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韩秀燕,李艳艳
(吉林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吉林长春 13002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风湿免疫性疾病,该疾病病因尚未明确,以炎性滑膜炎为主,可累及四肢关节,导致患者关节功能障碍。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关节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对患者呼吸、肾脏等系统造成极大危害,限制患者的日常生活,致残率高,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相关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高,危害大,对患者多系统存在危害性,容易并发贫血、心包炎等多种并发症,临床以药物、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因缺乏有效指导,预后效果欠佳[1]。基于此,予以患者积极、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训练与指导,可以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对其康复起到关键性作用。为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患者关节康复速度, 该研究抽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间的72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组观察,并对其开展强化训练联合生活指导,现对其干预结果报道如下。
电脑流水号对纳入的72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组,甲组:36 例,男/女占比:23/13,年龄范围26~71(43.85±7.14)岁,病程1~8(5.34±1.07)年;乙组:36 例,男/女占比:25/11,年龄范围25~74(44.02±7.09)岁,病程1~9(5.36±1.11)年,纳入标准: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2]诊断标准,年龄≥25 岁,知情同意,研究申请获得批准;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意识障碍患者。 统计学处理参与患者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甲组:予以患者强化训练,方法如下:对处于急性期患者,采取床上康复训练,包括肌肉静力收缩训练、四肢关节活动训练等。 (1)肌肉静力收缩训练:配置休息支架于病变关节上,鼓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对于膝关节病变患者,可以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等。 (2)四肢关节活动训练:对于急性期患者,在疼痛缓解3~5 d后,指导其取坐位,对关节进行被动关节训练,包括关节屈伸、关节舒展等。 训练时间在8~10 min,2 次/d;慢性期患者,疼痛、炎症有所减轻,但需要预防关节畸形,因此,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颈部运动、四肢运动、膝关节运动等,例如头部左右选择、肢体上举、蹬自行车、膝关节操等,训练时间10~15 min(以患者耐受为最佳),2~3 次/d,同时叮嘱患者注意休息。 (3)小关节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配置汤剂,让患者将手、足置于汤剂中持续浸泡25 min 作用,浸泡期间做指(趾)屈伸、压指(趾)活动,先屈曲后伸展,屈伸时确保手、足部动作到位,每次浸泡运动至少需持续10 min,早、晚各进行1 次。
慢性期患者,干预方法主要为:(1)步行训练。 患者若无活动障碍,需根据其病情制定步行计划,患者每日最少需步行500 步,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可适当一次增加500 步的量,注意勿过度运动;若患者活动不便,可为其提供拐杖、靠椅等工具,或让患者扶墙行走。(2)生活训练。若患者具备一定的生活自主能力,可给患者制定相应的生活计划, 让患者自主完成如厕、穿脱衣服、梳头等活动,若患者自主能力不强,可改进马桶、水龙头等,方便患者使用。
乙组:予以患者强化训练+生活指导,即在甲组基础上针对患者生活方面问题予以对症指导, 具体如下:对于有自理能力的患者,可以鼓励患者自己梳头、进食、穿(脱)衣服等;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可以在家人的辅助下,尝试一些生活行为,例如患者家属可以帮助患者将衣服撑好,让患者自己将胳膊放入撑好的衣袖中,或者让患者自己穿鞋,家人帮助提鞋等。 对于能行动的患者,可以在家人照顾下,扶着墙体适当运动。
(1)疼痛控制指导。 向患者讲解疼痛是正常现象,并讲解疼痛发生原因,让患者正确面对疼痛感。 同时利用音乐、谈话等方式缓解其疼痛感。(2)休息指导。让患者多卧床休息,卧床时保持最佳功能体位,避免关节受力,避免患者疼痛、肿胀感加剧。 夜晚睡觉时,患者前臂要维持旋转后位,髋关节、膝关节要尽量伸展,踝关节要尽力保持保持零度位置。 (3)体位指导。 患者不能在过软的床垫上睡觉,枕头尽量低且柔软,患者体位以侧卧、仰卧、俯卧和平卧交换,注意睡觉时膝窝下方不能有东西,以防踝关节下垂,进而避免关节畸形。 (4)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使患者对生活充满信心。 护士每日早晚与患者沟通,实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患者产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有的放矢的进行干预,同时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协助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关爱、帮助,如陪同患者外出散步、晒太阳等,或提供给患者疏解、视频等娱乐活动,进而减轻其疼痛感受。 (5)严格遵医嘱用药,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其次向其讲解随意换药、断药的危害,最后讲解用药期间在作息、饮食、活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规避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此外,要鼓励患者大量饮水,有利于降解药物毒素。 (6)合理饮食指导:检测患者身体内营养状态,进而制定健康、科学的食谱,让患者多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少吃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确保患者治疗期间营养均衡, 这样有助于患者提升机体免疫水平,从而使关节功能恢复。 此外,良好的环境也会对患者膝关节康复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为患者准备干净整洁、安静的入住房间,保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尤其注意患者膝盖的保暖,尽量减少患者日常劳作,多休息。
(1)LKS 评分量表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评估,0~100 分,优:>80 分,良:60~80 分,差:<60 分,(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为改善优良率[3]。
(2)疼痛评分:应用VAS(视觉模拟评分)评分,总分10 分,分数越高,疼痛越重;生活质量评分,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3)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应用ADL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面改善情况,满分100 分,分数与活动能力正比关系。
(4)评估患者康复效果:包括主动屈曲度、主动伸直度、WOMAC 评分。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前者表示、检验为百分率(%)、χ2检验;后者表示、检验为(±s)、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膝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比较,乙组数据为94.44%,高于甲组数据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11<0.05),见表1。
表1 膝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对比结果[n(%)]
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乙组疼痛评分低于甲组,生活质量评分比甲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评分指标数据结果[(±s),分]
表2 比较两组评分指标数据结果[(±s),分]
组别疼痛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甲组(n=36)乙组(n=36)t 值P 值6.35±1.24 6.37±1.31 0.067 0.947 4.11±1.06 3.58±0.84 2.351 0.022 67.49±10.27 67.56±10.19 0.029 0.977 83.92±8.14 87.69±7.38 2.059 0.043
干预前两组ADL 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DL 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ADL 评分对比[(±s),分]
表3 ADL 评分对比[(±s),分]
组别干预前 干预后甲组(n=36)乙组(n=36)t 值P 值68.45±3.26 68.46±3.25 0.013 0.495 82.37±2.58 88.45±4.23 7.363 0.000
干预前两组主动屈曲度、主动伸直度、WOMAC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主动屈曲度相比,观察组较大;两组主动伸直度、WOMAC 评分相比,观察组较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康复情况比较(±s)
表4 干预前后康复情况比较(±s)
组别主动屈曲度(°)干预前 干预后主动伸直度(°)干预前 干预后WOMAC 评分(分)干预前 干预后甲组(n=36)乙组(n=36)t 值P 值92.56±5.36 92.57±5.37 0.008 0.497 108.45±5.68 119.68±6.23 7.992 0.000 13.26±1.25 13.25±1.26 0.034 0.487 7.46±1.36 2.69±1.25 15.494 0.000 27.85±3.25 27.84±3.24 0.013 0495 18.45±1.24 10.64±1.23 26.830 0.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慢性疾病之一,在临床中更重视其治疗,却忽视了康复训练对患者病情改善的重要性。 临床调查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程长、致残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膝关节损伤,严重影响患者工作[4]。 积极的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同时,辅助康复训练,能改善关节功能,预防关节畸形发生。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以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在康复训练中,可以根据不同阶段,予以患者针对性训练。 一般情况下,急性期,患者病情严重,多采取被动训练,且训练量要适当,防止加重患者病情;对于慢性期,患者的炎症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可以适当增加患者的运动时间,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训练,并指导、帮助患者进行洗脸、穿衣等生活动作,但需要注意以患者耐受为宜,保证患者充足休息,预防肌肉痉挛发生。 临床实践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并加强自理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能。 周芳等[5]学者研究中对110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组干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为对照组, 接受个体化训练+自理训练患者为观察组,结果显示,干预后SDS 评分、VAS 评分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个体化护理、自理训练的开展,能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不良心理,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该次研究中,乙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甲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证实强化训练+生活指导应用的有效性,对患者康复极为重要,与上述报道对比,存在相近性。 对其原因分析,强化训练的应用,对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改善作用,能分解致痛物质;生活指导的开展,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提高患者面对疾病的勇气[6]。 该次研究因时间短、纳入对象不足,未对干预前后炎症相关水平指标分析,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干预中,采取强化训练、生活指导联合应用,患者疼痛显著减轻,膝关节功能改善好,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取得康复效果十分明显,建议广泛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