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美学”促进女性综合健康

2020-09-24 03:14刘悦笛
养生大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茶道饮茶美学

刘悦笛

如今的中国,“大健康”与“生活美学”得以同时兴起。那么,二者之间能不能产生互动关联呢?笔者认为:这个大健康与大美学之间,恰恰可以形成一种“健康美”的新观念。

大健康与大美学,这二者在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目的上,是高度一致的。只不过,大健康重在提升生活“质量”,而大美学则重在提升生活“品质”。前者是致力于“好生活”的打造,后者则是致力于“美生活”的塑造,二者合在一起,共推中国人的“美好生活”,岂不是大善大美之事也?!

“生活美学”在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普及,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热词。如今的“生活美学家”们主要活跃在茶道、花道、香道、琴道、汉服复兴、中装剪裁、美食美味、古典家具、古今收藏、工艺民艺、旅行民宿、非遗保护、公共艺术、审美教育、艺术授权、创意产业、游戏动漫、室内设计、地产开发、社区规划乃至城市顶层设计等十几个领域当中,他们都在践行着以“美生活”升华“好生活”的思路,从而将自身的生活得以审美化。

在这其中,茶道、花道、香道、琴道、汉服都是首当其冲的。你会发现,其中大部分的生活美学践行者们都是女性。相对而言,男性从业者少些。女性的茶师、花道师、香道师和琴师,近些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她们在茶室与琴房当中成为了引领者,带领着更多的人们步入“生活美学”的殿堂。

我们可以说,在当代女性成为“生活美学”新潮的先锋时,这些“生活美学”对于女性的大健康就会有一定的提升功能。所谓大健康乃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其英文原为Comprehensive Health,本意就是综合而全面的健康。那么,“生活美学”作为一种将审美与生活加以联通的“大美学”,恰可以同“大健康”得以联姻,从而在衣、食、住、行、性、健、寿、娱的各个层面,共同推进“美好生活”的建设。

茶,作为一种中国人最早发现的可以喝的叶子,本身就具有一种有益健康的功用。因为茶本身富含茶酚、磷儿茶素、维生素E、黄酮类等物,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而且还可以调血脂、血糖、血压,这早已被科学证明。女性茶师们践行“生活美学”之道,喝茶本身就有益健康,而且款待他人也是一种推广健康的行为。实际上,最早的茶就被当作药来看待,甚至可以追溯到神农遍尝百草的那个时代。唐代诗人钱起有一首《与赵莒茶宴》诗云:“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说的就是在茂林修竹之中,以茶代酒来宴请宾客。诗中所说的“羽客”,指修仙的道人,“流霞”则是道教传说中神仙的饮品,据说“每饮一杯,数月不饥。”

早在南朝,饮茶就已摒弃了羽化升仙的目的,而是借茶清心降躁,这里说的“全胜羽客醉流霞”,更说明此岸凡俗生命、世俗生活的快乐,比那些美丽而又虚幻的传说更具价值,这就是“生活美学”之境。那么,如何才能让凡俗生命活泼起来,让世俗生活充满趣味?这就意味着,喝茶不仅仅能带来“身”的舒适,而且还可以带来“心”之享受。

茶,其实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tea可以成为进行时的teaing。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生活美学”恰恰认定,茶并不是那种自然存在又经过人为加工的单纯自然之物,茶只有在活生生的生活当中,才能变得真正的“活色生香”起来。

这意味着,从采茶、制茶、藏茶、煮茶到饮茶的整个过程,让作为动词的茶,即成为了生活之道,也成为了审美之道,从而使得融入其中的茶人得以身心合一。这就好似西方医学最早强调的艺术治疗与审美治疗的潜在功能,实际上现在很多医院里的心理治疗室或者艺术治疗室,也可以改造为具有本土特色的茶室或者茶空间,因为茶的“生活美学”本身就有生理与心理治疗的功用。

我们再回顾下历史上对于茶的生活之美的记载。唐人封演在《封氏见闻记》中谈到:“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从这部文献中可知,在普通民众中开始饮茶的,最先是那些禅教的信众。他们认为饮茶可以破困充饥,所以就自备茶叶到泰山一带修行。但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并不是禅教的信众,也不了解茶具有“止渴,令人不眠”的功效,只是看到他人饮茶,就随声附和、亦步亦趋。由此“转相效仿”,竟然掀起了盛行千年而不衰的饮茶风俗。

时至今日,饮茶已经不能称作“风俗”或生活风尚了,而是早已内化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要素,已经构成了“人不可一日无茶”之观念和生活方式流行的重要驱动力。古人早就参透茶可以促进身心健康之道。

茶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是由于它以一种审美方式给人们带来了身心愉悦。唐代诗人卢仝曾有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形象地描绘了饮茶后身心俱畅的体验:“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蟲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翻译成白话,意思就是:日晒三竿的时候,卢仝还在酣睡,忽然军士叩门,说是孟谏议的书信到了。打开层层包裹,原来是价值不菲的月团茶。这茶之所以珍贵,因为它是皇家贡品,惊蛰春雨之前采自深山,又经过一番精致的烘焙和包装。皇帝亲自品尝后才赏赐给公卿大臣。卢仝一介布衣,获此馈赠,不免喜出望外。此诗,既说明了此茶功效非凡,又流露出受宠若惊的兴奋与喜悦。孟谏议蒙天子赏赐贡茶,自然地位显赫,他把如此珍贵的茶转赠卢仝,大概是作为二人交情醇厚的证明。卢仝以布衣身份,平交将相,亦可谓志得意满。这就是以茶为契机的交往。

中国人就是这样,将如此接地气的“茶事”,升华为别有一番天地的趣味。唐代诗僧皎然有首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试图写尽茶道的精神性:“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最后一句总结到:“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丹丘子是道家仙人,其“得道”的境界自然深刻领悟了茶道的精髓。这就是中国“茶道”的高妙之处。“洗胸中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正因如此,现在有更多的女性群体参与其中,享受茶之道、茶之美,享受“茶道”带给人的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丽的健康文化氛围。

由此,当“大健康”与“大美学”得以结合起来的时候,就可以让“健康美”的崭新观念得以出场:健康可以是美的,美的应该是健康的。这就指向了健康的审美化与审美的健康化。

愿以“生活美学”促进女性的综合健康,因为她们已把健康“美化”了!

猜你喜欢
茶道饮茶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体验茶道魅力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道人生
纯白美学
《茶道六百年》
“妆”饰美学
四季饮茶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