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荣
摘 要:天长地处皖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境内有不少见证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文化遗存,尤其是汉墓成群,是安徽省文物大县(县级市)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天长已陆续发现了近百座墓葬,其中最为轰动的是1991年在天长街道祝涧村三角圩出土发掘的桓氏家族汉代墓葬群,当时共出土了珍贵文物746件,其中铜镜就达30面,现藏于天长市博物馆。这些珍贵铜镜的发现对于研究汉代的丧葬制度、等级制度及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将通过对这些铜镜特征的浅析,向读者展现西汉时期“渐入佳境”的铜镜文化。
关键词:天长三角圩汉墓;铜镜;特征
天长市三角圩汉墓出土规模大、文物种类多、器型精巧、装饰华美、铭文丰富,令世人惊叹,被评为“199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铜镜是三角圩汉墓出土文物的一大特色,代表着汉代铜镜制造业的发达和文化发展的繁荣。汉代延续了400多年,封建社会制度在这一时期逐步完善,生产力的发展使国家逐渐强大,是中国历史上铜镜制作空前繁荣的时代。天长三角圩汉墓出土的铜镜主要有蟠螭纹镜、星云镜和铭文镜等类型,年代有西汉早期、中晚期,彰显出汉代古朴、浑厚、宏大而又活泼的装饰风格,形制、装饰也因时代的不同各具差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 西汉初期铜镜特征
1.1 西汉初期社会背景
西汉初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当时统治者刚刚建立政权,时局还不稳定,各诸侯王分封割据,内战不断,经济文化及各种产业的发展非常缓慢。统治者重农轻商,农业的发展虽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经济一时难以恢复,人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投注在生产生活上,铜镜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被不稳定的时局所限制。由于这些客观原因,西汉初期铜镜纹饰没有太大发展,制作工艺明显具有战国遗风,战国楚式镜的风格继续流行,这在早期铜镜中也有所体现。①汉代青铜器已逐渐失去礼器的意义,造型基本上开始摆脱商周时期神秘、厚重的装饰风格,与过去相比,汉代的青铜器显得更加精巧、灵动,满足现实生活的需求。
1.2 西汉初期铜镜特征
天长三角圩汉墓出土西汉早期蟠螭纹镜共4面。②蟠螭纹,螭是传说中无角的龙,《广雅》:“无角曰螭龙。”蟠,重叠和缠绕盘曲的意思。蟠螭纹的出现,应是龙纹发展变化的结果。这类铜镜很明显地还保留着战国晚期的遗风,形制、纹饰变化不大,纽为三弦纽或兽纽,战国镜上常见的地纹已消失,只有主纹,镜面纹饰一般有三组或四组蟠螭纹,镜面较小,镜壁单薄,做工略粗糙。出土这四面铜镜的墓中还同时发现了大量的半两钱,与文景时期所铸的半两钱一致。蟠螭博局纹铜镜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妻窦绾墓中出土的一面西汉初期铜镜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出土这四面铜镜的墓葬年代应是西汉初期。
按照铜镜的形制、纹饰图案不同可分两式。
Ⅰ式:汉蟠螭纹镜(M22∶1),圆形,兽形纽座,两周凸弦纹间为铭文带,铭文字体纤细,成锈不清,约14字。外两周弦纹带间交替饰四组草叶纹和蟠螭纹,卷缘(图1)。
Ⅱ式:汉蟠螭博局纹镜(M18∶9),圆形,兽纽,纽座外饰双线方栏,栏内置铭文“大乐富贵,得所好,千秋万岁,延年益寿”,顺读,篆隶体,首句与末句之间饰一鱼符。方栏外饰博局纹,间饰蟠螭纹,卷缘(图2)。
2 西汉中晚期铜镜特征
2.1 西汉中晚期社会背景
西汉中期以后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由于经济的稳定,手工业、商业、人文艺术、天文力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都得以发展。手工业作坊规模日益扩大,陶、铁器广泛使用,漆器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逐渐增多,纹饰制作趋于形象化、写实化。尤其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手工业生产的效率也大大提高,这也使制铜工艺更加成熟、更加精细化,铜镜的制造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西汉中晚期成为铜镜发展史上第一个巅峰时期。
2.2 西汉中晚期铜镜特征
西汉中晚期的铜镜明显厚重、增大,镜面更加光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影响着铜镜的纹饰主题,早期的三弦纽被半圆形纽所代替,还新出现了柿蒂纹纽座和十二连珠纹纽座等,镜缘变宽。同时还出现了象征宇宙星座的星云镜、较长吉祥祝颂之辞的铭文镜等,铭文镜字数多少不等,字体一般为汉隶或小篆。
三角圩汉墓出土的星云镜共有6面。当时人们对天文、历学进行了专门的观测和研究且已取得了不少成就,对周天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和运行规律都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推算出木星、水星、行星等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人们将这些规律加以运用制成了铜镜。当时镜模的工艺没有采用战国那种地纹拼接法,而是用泥料直接在陶车上车出镜体的圆形泥坯。星云镜装饰还应用了圆规进行机械制图的技术,镜缘的十六内向连弧纹和纹饰中的乳钉定位,都是使用了圆规技术的最好证明。
星云镜又可分两式。
Ⅰ式:汉五乳式星云镜(M1∶170),圆形,连峰式纽,圆纽座,外饰两周栉齿纹,间饰以四乳钉把镜面均匀分成四区,每区有五个小乳钉以草叶纹和曲线缠绕,组成星云纹,内向十六连弧纹缘(图3)。
Ⅱ式:汉七乳式星云镜(M1∶14),圆形,连峰式纽,圆纽座,纽座由四枚半圆形草叶纹和四条弧线组成,座外饰十六内向连弧纹,再外饰两周弦纹,弦纹内主题纹饰以四乳配置四方,四乳均有连珠纹纽座,四乳间有七个小乳钉以曲线相连,组成星云纹,内向十六连弧纹缘(图4)。
三角圩汉墓出土了大量的铭文镜,共计19面。这个时期的铭文内容主要反映了相思之情、祈求富贵享乐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和追求。①如“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寿而金石天之保兮”,又如“新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阴阳五行、谶纬迷信的内容,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登仙祝福、祈求保护、祥瑞辟邪的神仙思想。随着纹饰布局的变化,这时铜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纽座有圆形、连珠纹、柿蒂纹等多种式样,内区饰连弧纹以八内向连弧常见,外饰一周铭文,这类铜镜铸铭文的字数不等,常有缺字少句现象。以“昭明”镜、“日光”镜、“双圈铭文”镜等最为流行。
I式:汉圆形连弧纹“昭明”镜(M1∶17),圆形,圆纽,十二连珠纹纽座,座外饰凸弦纹两周,间饰涡纹及弧线,再外饰两周射线纹,射线纹间饰铭文“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之月乎,心忽,日乎,不泄”,宽平素缘(图5)。
II式:圆形“日光”镜(M1∶169),圆形,圆纽,圆纽座,座外饰内向连弧纹,外饰铭文“见日之光,长毋相忘”,每两字间有符号间隔,外饰栉齿纹一周,窄平素缘(图6)。
III式:圆形“双圈铭文”镜(M1∶15),圆形,圆纽,十二连珠纹纽座,座外饰两周凸弦纹,内区铭文为“见日之光,长毋相忘”,每两字间以符号相间隔,外区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而夫日月,心忽扬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宽平素缘(图7)。
北京大堡台木椁墓中出土一面圆形七乳式星云镜;2005年六安城东开发区出土一面圆形“双圈铭文”镜;2007年六安经济开发区出土一面圆形连弧纹“昭明”镜。这几面铜镜与天长三角圩出土的星云镜、铭文镜特征相似。三角圩汉墓中共有八座墓出土了星云镜和铭文镜,还伴有大量的武帝、昭帝时期铸造的五珠钱,有的墓中还出现了西汉晚期的陶灶、陶仓等,这些墓中出土的器物也为这批铜镜断代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由此可推断出土这批铜镜的墓葬年代为西汉中晚期。
3 结语
汉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地位,加强封建集权专制力度,利用宗教意识形态掀起厚葬之风,使汉代的丧葬制度、隨葬用品、丧葬礼仪等都达到了巅峰。汉代“事死如事生”(《左传·哀公十五年》,人们把生活中需要的一切都带到坟墓里去,以便死后继续享用,即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随葬铜镜是汉墓的一种常见葬俗,在天长三角圩发掘过程中,许多墓中都有铜镜出土。正如《古镜铜录》中说:“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铜镜内容丰富,制作精巧,寄托着人们的情感,同时也承载着当时人们对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信仰,汉代铜镜也因其独特性被后代学者广泛研究。
总之,天长三角圩汉墓群出土的铜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铭文及纹饰与同时代的主流文化是互动的。它是西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体现,其具体年代特征也为整个墓葬断代提供了可靠的标尺,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更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