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超越:依赖自然,但别摧毁自然

2020-09-27 23:03邓茗文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物种商业生物

邓茗文

当生态系统崩溃,地球仍将继续转动,但人类恐已无法继续生存。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地球上,人类经济社会的繁荣将无从谈起。

商业正在加速破坏自然

人类活动已深刻改变了75%的土地和66%的海洋环境。约25%的动植物物种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一百万物种濒临灭绝,许多物种可能将在数十年内消失。与测算的基线水平相比,全球生态系统的规模和状况下降了47%。全球76亿人口仅占地球生物总重量的0.01%,却造成83%的野生哺乳动物灭绝、半数植物消失。这些令人震惊的数据集中呈现在今年1月由世界经济论坛与普华永道合作发布的《自然风险上升》报告上。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和大量的财富,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经济活动带来了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损害自然的问题。商业的繁荣在以损害自然为代价,而这一不可持续的模式还正在变本加厉。在世界经济论坛过去五年的《全球风险报告》中,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崩溃均被列为中高水平的全球风险。2020年的《全球风险报告》对全球企业、政府和公民社会开展的“全球风险认知调查”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丧失被认为是未来十年最重大的风险之一。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主任Johan Rockstrm尖锐地指出:“许多人倾向于认为,地球系统达到临界点(如亚马孙雨林或南极西部冰盖消失)的可能性很低,少有人知。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事件比人们的预想更有可能发生,并带来巨大影响,在不同生物物理系统间相互关联,有可能导致全球面临长期不可逆转的变化。”

生物多样性丧失让商业风险陡增

许多来自科学家的统计数据与研究结论都在提示人们,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是一头显而易见的“灰犀牛”,但多数人对此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根本上依赖自然系统的商业组织,尤其不该如此。因为,如果自然界衰颓败坏,商业繁荣的前景也将不复存在。

《自然风险上升》报告研究指出,44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产出(占全球GDP总值的一半以上)中度或高度依赖自然及其服务。其中,高度依赖自然的三大部门增加值总额近8万亿美元,包括建筑业4万亿美元,农业2.5万亿美元,食品饮料业1.4万亿美元。可以说,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根本上依赖自然。

换个角度看,自然的风险也是商业的风险。对此,《自然风险上升》报告分析列举了四类商业系统和企业面临的显著风险:(1)实体风险:与风暴、洪水和其他极端事件造成的气候变化损害类似,自然损害(如栖息地破坏、入侵物种和栖息地退化)也可能给业务运营、资产和价值链带来风险。(2)监管和法律风险:为应对自然风险,公共部门加强政策和监管措施,可能使某些经济部门面临资产价值的重大变化,或使损害自然的公司面临更高的经营成本(如补贴取消或税费增加)。(3)市场风险:为了应对自然风险以及供需模式转变,大量新兴产品与服务、技术和商业模式应运而生,对许多企业构成竞争威胁。(4)企业声誉风险:企业如果造成自然资本减少或生物多样性损失,可能因此面临诉讼,将被消费者、客户和广大公众追究责任,导致品牌价值降低、客户与利润流失等。

三大商业系统造成80%的濒危物种受威胁

正视问题与风险,需要全面审视人类的社会经济系统,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世界经济论坛新近发布的另一份研究报告《自然与商业之未来》,正是要为减缓自然资本减少或生物多样性损失找到关键路径。报告研究表明,80%的濒危物种和近危物种面临三大系统的威胁,它们分别是:粮食、土地和海洋利用系统,基础设施和建成环境系统,以及能源和开采系统。

报告指出,全球粮食、土地和海洋利用系统,包括其全部的供应链在内,创造了10万亿美元的GDP(约占全球GDP的12%)和全球40%的就业机会;目前约40%的全球GDP来源于基础设施和建成环境;能源和材料的开采、生产和制造预计贡献了23%的全球GDP,也创造了16%的全球就业。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盡管全球仍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但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粮食生产是为了饲养家畜,超过十分之一的粮食是用于发展生物燃料和棉纤维;尽管河流、湖泊与海洋的污染已十分严重,但世界上 80% 以上的污水未经处理,便被排入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淡水中,然后用于灌溉农田,最后进入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尽管全球资源开采量从1970年的270亿吨增加到了2017年的920亿吨,但仍然有8.4亿人缺乏电力服务。

这三大系统需要从根本上实施转型,从而为实现人和自然均受益型的发展模式奠定基础,对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发挥领导作用。而致力于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企业则有望迎来商机。报告预测,推动这三大系统的转型每年蕴含价值高达10万亿美元的商机,并有望在2030年之前创造3.95亿个工作机会。

扭转生多丧失需要商业榜样

2021年5月17日至30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昆明举行,大会将确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作为东道国,中国期待将这次大会办成一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加速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采取行动,在2030年前扭转自然损失。

在国际社会携手的过程中,推动商业力量参与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意义也十分重大。应对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局面,避免自然损害型商业模式,实现自然友好型商业模式,需要具有影响力的企业率先行动,做出承诺、探索路径,引领带动更多企业参与。

在最近由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世界经济论坛、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商业与生物多样性”线上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余立风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企业价值链和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性,并逐渐通过制定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管理运营战略,开展绿色融资或创新性的经营行为,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世界经济论坛方面的会议负责人朱春全博士对本刊表示,企业在应对风险和创造机遇的平衡中应当做出战略性的决策,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并采取有魄力的执行方案,颠覆“一切照旧”的商业模式。我们需要看到更多优秀的商业榜样。

猜你喜欢
物种商业生物
丽水发现新物种
第12话 完美生物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生物趣多多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