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忠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需要知识,需要读书,更需要健康的体魄。武术和文化学习并不矛盾,互为助推。重视与推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工作,就是要大力弘扬武术精神、武术文化,培养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尚武精神和武德情操,塑造完善的人格,以武养德、以武励志、以武悦心。
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82年,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2016年5月挂牌“青岛职业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157人,在校学生2300余人。2018年11月9日,学校正式启动“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时间虽然不长,但效果非常明显。
一、“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之完善的管理体系
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开展“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崇尚和谐的人文精神、注重体悟的超越精神,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
1. 明确工作目标。学校制定了《“中华武术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开展的具体目标:以太极拳、中华武术的学习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能够掌握武术基本的手型、步型和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能熟练掌握一套武术套路,达到强健体魄、增强素质的目的,打造教育特色。
2. 成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政教处、各学部负责人以及班主任、体育教师为组员的工作小组;聘请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教练担任学校的武术教师,形成了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
3. 设立专项资金。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在武术示范学校建设、各级武术比赛、教师培训、研学交流方面给予资金支持,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4. 完善保障措施。健全意外伤害应急管理机制,对武术场地、设施定期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完善伤害保险制度,在购买青岛市中小学校方责任险和学生平安保险的基础上,每年为参与武术训练和比赛的校队学生购买运动意外伤害保险,解除参训学生、家长、教练以及学校的后顾之忧。
二、“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之良好的教学基础
学校体育教育(包括武术教育)要实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塑造健全人格”三大目标。中小学是弘扬中华武术文化的一个最关键、最基础的启蒙地。开展武术教育,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方面。
1. 科学选定教学内容。根据《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要求,我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对武术学习的需求和兴趣,结合传统武术学习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考虑学生课堂学习、课余训练,双休日和寒暑假居家练习要求,重新调整体育教学课时安排,保证每班每周至少有一个课时用于武术教学。针对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确定不同的技能要求,高一为初级技能,主要学习武术基本功、初级套路、武术礼仪和武德教育;高二为中级技能,主要学习中级套路,如太极拳、齐眉棍;高三为专项强化技能,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选修拳术、棍、刀、剑、九节鞭等项目。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常规体育项目的学习训练,又突出了武术教育的特色,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2. 编写武术校本教材。学校聘请专业武术教练和社会优秀拳师,成立校本教材编写小组,改进武术教材和教学内容,优化对抗性运动项目,精简套路动作,增加器械套路与具有适用性、表演性的武术,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激发了学生习武的兴趣。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一,以嵩山少林寺武术馆教练为依托,采取“课前学习、课堂辅助、课后巩固”的方式,抓好体育教师和爱好武术的教师的培训。每天上午,由武术馆教练根据教学进度为体育教师授课,讲解动作及要领。体育教师根据教练的讲解进程,可以在武术课上辅助教练做好学生的示范及动作纠正。第二,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聘请高水平专业武术教练对全体体育教师和武术骨干进行培训,并定期组织外出学习和交流,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第三,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教练员在职称晋升、評优选优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教师武术教学的热情。
三、“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之科学的实施步骤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创新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和载体,丰富教学方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1. 注重基础,夯实基本功。以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编写的武术操为基础,教练从最基本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入手,从正面、背面和侧面三个不同的方位为学生做示范,一招一式,手把手教。对于较难的动作,先将其分解成几个分动作,分动作练熟练后,再连续起来形成完整的动作,确保每个动作都能做到位。
2. 以点带面,提升影响力。从各班级挑选了90名武术功底较好的学生,组建武术队,并将2016年组建的“沽河神韵”太极队也吸纳进来,组成一个大校队,下设武术操、通臂拳、八段锦、六合拳、少林阴手棍、太极拳、太极扇七个分队。大校队由教务主任带队,每天按时组织训练,优化训练氛围,扩大武术训练的影响力。
3. 搭建平台,增强内驱力。第一,将学生武术套路表演纳入一年一度的体育第二课堂活动中,举办班级内部小组比赛、学部内部班级比赛、学部之间项目比赛、全校项目比赛、全体项目比赛,并组织评奖,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第二,组织师生走出校园,到街道社区汇报展演,不仅宣传了学校武术教学的特色,更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增强了武术训练自信心与内驱力。第三,推行“1+2+N”武术家庭学习模式,即一个学生教会父母,带动家庭或邻里多人学习训练,让更多的人认识武术、学习武术,实现文化自信。
4. “三定三嚴”,提高成效性。“三定”即定项目、定人员、定场地,“三严”即严管理、严训练、严质量。借鉴齐鲁师范学院武术教育中心的管理模式,我校成立了武术训练中心,由教务主任担任组长,体育教师和爱好武术的教师为组员,每人负责一个训练项目。每天早晨、课间操、大课间三个时间段,各项目组负责人要按时组织学生进行训练,保证训练效果。
5. 多元评价,激发自觉性。学校先后出台了《学生武术基本功考核评价制度》《武术教学常规考核评价制度》《发展学校武术特色激励制度》《“武术进校园”活动考核评价制度》等,并根据《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要求,修订完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体系,将学生武术运动技能纳入考核评价范围。同时,学校尝试改革武术课学期考核办法,除了全面展示完整套路外,还增加了“我讲动作”项目,让学生随机抽取套路中的动作编号,边做边讲解,真正将传统武术的“学、做、说、练、悟”有机融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武术训练的自觉性,保证了学习效果。
6. 文武兼修,注重教育性。在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渗透武术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武术的内在魅力和文化内涵,不仅让学生强身健体,传承中华武术,更能培养他们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真正将他们培养成为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代新人。如通过教学抱拳礼,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美德;通过教学“武林豪杰”的英雄故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坚持,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
四、“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成果显著
“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两年来,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随时随处都能见到师生探讨武术技艺的身影,武术训练已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项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
我校学生在技能大赛、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中表现突出。2019年1月,学校举办了“武术进校园”活动成果汇报展演,参训师生展示了武术操、八段锦、六合拳、通臂拳、太极拳、太极扇等项目,获得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2019年7月,我校武术队应邀参加了第三届世界休闲体育大会(莱西)开幕式、闭幕式的演出。同年12月,我校学生参加齐鲁师范学院武术教育联盟首届校园武术比赛获得个人一等奖15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18个,学校获得集体项目一等奖、突出贡献奖、优秀组织奖。
学校的“武术进校园”活动得到了青岛市、莱西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学校获准成立登封市少林武术协会莱西市分会,被吸纳为国际少林武术家协会会员单位,成为齐鲁师范学院武术教育中心教学实践基地。
(作者单位: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