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成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同心抗敌:战士们拿起枪赴前线杀敌卫国,学生们走上街头演讲宣传,妇女们在后方生产、救助,海外爱国华侨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文化界人士则以笔杆子和印刷机为武器,掀起一股创办抗战画报的热潮。他们不畏生死奔赴前线,用镜头将战场上一个个硝烟弥漫的瞬间定格,用文字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
素有全国出版中心之称的上海,最先开始行动,密集创办了近20种宣传抗日救亡的画报。这些画报大多创办于1937年9月,同年11月国民政府撤离上海后终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总动员画报》《抗戰画报》和《战情画报》。
“中华民族的自卫抗战已经全面展开了,火药、钢铁与血肉紧密地在接触着,中华民族的觉醒一天天地继长增高了。在敌人的炮火、飞机的残暴屠杀之下,我们越是坚牢地团结起来。我们正视着敌人,无畏地争取我们民族的生存权,与平等待我的民族携手。我们整个民族总动员了!全民族都是战士,全民族都来作战!虽然机关枪、大炮、飞机,是我们所未曾熟练的兵器,可是我们有的是摄影机和印刷机,这便是我们最熟悉的战具。我们现在是凭着这样的战具来出动。”这是《总动员画报》的发刊词,也代表了抗战全面爆发后新闻工作者的心声。
1937年11月1日,《总动员画报》在上海创刊,社址位于上海定兴路14号,由总动员画报社编辑发行,中国图书杂志公司部总经售,在欧美、南洋及全国各大书局设立公销处。该刊为半月刊,8开本,每期20页,封面、封底为三色铜图,内文新闻纸精印,图片清晰,印刷精美。同年11月15日出刊至第2期停刊。
《总动员画报》的办刊宗旨和主要内容正如其发刊词所讲:“前方种种,后方种种,战线以外的国际阵容的种种,都是我们时刻关心,想一窥真相的。现在就让我们来负担这一部分的工作吧!我们的队伍组织里,因为有广大的摄影情报网的便利,所获得的消息比较来得迅速而确切,范围也比较来得广大,所以,我们便成立了这一条阵线。”《总动员画报》主要报道华北战场、淞沪会战的战事实况,揭露日军惨无人道的罪行,记录后方社会各界对前方的支援,呼吁国际社会同情与支持中国抗战等。
《总动员画报》创刊号封底
该刊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文字铿锵有力,极富鼓动性和激情。《在北方的弟兄们》一文表达了北方前线的战士们与日寇作战到底、直到将其赶回老家去的决心和信心:“每一寸国土对于我们,比黄金更可贵,比生命更值钱。万千年以来,我们列祖列宗,以至于我们自己都是生于斯、食于斯、死葬于斯的。将来我们亿万代的子子孙孙,也要生于斯、死葬于斯的。每一寸国土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的每一寸肉,断断不能容忍敌人的侵略、污辱,我们是神明黄胄的好儿孙,让我们流血来浸润她,保护她,看,我们已经是总动员了,全面抗战的局势形成了,这里是我们的忠勇的兄弟们在北方与敌人奋斗的最近情形。”该刊照片的文字说明同样如此,如“长城啊,你是我们的母亲,你保护了我们几千年,现在该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了!”“待敌人来近了便送他们一串连珠似的子弹!”“每一颗子弹都要消灭一个侵略我们的敌人,这是我们国民革命军的革命手段”“我的家,和平快乐的家,给敌人一下毁了;妻子儿女呢,不见了。咳,去给敌人拼个死活吧!”“执干戈,卫国土,我的国家我自主!”所有这些文字,让读者阅后血脉偾张,爱国热情随之高涨,恨不得立刻拿起枪来冲锋陷阵、杀敌卫国。
二是报道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如对淞沪会战既有宏观的报道,又有细节的描述。《淞沪前线》《激战中》两组图文,再现了战火纷飞的前线实战场景和短兵相接肉搏战中大刀队的威力,更难得的是在炮声隆隆的战场上,记者们还捕捉到了王耀武、孙元良、赵汝汉等指挥官们的战地照片;一组《敌况》照片记述了日本伏见亲王乘舰来沪督战,9月25日被我军炮兵击中其旗舰“出云之上”,亲王左手受伤;《巷战三幕》介绍了我军坚守闸北十字街头的一场恶战;《八百壮士》披露了女童军杨慧敏冒险设法将国民政府国旗送进四行仓库,让我军将其高悬于仓库之上的细节。
三是报道南北战场实况并重。《总动员画报》将近一半的篇幅留给了华北战场。如《防御的设施》组图,内容是日军在保定战役中,惨无人道、无视国际公约,施用毒瓦斯,我军战士在战场上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有进无退》展现了一往无前、永不退缩的北方前线上的英勇战士;《出动在华北》《高粱地里的别动队》《华北战区之两处交通要地——涿县车站、琉璃河车站》等真实报道了北方战场的情况,如敌军在华北常为八路军游击队所袭,所以他们在许多地方制成简易的警报车,在机车开动时便拉响报警器;《战获品在北部》展示了我军在平汉铁路、良乡等战场上,缴获的敌军武器、军车、战马等战利品;《我敌两方之空军》《我英勇空军夜袭》报道了抗战爆发后的两月中,我空军在南北战场击落敌机达100多架,活捉敌空军俘虏数十名,激发了前方将士们的斗志。
四是除再现腥风血雨的战斗场面外,也有战士们在前线的生活报道。如《阵地中的人物及其生活》让读者看到了壮士们在战斗间隙听唱片以为消遣的业余生活。该刊第2期还有张亦庵作词作曲的《空军夜袭》五线谱和简谱,胡朴安作词、张亦庵作曲的《八百壮士歌》。
《总动员画报》第2期刊登反映华北战区的内容
五是为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文字虽与同类画报一样同为中英双语但该刊采用从右至左的排版方式,这在当时的画报中极为罕见。
《战情画报》虽仅出刊一期,但因它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真实详尽地记录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御敌的重要历史时刻,而在同时期的20余种上海抗战画报中占有一席之地。
1937年10月15日,《战情画报》在上海创刊,主编张大任,社址位于上海广东路靖远街大吉里2号,由战情画报社出版发行,五洲书报社代售,画报的口号是“在统一的响号下团结御辱”。该刊16开本,新闻纸,封面为三色彩印,36页。内文黑白印刷,图文并重,照片配以较为详细的中英文说明,便于国际宣传。因11月13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战区,该刊未及出版第2期即宣告停刊。
《 战情画报》封面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郭沫若毅然回国,创办《救亡日报》,自任社长,撰写了著名的《我们为什么抗战》一文,《战情画报》第一篇文章便是此战斗檄文。文中写道:“我们被逼迫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我们现在提着正义的剑,起来了。我们不仅是为争取我们的生存权,为保卫我们的祖国而抗战,我们并且是为保卫全世界的文化和全人类的福祉而抗战。”《战情画报》借此文反映了自己的宣传抗战主基调。
《战情画报》与同时期上海抗战画报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以较重篇幅详尽地报道了国共合作的过程和成果,表达了“国共统一、齐心抗日”的决心。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此宣言为7月15日由中国共产党以周恩来、林伯渠等组成的代表团赴庐山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邵力子等谈判时递交的,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战争、实现民权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等主张。《战情画报》以《九月二十三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全文》为题刊发:“亲爱的同胞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以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获得了中国国民党的谅解,而决心共赴国难了。这对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这样重大的意义啊!……”虽然题目不准确,但其宣传国共合作的决心可见一斑。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战情画报》刊发《九月二十三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全文》
《战情画报》浓墨重彩地报道了多位中共领导人:介绍了毛泽东向第八路军高级干部人员演讲时的一幕,他“语多幽默,引得满座哄堂”;介绍了朱德于1937年8月25日就任国民政府任命第八路軍总指挥时正“率领新编部队在平绥前线奋勇杀敌”;介绍了周恩来也是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读者当不难记忆西安事变一幕,周氏实为奔走国共合作之中心人物”。
《战情画报》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设立的抗日军政大学,称其为培植人才的最高学府,配发了校长林彪的照片。《红军改编前之根据地——陕西肤施》《共产党少年团表演打东洋捉汉奸露天群泉剧的一幕》《赤脚健美的女青年团在军民联欢中表演飞机舞》等,展现了红军根据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1937年8月29日,《抗战画报》在上海创刊,社址位于上海城内肇嘉路第75号,16开本,五日刊,新闻纸,双色印刷,每期10—18页不等,以“发扬抗战精神,普及抗战教育”为办刊宗旨,出刊至第6期时,因与同类画报在内容和形式上大同小异,故而该刊有所调整,在原有抗战图片的基础上,增加了漫画、地图、图表、军事常识等方面内容,封面也由照片改为漫画。
《抗战画报》第6 期报道晋北游击战的进展
《抗战画报》报道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记录了抗战初期各大战役的实况,为抗日战争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更是日军在华暴行的铁证;反映了当年新闻工作者不惧生死的爱国热情,而其中的漫画、木刻作品又是研究中国艺术史重要的参考资料。
《抗战画报》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配以中英文对照的说明文字。主要有揭露日寇在华罪行、抗战前线纪实报道和后方支援抗战三方面内容。
《抗战画报》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七七事变后,狂轰滥炸学校、车站、教堂,残杀平民、妇女、儿童等的暴行。《敌人毁我佛教建筑》称,抗战全面爆发后,南京、上海成为敌机的重要轰炸目标,敌机所到之处尽成废墟,尤其是我国许多的佛教寺院竟也成了敌人破坏的重要目标,上海最著名的龙华寺便是其中之一。《凶暴的侵略者是人类的公敌》《虹口─侵略者的后方》等文,揭露了日寇的穷凶极恶。在日敌的野蛮侵略下,不管是黄口稚子,还是龙钟老妇,均受其荼毒,有的家破人亡,有的流离失所,有的衣衫不全,有的饮食无着。战区的农民担儿携女不知逃向何方,一名93岁的老妪因日寇烧毁了她的房屋而无家可归,露宿街头。上海的虹口已成日军的后方,为了获得大量生活物资,他们终日挨户搜查,捕我平民。虹口民众或被敌人杀害或已逃离家园。1937年9月8日,10余架日军轰炸机飞至松江车站上空,炸毁了从上海开往嘉兴的一列客车,当即炸死300余人、伤400余人,多为平民妇孺。他们更以千磅重炸弹掷于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上,致先施、永安两大公司顿成焦土,死伤中外平民五六百人。一张张血淋淋的图片,一段段翔实的文字,无声地记录了日寇对中华民族犯下的累累罪行。
《抗战画报》第9 期中报道八路军的内容
《抗战画报》以翔实的图文报道抗战前线实况,让国人随时了解战争的进展情况。《东战场左翼巡礼》图文记述了抗战初期的东战场情况。浏河到罗店一段,曾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地方,而尤以对罗店的争夺战最为惨烈。国民党第三十二师战士杨士奇、摄影记者赵定明,曾拍摄施相公庙、浏河、太仓和嘉定等罗店附近战场的多幅照片,因后来这些地方均已陷入敌手而显得更加珍贵。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在上海打响,中日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持续三个月,宣告中日全面战争开始,同时也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在这惊心动魄的三个月中,抗战将士顽强抵抗的壮举可歌可泣。《抗战画报》以《八百孤军一片焦土》《闸北战绩永留青史:率领八百孤军死守闸北之谢晋元团长及四行仓库》《淞沪战局的新形势》等图文,定格了这场慷慨悲壮的战争。《平汉路前线我军杀敌》《平汉在线的反攻》等图文,记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部队在平汉路前线的战斗。
《抗战画报》还报道了后方民众救治伤员、加紧生产、捐款捐物、劳军义演等全民抗战的内容,如《救护抗敌的战士:后方医院的一角》《火线下的救护工作》等图文。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医药界所组织的救护队,在上海大场前线抢救伤员。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则为伤兵举办义演,为他们送去过冬的寒衣。在上海震旦大学内附设红十字会第三伤兵医院,救护队冒着枪林弹雨、抬着担架,往返于前线与医院之间,奋力救护伤员。这些情况,《抗战画报》中都有翔实记录。
引导社会舆论,取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也是《抗战画报》的主旨之一。《欢迎国际人士助我作战》一文,呼吁中国政府借鉴西班牙政府经验,欢迎国际间伟大的同情援助。《全世界抵制日货可以加速日帝国主义的崩溃》则号召全世界共同抵制日货,使日本脆弱的经济遭受致命的打击。第5期画报还刊登了《敌人机师身上的一封信》:1937年8月27日,我空军在天长击落一架敌机,在机长斧田卯之助身上搜出一封其恋人敏子给他的一封情书和一张照片。信上写道:“母亲她们自从你出发了以后,天天早晨去拜菩萨,祝祷你平安……祈你早一点回来吧”。由此可见,当时日本国内妇女对战争也存在厌恶心理,但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支配下,一个年轻的生命连同恋人祈盼团圆的希望,一起葬送在了这场侵华战争之中。
《 抗战画报》第5期刊登了《敌人机师身上的一封信》
最为可贵的是,多期《抗战画报》以数十幅图片,纪实报道了八路军的游击战在抗战中发挥的神勇威力。
第6期抗战知识介绍的《游击战争》列出了游击队担负的十项任务:扶助人民组织抗敌机关,发动群众斗争;保护抗敌区域民众、联系各区域抗战力量;调查、侦察敌人后方的情况,汇集各种有价值的情报;破坏敌人行动地域内的道路、建筑物和电信设施;捣毁敌人兵站;毁坏敌人的粮食、军械库;袭击敌军后方辎重队、运输队、递步哨和骑兵侦探队等;袭击敌人的小股部队和立足未稳的占领地;侦察敌人的兵力配置和进攻企图;抢夺敌军从后方运往前方的军火和生活品,停止或迟滞敌人的作战,吸引敌人的正面兵力。
《 抗战画报》第10 期报道八路军战士的内容
第7期中的《第八路军的游击战士》一文写道:“八路军自由陕北出发后,即开赴晋北一带,9月23日与敌板垣部队在平型关初次接战,毙敌3000余,25日跟踪前进,又毙敌3000余,造成西战场的空前胜利,士气为之大振。现正在晋北一带施展着神勇的游击战。”配图为《由陕北出发的八路军游击队》《第八路军中的回军都是骑击的好手》。第9期《威震晋北之第八路军》在配发了晋北前方督战将领周恩来、彭德怀、何柱国的合影外,还介绍了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止我扰,敌守我攻,这是八路军游击战术的四句要诀。八路军运用了这种神速的战术,最近在晋北山地中东西活跃,不僅屡予南下的敌军以重创,而且使紧迫的山西战局完全改观。在今天,八路军的威名已从平型、雁门震播到晋北各部。敌人一闻它的名字,就觉得心胆俱寒。”第10期则以四版图文,记述了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游击战的神威:“八路军自受命改编后,即东进杀敌,虽因交通梗阻,但终不能稍遏他们的杀敌行动。他们凭着二万五千里长征之急行军本事,不辞日夜,不避风雨的奔上征途。当到达前线时,正值晋北告急,天险之大同、雁门关均已失陷。该军乃不稍休整,即布置攻敌,于九月廿五日以其神奇之游击动作,深入敌后方之平型关,乘敌军运动时施以袭击。因地势险峻,敌虽人众器精,也不能施其力量,战数时即将该敌完全击溃,俘虏及缴获甚多。”(责任编辑 黄艳)
作者:天津市档案馆编辑研究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