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课堂提问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建立师生沟通的桥梁,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闽江小学通过问诊课堂、剖析根源,梳理教材、开展教学实践研究等途径探求策略,提高教师提问的质量,深化“先学后讲,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基于提升教师“问”的能力,开启4.0版教材梳理
学校通过开展不同层面的调研工作,会诊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召开主管教学领导的调研会,结合日常听课反馈,摸底教师课堂提问中的现状,反馈出教师课堂提问低知问题所占比例较大。
接着,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摸底调查,梳理影响课堂有效提问的相关因素,并细致进行分类:
梳理后呈现为两类,一类是教师自身提高关注后能够通过自我反思调整,马上就能改进的因素;一类是个人努力改进效果不明显,需要团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因素,主要聚焦在:精准解读教材、深入了解学情、优化问题设计等方面。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深度、准确度,制约着提问的有效性,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败。因此,闽江小学自2005年起就把教材梳理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途径,提升教师教材解读与驾驭能力。学校教材梳理工作回顾如下:
这样通过梳理有效构建起教师与核心素养、教师与课程标准、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问”的能力,学校提出“教材中的问题就是最好的提问范例”的理念,开启了4.0版本的教材梳理。
学校组织全学科、全员教师按照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知识要点、教材问题、问题出处、问题类别等项目梳理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把教材中泡泡云、课后题、精灵问题等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思考:教材问了什么?为什么这样问?这一领域教材中的问题有什么特点?遇到同领域教材有留白的地方我还可以怎样问?在这样的梳理过程中,帮助教师把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导教师揣摩编者意图;实现以教材为典范,规范、改进教师的课堂提问;帮助教师找准知识的关键点、新旧的结合点、理解的模糊点、思维的拓展点,进而找到有效提问的发问点,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提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保障。
二、基于深化教学模式,实施四轮课堂互动研讨
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让课堂学习精彩无限,而精良的技术分析可以让提问的效度清晰彰显,深入的行动研究能够让提问品质渐进提高。因此,学校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关注点,多次修订课堂观察量表,开展了四轮课堂互动研讨活动,分阶段推进有效提问的研究。
第一轮,课堂研讨活动重在关注课堂提问的数量。学校组织教师利用课堂提问次数统计表,对教师提问次数进行记录。许多教师课后看到观察表的统计结果后,惊讶地说,原来我一节课提了这么多的问题?当时我怎么这样问呢?
为此,学校提出: 课堂提问数量不等于质量,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有把握问度精问,恰当、适时、有针对性的提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问的功能,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即:提问少而准确——聚焦学生思维,提问缓而分层——尊重学生起点。
第二轮,观察重在关注提问的问点。为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课堂提问的问点要精,要把恰当的问题放在恰当的位置,使学生明确提问的目的,更好地回答问题,梳理的问点如下:
A.在學生兴趣点设问。以学生的兴趣点为问点,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B.在思维阻滞点设问。学生思维卡壳的时候,自然成为教师的问点。此时设计问题必须要有启发性和诱导性。要交给学生思维的“拐杖“,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C.在课堂高潮点设问。在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点上设问,可以使学生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积极思考,把教学的重点与学生思维的高潮点融为一体。
通过本轮的实践重在提示教师:提问精而适时——点燃学生兴趣。
第三轮,观察重在研讨提问的方式。通过观课议课教师们共积累总结出13种提问方式,形成提问方式菜单,供教师自主选择。
阶梯式提问——问题之间有层次,形成阶梯状。
辐射式提问——围绕中心问题多角度发问,形成问题链。
搭桥式提问——帮助学生自行构建知识体系。
直接式提问——直接提出问题。
追加式提问——提出问题后顺着学生的回答层层递进。
深入浅出地问——连续提问,层层深入,实现化难为易。
逆向发问——从相反的方向突出问题。
重复强化问——针对重难点问题大设其问,反复设问。
比较式提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进行分析,培养辩证思维。
明知故问——让学生经历自然而然的为新课准备过程。
连环提问——多项传输,多层面交往,培养自学能力。
故意错问——用一种荒谬的说法激发学生的思维。
插播式问——在启发提问不到位时,插进另一个问题。
恰当地选择提问的方式,可以让课堂教学生机无限。
通过本轮研究,重点引导教师做到:提问活而深入——引发学生思考。
第四轮,在前三轮基于学科本质准确设计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如何通过精准提问,深化学校“先学后讲,以学定教”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问促思,以问促学,以问促问。实践中重点关注:一是学生先学环节重点探究的问题,二是教师后讲环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重点点拨的问题,三是关注课堂总结中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质疑的问题,由教师高质量的问实现学生有效的学习、思考、质疑。
研究中学校引领教师按领域将典型课例的课堂提问进行精细化罗列,留取关键问题探究,将其他问题凝炼为学习模式,形成了主题阅读预习指南、先学后讲课堂学习步骤,让提问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实现了不问即问的效果,以提问为落实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奠基。充分体现了:提问细而清晰——指导学生自学,提问深而开放——促进学生合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对于学生批判质疑的具体阐述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本轮实践,为进一步突出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重要性,学校提出:最好的问题不是教师提出来的,而是学生提出来的。并在每次观课过程中都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互动提问意识,通过召开提问案例分享会、精彩一课交流会等活动,关注指导策略,将落实批判质疑的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中,充分体现出:提问精而留白——指导学生质疑。各学科总结出培养学生提问的策略如下:
语文:
结合主题问——围绕中心问——抓住关键词问——针对细节问——结合生活问——根据特点问——联系知识储备问——比较文章作者问
数学:
根据主题图提问——思考方法问——新旧比较问——联系生活问——前后对比问
科学:
根据观察问——结合变化问——探寻原因问——思考未来问
音乐:
根据知识问——感受情绪问——思考背景问——创新实践问
通过实践与研究,学校对课堂有效提问进行提炼总结,形成了闽江解讀:提问少而准确——聚焦学生思维,提问缓而分层——尊重学生起点,提问精而适时——激发学生兴趣,提问活而深入——引发学生思考,提问细而清晰——指导学生自学,提问深而开放——促进学生合作,提问准而留白——指导学生质疑。
三、反思实践明晰方向,深化提问有效性研究
自开展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以来,教师们提高了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意识,骨干教师注重提炼问题形成模块,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个人教学风格;青年教师通过磨练,课堂提问更加精准,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校也丰富了校本研修的路径,加快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步伐,在精准提问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先学后讲,以学定教教学指南》《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指南》有力推进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学会学习、批判质疑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课堂上如同小教师一般成为学习的主人。
精研每一个问题就是对学生最真的爱,精研每一个问题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精研每一个问题就是对教育事业最好的奉献,闽江小学将持之以恒、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