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否可控(理性篇)

2020-09-26 13:40顾建梅
检察风云 2020年15期
关键词:手刹林肯理性

顾建梅

(图/IC photo)

林肯在总统任上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找到林肯,气愤地告诉他,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自己偏袒一些人,但这不是事实。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对了,对了。”林肯大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干什么?”“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不要胡闹。”林肯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当斯坦顿对同僚的无端指责表示气愤时,林肯鼓励他释放情绪——写信去反击他。可当斯坦顿真的写好信后他又建议他调整情绪——烧掉重写一封。

调整情绪需要的是理性。

大脑的“电闪”和“雷鸣”

有首歌,歌名很有趣,叫《劈你的雷正在路上》。想必大家也知道:当劈你的雷正在路上时,闪瞎你的电一定已先一步抵达了。

云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电荷,雷电是电荷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闪电和雷声其实是同时出现的。我们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声速只有光速的九十万分之一。与此相似的是:当大脑因刺激而“放电”时,情绪与理性虽然是同时被触发的,但是,由于情绪到“指挥中心”的神经通道比理性到“指挥中心”的神经通道更快捷,所以,情绪总是比理性先到一步。与闪电不同的是,情绪并不会自动一“闪”而过。事实上,情绪会不会“横行霸道”往往取决于随后赶来的理性有没有能力制衡它。有时,对一些特殊的人群,如: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或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们,则需要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才能让情绪“软着陆”。

案例1:受“欺负”的孩子

幼儿园中班,男生汤景成向老师投诉:“老师,杨雨涵(女生)抓我,看,把我手都抓破了。”老师看向杨雨涵,未见其否认。再查看汤景成的手,食指指节有半粒米大小一处破皮。显然,杨雨涵确实抓伤了汤景成,虽然伤势很轻微。老师的应对:给汤景成的创口涂了药膏后,老师走到杨雨涵的身边,蹲下身来,平静地看着她,温和地说:“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我相信你不会欺负小朋友。我猜汤景成可能把你惹急了你才抓了他。你愿意说一说情况吗?”老师等了等,杨雨涵未说话。“那好,等你想说的时候你可以告诉我。我相信你一定也记得老师的话,有两件事是不可以做的:伤害别人和伤害自己。老师要保护小朋友的安全,我会保护你,也会保护汤景成。老师看到汤景成的手指被抓破了一点点皮,我已经给他涂了药膏,我想你需要向他道歉,我可以陪你一起去。”

于是,杨雨涵走到汤景成身边道歉,汤景成接受了。

但是,你可能并不接受这样的处理:为什么要去安慰杨雨涵,难道被安慰的不应该是汤景成吗?

案例释疑:面对孩子间的小冲突,成人的处理往往简单粗暴,只看结果,谁哭了谁受伤了谁就是被保护对象。然而,理性的教育者需要从动机、情绪、行为、结果四个方面去评估孩子间的冲突。孩子表现出的情绪:当汤景成向老师投诉时,情绪如常。当老师看向杨雨涵时,女生情绪激动,面色发红,嘴紧闭,眼中泛泪。

可是,若是“杨欺负了汤”,两人情绪的呈现应为:汤景成情绪激动,语气急促,音量大,脸涨红;杨雨涵则因知晓自己理亏而表现出:目光闪躲,身体退缩,或急于解释,做不同陈述为自己辩解。

老师不仅要看到孩子表现出的情绪,还要看出孩子有哪些缺失的情绪,再联系两人平时的个性行为加以思考。此事中,老师对杨雨涵做出了理解动机(“抓”人是阻止对方的干扰)、接纳情绪(心烦、生气)、规范行为(表达生气时不可以动手)和承担后果(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的处理。

遗憾的是,生活中的人们往往连对方表现出的情绪都体察不到,更别说那些缺失的情绪了。

愤怒、恐惧、惊奇、厌恶、高兴和悲伤。这六种主要的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每一种情绪都有特定的神经基础,有自己特殊的线索。理性只有在了解并能够识别情绪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管理情绪。

案例2:被分手的女生

一名研究生在其指导老师——业界有名的心理学教授的工作坊上展示自己的一个咨询案例:本校大三的一位女生求助于他,男友正式提出了分手,自己却毫无心理准备。研究生在对求助者进行5次心理咨询后,了解到这样的信息:女生父亲是军人。她刚分手时不大痛苦,感觉迟钝,但其间并未有逐渐好转的迹象,有时觉得分手没什么,有时又觉得分手很痛苦,想争取复合。面对女生的状况,研究生认为自己做得最好的地方在于:给予了她充分的共情。他总是问她:对此你的感觉如何?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觉?

案例展示后的互动环节,一名听课的心理咨询师提出质疑,她认为研究生连最基本的收集背景资料的工作都没做好,仅在这一环节,他就需要了解这样的内容:

1.作为军人家庭,母亲是独自抚养她还是依托于婆家或娘家?(了解女生成长环境的社会支持系统)

2.母亲如何评价夫妻感情及军婚这一选择?(积极评价与消极评价对女孩的择偶观有截然不同的影响)

3.女生和父亲的亲子关系如何?互动模式如何?(女生对异性的认知及与异性的相处模式与此关联极大)

4.此次失恋前,有没有遭遇过比这更痛苦,或与此同样痛苦的事件?

以上两个案例,有没有让你感受到理性的价值?

六种基本情绪及其表征

大脑的“方向盘”及“刹车”

如果有两辆同款车,一辆车的油箱、方向盘、手刹及刹车性能全都良好,而另一辆车的方向盘、手刹和刹车却时好时坏,时灵时不灵。请问,你会选择开哪辆车上路?

这不是废话吗?谁会选后一辆车上路呀?分分钟出人命哦!

您说得对。愿你能时刻记住你此时的选择。

这其实是个类比,比的就是我们的情绪与理性。

若人类的躯体是辆车,情绪就如加满汽油的油箱,只是这个油箱有个特点:常温(情绪平静)时车主踩了油门它才会发动,可当温度过高(情绪激动)时它会自动点火启动。

一旦车辆启动,能不能开到目的地,会不会出车祸,在无意外发生的情况下,都是由方向盘、手刹及刹车决定——理性就是我们的方向盘、手刹和刹车。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个认知误区,似乎情绪与理性是对抗的两面,并且,它们就像跷跷板,一头扬起来就意味着另一头会沉下去。于是,人们武断地认为:情绪发达的人必然感情丰富,理性的人则多半冷血。

然而,以上两个案例却告诉我们:理性对情绪的作用力往往正是基于它对情绪的非凡洞察,就如能够驯服野马的人必然深谙马的脾性。反而是缺失理性的人更容易出“车祸”。

那么,如何提升你的理性?答案极其简单,可要达到目標却相当困难,必须经历长期地、认真地阅读与思考,以至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动力定型:每当情绪踩下油门或自动点火时理性都能紧随其后进行防控,并确保方向盘、手刹和刹车全部性能良好且能正确使用。

温馨提示:离情绪失控的人远一点,不然,雷劈到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猜你喜欢
手刹林肯理性
林肯的自嘲
林肯的幽默
关于手刹的4个使用禁忌一定要小心!
关于手刹的4个使用禁忌一定要小心!
安静从容 林肯MKX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亚伯拉罕·林肯:永不言弃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