的明代文庙,富有地域特色。为弘扬传统文化,品味国学经典,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每年9月,旬邑县博物馆联合旬邑县逸夫小学、东关小学、实验小学在旬邑文庙前共同举办“國学知识竞赛活动”“穿汉服学汉礼活动”和“开笔人生、快乐起航”开笔礼活动。

2.2 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发挥博物馆社教职能。

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与学校一样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基地,是青少年除学校之外的第二大课堂,正如习总书记说过的“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那么如何发挥其教育功能呢?笔者认为县级博物馆应为青少年提供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利用可以参与的方式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参观热情和参观兴趣,让博物馆成为他们向往的精神乐园。以旬邑县博物馆为例,虽然展馆小、展品单一,但利用流动博物馆——宣讲车(将旬邑县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馆藏文物图片及相关知识印制在易拉宝宣传展板上)作为辅助宣传阵地,分别走进旬邑县周边赤道中小学、原底中小学、张洪中小学、丈八寺中小学、排厦中小学、清源九年制学校等20余所学校进行文物知识宣传。同时旬邑县博物馆每年针对青少年围绕“豳豳乐学堂”开展五类社教项目,一是“豳豳乐学堂之专题活动”,分别举办了5.18国际博物馆日“京剧脸谱绘制”亲子活动、小小讲解员培训;二是“豳豳乐学堂之青少年儒家经典学习”,分别举办了“穿汉服学汉礼活动”“开笔人生,快乐起航”开笔礼活动;三是“豳豳乐学堂之非物质文化体验”,分别举办了“传承古豳文化、唤醒青铜记忆”青铜器制作活动和“探寻仰韶文化,体验陶泥工艺”陶泥制作亲子活动;四是“豳豳乐学堂之传统节日传承”,举办了“讲豳史、解豕意,‘豳‘豕携手迎新年”年画制作、“张灯结彩过元宵”宫灯制作、“浓情端午,棕墨飘香”端午节香袋制作等亲子活动;五是“豳豳乐学堂之移动博物馆宣传”。系列社教活动的开展,增强了青少年学习国学知识的热情,在丰富有趣的亲子互动中增强了他们的人文意识,通过社教活动让博物馆的文物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

3 结束语

让文物“活”起来,这个“活”意在苏醒;让文博人“活”起来,这个“活”旨在活力;让博物馆“活”起来,这个“活”目的是使博物馆的事业红红火火!

文物要“活”起来,首先博物馆得“活”起来,而博物馆能否“活”起来,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国家政策的落实,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只要政府鼎力支持,文博人满腔热忱、全力以赴,一定能促使文物“活”起来!进而促使博物馆事业也“火”起来!

参考文献

[1]彭文娟.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打造历史文化名片——浅论青浦博物馆的宣教工作[J].上海文博论丛,2011(3):58-60.

猜你喜欢
文物博物馆
博物馆
Museum Honors History and Culture of Lin’an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
炳灵寺文物精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