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摘要:为在玉米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的今天,突显玉米种植价值,实现增收目标,该文对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栽培技术展开研究,突出玉米良种选择的重要性,并对选地与整地、播种管理、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介绍,以实现玉米高产的种植目标。
关键词:玉米;产量;品种;管理;病虫害防治
王 华. 山东鄄城县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0):59-60.
在全国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的今天,提高玉米生产总量、优化玉米种植技术对增加玉米种植收益、推动农业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在玉米的生长周期内,病虫害、土壤养分等因素均会影响玉米实际产量与质量。因此,要对提高玉米产量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明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玉米良种选择的重要性
玉米品种选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现阶段,市场中玉米品种多,种植户对玉米品种选择过于盲目,难以保障玉米产量。应结合地区气候条件,选择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6%,种子活力不小于91%[1]。鄄城县可选用菏玉167、爱农007、宇玉30、菏玉127、爱农001等地区主导品种。在玉米播种前要进行拌种与包衣等处理,以增强玉米抗病性,预防病虫害。
二、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及整地
土壤质量是保证玉米栽培质量、提高玉米种植产量的前提条件。在玉米栽培时应选择肥力、温度、土壤平整度与玉米高产技术相匹配的田地。在选择玉米生产地块时,应确保地块没有遭受污染、肥力适中、光照条件充足。
种植前要结合所选玉米品种特点、地区土壤条件进行整地,通过深翻、平整等手段,预先将田地内的大土块敲碎,改善土壤内部结构,为玉米提供疏松、适宜的种植环境。整地还可将地下害虫翻出,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防止土地水分蒸发。可基于地块墒情科学控制整地深度,通常情况下,轻耙深度应在9-11 cm,重耙深度在11-16 cm。
为增强玉米抗病性、提高玉米产量,应避免将玉米连续种植在同一片田地中。可根据地区农作物类型,选择小麦、棉花、等为玉米的前茬[2]。
2、播种管理
(1)合理密植
玉米种植过程中,单位面积栽植数量影响玉米产量。为适当增加玉米单位面积栽植株数,需科学控制玉米栽培密度,控制在3500-4500株/亩。为保证玉米播种行距、深浅、镇压、覆土等工作的一致性,可使用机械播种,防止人工播种出现重播、漏播。玉米播种行距应控制在58-61 cm,对于部分宽窄行交叉播种的玉米,行距需保持在40-80 cm。
(2)明确播种时间
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与品种的播种时间存在一定差异性。比如某地区所选玉米品种为菏玉167,该品种属于杂交玉米品种,播种时间多集中在夏季,生育期为108天。
(3)加强播后管理
玉米播种后,为提高玉米出芽率,需在播种后浇补“蒙头水”。另外,由于玉米品种不同,其生产优势会有明显区别,所以还应注意不同玉米品种的隔离,以免串粉,影响优质品种的玉米产量。
3、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苗期是关键生长时期,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在玉米苗期,部分田块土壤封闭性不强,杂草会在玉米出苗时长出,可使用除草剂做好除草工作[3]。在配制除草剂时,可在药剂内根据使用规定加入适量水,在使用前摇匀,然后进行喷雾,除草效果较好。
(2)種植模式
玉米种植包括直播、移栽两种。在移栽时,需提前确定玉米种植密度,预先挖穴。玉米苗移栽完毕后浇灌足量的定根水。移栽期间,应结合气温、光照条件,合理运用间套、宽窄行、规格化等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
(3)科学浇水
为实现玉米高产,需在玉米拔节期、抽穗开花期保持田间水量充足。玉米苗期植株小,具有耐旱、怕涝特点,该阶段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60%左右,每亩浇水量不能大于55 m3。在玉米开花期,叶片面积大、温度高,需水量较大,田间持水量需控制在70%,每亩地浇水55-60 m3。
(4)施肥管理
玉米属于需肥量较大的农作物,在玉米栽培期间,应结合玉米的养分需求进行施肥。玉米施肥包括基肥、种肥、追肥等。其中基肥是指玉米播种前所施用的底肥,多选用有机肥料、化肥。种肥是玉米萌芽、幼苗期的肥料,施肥深度约为8-10 cm。追肥是在玉米不同生产时期为补充和调节植株营养而施用的肥料,以满足不同时期玉米对肥力的要求。
4、病虫害防治
(1)玉米病害防治
玉米常见病害有穗粒腐病、矮花叶病以及玉米小斑病。在防治玉米病虫害时,可根据病害类型,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
玉米乳熟期大小斑病发病率较高,可使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等药剂,每周喷施一次玉米叶,连续用药2-3次。结合玉米花叶缺锌、病毒侵袭等原因,使用硫酸锌、氮磷二氢钾制作混合液可防治玉米矮花叶病。
在高温天气中,感染玉米穗粒腐病后,玉米籽粒会出现霉变、腐烂,可将玉米秆扒皮治理穗粒腐病。并在晴天将玉米果穗顶叶撕开,让玉米籽粒中的水分尽快消散,提高其脱水速度。也可在玉米授粉期结束后将父本砍掉,或在玉米成熟期将玉米果穗位上方茎叶摘除,改善玉米的田间光照和通风条件等,降低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病率。
(2)玉米虫害防治
玉米蚜虫、玉米螟、玉米粘虫属于较为多见的虫害。在防治玉米螟时,可将50%的辛硫磷或40%氧化乐果直接灌注在植株上。防治粘虫时,可使用相同浓度的辛硫磷与氧化乐果制作为药剂,喷洒在受害植株的叶片上,持续用药2-3次。玉米蚜虫主要集中在玉米母本叶片顶端以及父本雄穗上,可在玉米的抽雄期将40%的氧化乐果喷施在玉米叶面,避免蚜虫蔓延。
5、收获
玉米成熟后,应立即将其收获,通常情况下,玉米收获时间应控制在玉米成熟期10天左右。玉米收获后,应扒皮、晾晒,直至玉米内部含水量小于14%。可将玉米秸秆粉碎抛洒至田中,然后增施适量尿毒,以改变土壤内的碳氮比例,加快玉米秸秆腐烂速度,提高土壤肥力,为来年种植做好准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是现阶段各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价值。随着玉米种植范围的扩大,相关人员应积极推广玉米栽培技术,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力度,科学控制玉米播种、施肥等工作,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艳华,韩 雷,丁斌飞. 探究杂交玉米种植鉴定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2019(3):51-52.
[2] 杨 娟,李怀中,崔香桃,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研究[J]. 种子科技,2019(1):66-67.
[3] 余凡云. 试论玉米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2019(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