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正在步入VR时代

2020-09-26 14:31沈健
世界知识 2020年16期
关键词:用户

沈健

对电影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听说过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这是定义世界电影诞生的作品,用50秒钟再现了一列火车从景深处驶入月台的场景。短片黑白无声,在当时却吓得现场观众纷纷离座躲闪。现在的VR电影就像当年的《火车进站》一样,正借助新科技刷新我们对世界的想象力。

VR,是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的简称。利用电脑模拟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可以提供给用户关于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感官模拟,让用户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体验虚拟三维空间中的事物。

新冠疫情令全球线下娱乐产业深受打击,对专注线上的VR却是很好的发展契机。BigScreen即是一款多人在线VR应用,可以使用户和朋友一起在VR局域网聚会、开派对、看电影。它自去年12月便开始院线模式上线试运行,让用户在VR中就能观看大片。

目前BigScreen Cinema采用的是和线下影院类似的放映模式,每周播放四部影片,每隔30分钟排一场,每部影片收费3.99美元。和其他视频平台相比,不能随时点播和片源过少且过时是它的劣势。但随着未来VR影院与更多片商合作,一定会使用户体验得到优化,也必然吸引更多用户。

VR公司奥克卢斯(Oculus)的创始人帕尔默·拉奇说:“当VR出色到可以模拟在实体影院观影的体验时,VR将比新冠病毒更快地令电影院快消亡”。

电影本身是在科技进步和大众消费需求的相互刺激中不断向前发展的。1882年,法国人艾蒂安·马雷发明了可拍摄12帧/秒的摄影枪,用来帮助自己研究自然历史。受其启发,摄影枪系统被改造,爱迪生实验室做出了48帧/秒的活动电影视镜(Kinetoscope)。当时这个设备每次只能供一个人透过小孔窥看。1916年,爱迪生团队研发出可投影到银幕上的剧院系统,即“超级活动电影放映机(Super Kinetoscope)”。自此电影便有了它的固定形态。

在经历了其后十多年的无声电影和数十种格式和几十次技术更替后,1927年华纳兄弟使用33rpm的唱片与胶片同步技术开发了维他风(Vitaphone),做出了《爵士歌王》;美国广播唱片公司开发了光电留声机(Photophone)用在《铁翼雄风》的路演版本上;福克斯公司则在声光胶片(Phonofilm)的基础上开发了有声电影(Movietone),拍出了《日出》。有声电影自此普及,之后又发展出彩色电影。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电影一直以方形的学院宽高比(1.37)为标准推出作品,1952年发生了宽银幕革命,出现了“西尼拉玛”(Cinerama,“电影”和“全景”的合成词),其商业版本拥有大型的弯曲银幕,可投射巨大的景观。该系统使用三台摄影机分别拍摄三条方形素材,然后由三台放映机无缝拼接投射到银幕上,产生三倍宽高比的影像,后来被改进成更加商业化的宽银幕(cinemascope)加以普及,给世界带来了《宾虚》和《叛舰喋血记》的壮观场面,更有了现在人们特别喜爱的IMAX超大银幕高清电影。

从惊奇到日常,电影与科技的关系密不可分。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曾说,“艺术要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展翅飞翔”。现在这股“科技艺术”风似乎吹到VR这边了。VR电影的发展方向不仅是模拟了去影院看电影这件事,而且它即将发展出来的更是一套与传统影视完全不同的新的表达形式和艺术语言符号,要打破的是观众面前的“第四堵墙”。

VR由于拓展了视点空间,拆毁了传统影视的线状叙事结构,观众看到的不再是剧情的单一线索,而是变成了人为设定的偶然条件的必然结合,更贴近生活的本质。在传统影视里难以呈现的无数节点和无数在主线情节之外的分支,将来都可以被加入到电影叙事中来,将对创作构成极大的颠覆和改变,不固定视角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令人更加着迷,因为,对故事的理解可以产生前所未有的丰富层次感。通过创作去激发受众欣赏并思考,不正是艺術的本质么?

当然,VR尚处在实验阶段,显示器、创作工具等硬件设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价格也需要更亲民才能普及。但随着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VR发展大军中,它的进步会更快。

猜你喜欢
用户
雅阁国内用户交付突破300万辆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两新党建新媒体用户与全网新媒体用户之间有何差别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挖掘用户需求尖端科技应用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
100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