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中地理必修1模块“地貌景观特点”课标的理解

2020-09-26 06:19叶莉萍杨利娜
新校园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标景观成因

叶莉萍 杨利娜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内容,必修课程地理1模块中关于地貌的课标内容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以下简称“地貌景观特点”课标),与原课标相比有较大差异。教师在把握模块的教学深度和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困惑。本文梳理了“地貌景观特点”课标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辨析了课标中相关概念,提出了课标实现方式和达标程度的相关建议,帮助教师在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标的基础上开展地理教学。

一、“地貌景观特点”课标的地位和作用

1.“地貌”相关课标在新旧课标中的位置

“地貌”相关课标在新旧课程结构中所处模块不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3年版)》中有关“地貌”的课标分别分布在必修模块地理1“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主题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主题中。2017年版课标中有关“地貌”的课标分别分布在必修课程地理1模块和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模块中。

2.“地貌”相关课标在新旧课标中的表述

新旧课标关于“地貌”相关内容基本一致,但表述有所不同。从课标规定的能力要求来看,2003年版课标对“描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没有要求;对“地表形态变化内、外力因素”的能力要求是“分析”,即侧重通过实例分析地貌的成因,从而建构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的知识结构;在人地关系中更强调“地”对“人”的影响,而且确定了对人类活动中的聚落和交通方面的影响。而2017年版课标增加了對“描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的要求;对“地表形态变化内、外力因素”的能力要求是“解释”,既重视通过实例分析地貌成因建构知识,又强调在实例中应用建构的知识、原理解释地表形态的变化;在人地关系中更强调“人”与“地”的相互作用关系,且没有限定具体的人类活动方式。(见表1)

3. 必修课程地理1模块“地貌景观特点”课标与其他课程内容的关系

必修课程全修全考,其中必修课程地理1模块的教学内容以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特别突出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提倡有条件的学校通过野外观察,描述景观特征并识别地貌类型。重点落实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能力要求落实在描述特点和识别地貌上,为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模块中“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影响”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两个课标在地貌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必修1模块强调从观察中抽象出地貌的特征,这是地理学习的起点;选择性必修1模块强调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地貌成因,成因分析是基于一定地貌特征,所以两者是特征与成因、表象与原理的关系,后者是前者学习基础上的深入和延伸。此外,“地貌景观特点”课标是学习其他模块相关内容的基础。

二、“地貌景观特点”课标中的相关概念辨析

1. 地形与地貌

2003年版的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表述是:“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1]在教学中,教师们也习惯使用“地形”一词,当“地貌”被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来的时候,很多教师很想搞清楚地形和地貌的差异。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对“地形”和“地貌”概念的认识有相对正确的观点,也有需要矫正的观点。2003年版的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中曾经有关于地形和地貌的简单定义:“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2]《地学大辞典》对地貌的定义是:地貌(landform)又称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包括海底)的各种形态,由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而形成。[3]曾克峰等人对地貌的定义是:“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是一种整体特征。而这些起伏规模不等、形态各异,构成了地貌学的研究对象。”[4]所以,地形和地貌两个概念基本上是可以通用的。如果一定要区分,结合地形类型,可以说狭义的地形是以海拔和起伏程度来描述地表形态的。

2. 地貌类型

曾克峰等人认为:“地貌形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个地貌形体在成因上和组成物质上彼此是相互联系、有规律的组合。这样的地貌形体组合称为地貌类型……前人在地貌分类中所考虑的指标,可归纳为按形态、按成因、按形态成因、按多指标综合四种方式。”[5]《地学大辞典》中提道:“按地貌形态可将其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等;按地貌成因可将其分为构造地貌、气候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等;根据形成地貌主要外营力的差异,可将其分为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等。由于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性质、强弱和时间具有差异,地表起伏有不同的规模,可将其分为大地貌、中地貌和小地貌。”[6]由此可见,地貌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指标,按成因划分地貌类型只是地理学家常用的指标之一,且地貌也不仅局限于对微观地表形态的描述。

结合初高中地形地貌的知识体系得出,本条课标中的“地貌类型”,侧重于地貌形成的作用力或地貌成因的大类。但是在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具体的分类指标,并说明地貌类型的分类指标是多样的,教学中的分类方式只涉及一种或几种。

3. 地貌景观的特点

蔡运龙对景观的定义是:“人们看到的地球表层或其某部分的形态,是在漫长时空过程中各种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包括自然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等。”[7]地貌景观即人们看到的地球表层的地表形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中提出了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方法:“在地理学的学科框架下,描述地貌有3个基本的角度:形态、物质组成和成因。本条要求以对地貌景观特征的形态和物质组成的描述为主,包括描述地貌形态的类型,如山地、丘陵等;描述地貌的规模,如高低起伏和空间尺度等;描述地貌景观的色彩特征,如表面的颜色、季相(植被)等;描述次级地貌的组合,如不同微观地貌的组合等。”

三、“地貌景观特点”课标的实现方式和达标程度

1.“地貌景观特点”课标的实现方式

本条课标限定了实现课标的方式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突出对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提倡有条件的学校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观察区域地貌,在野外实践中可以绘制地质露头、区域地形剖面图,测量岩层产状,观察岩石表面形态(节理、坑洞等),辨别岩石物质组成等内容。一方面,加强学生野外观察能力,掌握野外观察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区域地质地貌特征要素,提炼地貌景观特征的维度,描述区域地貌的整体特征。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观看视频和图像描述地貌景观的特征。

2.“地貌景观特点”课标的达标程度

本条课标对于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实现本条课标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对比—归纳—分类”。教学过程中,通过野外观察或课堂观看视频、图像,从一处或多处地貌景观观察中描述部分地貌特征,从多个地貌景观对比观察中更全面地描述地貌特征,归纳类似地貌的共同特征。

此外,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特征描述—成因分析”的教学思路逻辑性更强,因此在讲地貌特征和类型时一定要讲解地貌形成的内、外力作用。笔者认为,在必修阶段本条课标割舍了“地貌成因”最重要的目的是突出地理实践素养的培养。只有对地貌景观的描述是具体的、全面的,其成因分析才是有说服力的。

特别要说明的是,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的指导作用在于其规定了地理课程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标准。如果学生对地貌景观的成因非常感兴趣,在必修阶段教师可以对地貌成因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和延伸,而不必拘泥于课标要求,刻意避开成因讲解。

参考文献:

[1][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1(人教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6][7]孙鸿烈. 地学大辞典[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4][5]曾克峰.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教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叶莉萍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杨利娜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课标景观成因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景观平面图》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创意涂鸦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