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家庭儿童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2020-09-26 13:18姚爽
法制与社会 2020年23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儿童

关键词 个案工作 贫困家庭 儿童

作者简介:姚爽,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8.143

一、导论

(一)研究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就是通过专业技巧和方法帮助处于弱势的群体。个案工作介入贫困家庭儿童及其家庭有其自身的专业优势。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观点可以使社工在介入时从现实环境来评估儿童和儿童案主,从案主自身及其家庭、学校周边环境整体综合评估,并不将贫困儿童的问题看作是他自身的问题,而是从其自身和整个环境考虑,综合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贫困儿童的健康成长。本课题通过查找大量文献资料,以及针对案主Z的个案介入研究,旨在对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通过个案工作帮扶农村贫困家庭儿童,提高服务效果。

(二)问题陈述与分析

1.案主基本情况。Z,男,12岁,正上小学,爱好画画,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身体健康,性格内向,自卑,心理压力大。爸爸妈妈务农,奶奶哑巴无业,小叔残疾无业,弟弟读幼儿园。

2.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经济方面。收入来源单一,服务对象家中仅靠父亲母亲少量的耕地收入,没有其他收入,服务对象家中的房子非常破旧且狭窄,屋内是砖地,家具只有破旧的床、柜子和一套座位损坏的沙发。服务对象穿着简单朴素,衣服常有磨破的地方。

(2)家庭方面。案主Z的奶奶是哑巴,在村里不受欢迎,常常遭到白眼,小叔18岁,跛脚残疾,整日无所事事,奶奶和小叔住在路边的两间茅草房里,房子没有大门,只有一扇破旧的门帘遮挡着。案主Z的父亲爱饮酒,脾气暴躁,曾耍酒疯在马路上和其他村民打架。其母亲是外地人,比较能干,但缺乏文化知识。家人对其弟弟十分溺爱,案主对弟弟也十分谦让。

(3)性格方面。性格内向寡言、自卑、敏感。案主Z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家庭的特殊,自卑心很重,不愿意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家庭状况,和同学相处困难,自身渴望能融入到同学的交往圈中。在人际交往中比较被动,没有自信。

(4)学习方面。学习基础较差。其语文和英语这两门课学起来很费劲,自我感觉还没入门,上课听不懂,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上课从不主动回答问题,下课不敢主动去问老师。经常骗家长完成了家庭作业,其实没有。

3.需求分析。案主Z需要在家庭经济方面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救助,以缓解生活上的困难;案主Z需要和父母加强交流,互相理解和帮助;在性格上,要帮助其建立自尊心及自信心系统,培养积极人格,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主Z在学习方面缺乏一些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补充,要帮助其学习的主动性,在一段时间内提高案主的学习成绩。

(三)服务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对案主Z开展个案工作服务,了解其在心理与社会方面的问题与需求,并对其进行干预,解决其面临的困境,在过程中进行反思,探索出有效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

2.具体目标。

第一,提高案主的心理功能,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服务对象建立自信心,具备正确处理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服务对象自我认识、自我促进、自我实现,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

第二,改善案主的家庭关系,促进亲子沟通。

第三,改善案主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帮助服务对象提高学习特别是语文和英语两门学科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学习方法;缓解紧张情绪,舒缓生活中的压力。

第四,克服案主的自卑心理,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帮助服务对象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网络,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氛围。

二、农村贫困家庭儿童个案工作介入

(一)准备阶段

案主Z是在社会实践小组中与笔者认识的,当时每个儿童自行挑选喜欢的社工,但是案主Z十分腼腆,一直不说话,笔者建议和案主组成一组,案主也只是点点头表示同意。第一次访谈并不顺利,因为案主不熟悉笔者,加之平时的性格,所以对待陌生人还是有很强的不信任感,笔者对案主介绍了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为了消除案主的疑虑,笔者让案主叫自己“姐姐”,以增进亲切感。

社工:你好,Z,你可以和我说说自己的情况吗?案主:……(很迷茫)说什么呢?社工:嗯,比如说一下你喜欢做什么,学习成绩怎么样,平时在家里做什么,都可以的。你可以叫我姐姐,你和我说的话,我都会替你保密的。案主:我喜欢画画,喜欢数学,不喜欢语文和英语。社工:哦,这样啊,姐姐和你正好相反,姐姐小时候喜欢语文和英语,但是数学成绩特别不好,我们倒是可以互相学习和帮助了。(语气轻松,避免尴尬气氛)案主:(慢慢抬头看着我)谢谢。社工:在村里你有特别要好的小伙伴吗?案主:没有,他们特别疯,老去河边,我妈妈不让我去。社工:哦,去河边不安全,可以和伙伴们在家里或者外边玩。案主:嗯。……

在接案过程中,笔者通过社工的保密原则,和介绍一些自己的经历自鼓励并接纳案主,慢慢打开案主Z的心结,使案主也能逐渐信任笔者并与之建立良好的专业服务关系。但是由于案主Z比較腼腆,不爱说话,所以第一次建立关系的会谈很快就结束了。

(二)实施阶段

1.第一次个案会谈。本次的个案目标是与案主Z进行深度访谈,鼓励Z积极与父母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一次个案会谈正好赶上案主村子里的庙会,笔者去找案主一起逛庙会,可能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案主Z很愉快的答应了。因为上一次记得案主说喜欢画画,所以在庙会上买了一本绘画书和一本《昆虫记》送给案主Z。案主很开心,并向笔者表示感谢。

社工:今天庙会真好玩,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去逛。案主:嗯,姐姐。姐姐,你可以叫我ZZ(小名) 社工:好的,ZZ,你愿意和姐姐做朋友了?案主:嗯,愿意。社工:姐姐很开心和你成为朋友,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呢?案主:写作业,看电视,有的时候看着我弟弟。社工:你的爸爸妈妈呢?你会帮助他们干活吗?案主:他们不需要我干活,平时他们也不怎么管我,只要我不在外面跟别人打架闹事儿就行了。社工:那你平时和你的爸爸妈妈交流多吗?案主:不怎么交流,他们忙着干活挣钱。社工:那你愿意和他们多说说心里话吗?案主:没什么说的。社工:姐姐觉得你可以尝试着多和爸爸妈妈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比如你需要什么,希望他们做些什么之类的。案主:我怕他们没时间听我说这些。社工:怎么会呢?爸爸妈妈可能平时太忙了所以一些地方顾及不到你的感受,但是你可以主动和他们说你的想法,他们肯定会很开心的。案主:真的吗?那好,我希望他们不要一直那么忙,多陪陪我就好了。社工:嗯!鼓起勇气和他们说出来吧!案主:好的。

谈话相对接案时顺利很多,笔者发现案主和父母缺乏沟通,亲子关系疏远,笔者慢慢引导案主主动和父母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和案主的父母进行了电话沟通,说案主确实有些变化,会主动和他们说一些心里话。案主父母表示为了挣钱确实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并且答应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2.第二次个案会谈。本次的个案目标是鼓励案主Z在学习上要用功,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随着越来越熟悉,案主Z开始主动与笔者联系,放假回家加上了笔者的微信,每周都会给笔者发消息,一方面简单聊聊天,另一方面对案主也能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第二次会谈是以微信方式进行的,内容如下:

案主:姐姐,你放假了吗?社工:放假了,刚回到家几天。案主:那你什么时候来我们这玩?社工:等你放假的时候就去找你。你快期末考试了吧?最近学习怎么样?案主:嗯,快期末考试了,上一次月考我有进步,数学考了80多,语文70多,英语60多(相比之前语文和英语确实有进步)。社工:真棒!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期末考试英语和语文都能上80!写完作业了吗?案主:还有一篇日记就写完了。社工:写完日记多看看课外书,没事儿了帮着爸爸妈妈干点儿活,他们都挺辛苦的。案主:嗯,我知道,今天妈妈去地里干活,我就在家洗碗了呢。社工:Z,你真的有进步,姐姐很开心,希望你继续努力!

3.第三次个案活动。通过与案主Z的两次面谈和假期时微信上的交流,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案主在学校,家里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也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了。笔者与案主通过电话和微信也一直在保持联系,希望通过更加深入的交谈,慢慢提高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

另外,在家庭经济方面,笔者在搜集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也跟案主Z的父母有过交流,笔者帮助案主家庭申请了低保,有了低保保证。但是由于家庭情况特殊,想要一时改变家庭情况很困难。案主Z的家庭情况很困难,没有广泛的朋友圈子,他们缺乏起码的社会支持,也得不到社区的援助,他们需要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笔者也积极和案主的父母交流改变家庭经济困难的有效途径,比如投入一部分钱经营大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夫妻二人都勤劳能干,找到正确的途径很有可能赚一笔钱,改善一下目前的生活状态。也对孩子的成长成才起到促进作用。

三、反思与结论

(一)反思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性成效,但是由于本次研究调查时间紧促,而且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此次研究存在了很多的不足之处,期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加以改进:

第一,由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条件限制,此次研究只在 J 县农村进行,案主是小组中随机成组的,不能全面说明所有农村贫困家庭儿童的情况,代表性和全面性不强。

第二,虽然开展的个案工作对案主Z的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解决作用,但是个案工作服务所产生的受众面和影响度较小。

第三,评估环节较为粗糙。此个案只是根据笔者的观察和案主Z的口头反馈,认为对案主Z的介入比较成功。因为他可以和长辈,老师顺利的交流,并且明白沟通的重要性,而且能够相处融洽,这只是简单的评估,并没有严格进行评估,这也是此次个案的遗憾之处。

(二)结论

从访谈中了解到,贫困家庭父母的困境对儿童的心理、学习以及人际交往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父母一直忙于种地挣钱,在家与孩子交流的时间非常少,难以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另外由于农村贫困家庭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难以在孩子的学习上给予帮助。实际上,案主Z的抗逆力很强,贫困家庭儿童有着很强的发展愿望,只是环境的不利暂时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及时介入贫困家庭需要帮助的儿童,使他们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最关键的是提高案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的面对以后的生活。此外,学校老师的教育对贫困家庭儿童在学习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对农村贫困家庭儿童进行个案工作介入,除了帮助案主自己调整心态面对生活之外,也利用一些个案技巧帮助案主解决生活中的不良情绪,积极应对。从案主的整个生活环境背景出发,帮助案主積极建立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使其更好的面对生活。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三部门: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就业帮扶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城市贫困家庭的孤独感分析
环首都贫困带农村贫困家庭识别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