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宇,项良碧,刘欣伟,陶海兵,李大卫,刘松波,向杜磊
1.锦州医科大学北部战区总医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辽宁 沈阳 110016;2.北部战区总医院 骨科,辽宁 沈阳 110016
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是常见的足踝运动损伤的远期结局[1]。军事训练伤中,踝关节损伤发病率高达21.96%[2]。由于踝关节内侧韧带较外侧韧带坚韧,外踝比内踝更长等解剖因素繁多,扭伤时踝关节更易内翻,导致外侧韧带损伤,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损伤较为常见[1,3-4]。通常踝关节急性损伤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仍存在踝关节不稳症状,则可诊断为CAI[5]。针对CAI中ATFL损伤的手术治疗包括切开与关节镜[6]。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全关节镜下行Brostrom-Gould术逐渐成为主流方式。此类术式常采用专用缝合钩操作,工具价格昂贵,对医院的硬件设施要求严格,不利于在基层医院中开展。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将PDSⅡ联合20 ml注射器空针头改良带线技术应用于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Gould术,治疗18例因军事训练伤所致的CAI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因军事训练扭伤踝关节致CAI的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5~32岁,平均年龄(28.7±2.3)岁;患处左踝7例,右踝11例;病程1~6年,平均病程(3.6±1.9)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患侧踝仍存在ATFL止点处疼痛;(2)有因军事训练反复扭伤踝关节病史;(3)麻醉状态下前抽屉实验阳性(距骨位移>3 mm),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患侧踝关节内翻角度>对侧15°;(4)患侧踝关节MRI示ATFL缺失。排除标准:(1)不满足CAI诊断标准者;(2)X线影像及踝关节CT提示踝关节存在明显骨性结构异常者;(3)Beighton评分>4分提示全身多发韧带松弛者。
1.3 手术方法 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取仰卧位,略垫高患侧臀部,使患侧下肢内旋,便于术中操作。记号笔依次标记外踝、内踝、关节线、胫前肌腱、腓浅神经、ATFL及伸肌下支持带走行方向。见图1。术野常规消毒,抬高患侧下肢3~5 min将足踝部血液部分驱除,于大腿根部使用气囊止血带,脑科医用贴膜封闭术区皮肤。建立关节镜内侧入路,取关节线与胫前肌腱内侧交点软组织凹陷处,反复屈伸踝关节确认入路正确,于此处行关节腔穿刺。注射20 ml生理盐水扩张关节囊,10号尖刀做4 mm皮肤切口,背伸踝关节状态以直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直至关节囊。置入关节镜依次探查内外侧间室和胫距关节间隙,常规检查关节内软骨磨损、滑膜增生及骨赘增生情况。同样在关节镜直视下,以10 ml空针头定位前外侧入路,10号尖刀切开皮肤,直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直至打开关节囊,注意避让腓浅神经分支。经前外侧入路置入刨刀,清除增生滑膜使术野开阔。反复屈伸踝关节并置入探钩,观察是否存在关节软骨缺损及骨性撞击。评估软骨缺损程度,选择刨刀及离子刀清理损伤软骨,严重者可选行微骨折术。对存在撞击的骨赘以小型磨钻磨除后,再次屈伸踝关节,观察有无残余撞击。术野开阔后,关节镜从内侧观察ATFL腓骨端足印区(本研究患者均因长期反复扭伤踝关节致ATFL缺失,故通过识别前下胫腓韧带腓骨端来寻找正确足印区),于此足印区置入1枚3.5 mm双股U1trabraid缝线铆钉(施乐辉公司,美国)固定。将带有5-0 PDSⅡ(ETHICON公司,美国)的20 ml空针头经皮肤刺穿事先定位好的踝关节前方关节囊、伸肌下支持带等结构,与U1trabraid缝线会合,抓线钳自外侧入路同时抓取5-0 PDSⅡ以及一根U1trabraid缝线(以免两根线之间夹杂软组织),将5-0 PDSⅡ与U1trabraid缝线打结再将另一端5-0 PDSⅡ拉出,至此完成了一次过线操作。以同样方法将带线铆钉的双股U1trabraid缝线均实现过线操作见图2。最后在4根U1trabraid缝线两两之间做一小切口,于皮下抓取U1trabraid缝线,助手使踝关节呈现背伸90°、轻度外翻体位下,将4根缝线两两打结。关节镜下观察伸肌下支持带已被拉向ATFL腓骨端足印区,直视踝关节可见踝关节自然状态下呈中立位,关闭切口,无菌敷料覆盖。见图3、4。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消肿止痛药物,复查踝关节X线影像、3维CT及MRI。石膏托固定患足2周,使踝关节保持背伸90°、稍外翻位。次日患者术区疼痛稍有缓解后,鼓励患者主动屈伸足趾并注意锻炼股四头肌、臀肌群。40周岁以下患者2周后可拆除石膏,改用踝关节支具,开始逐渐负重行走。6周后,患者开始本体感觉恢复,运动能力恢复[7],术后嘱患者1、3、6、12个月及每年复查随访,记录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
1.4 评价标准 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协会足踝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患者术前、术后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18例患者均获得8~15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1.6±2.3)个月。术中发现,11例患者存在软骨损伤,Ⅱ~Ⅲ度软骨损伤为多见,8例合并前踝撞击,2例患者行距骨微骨折术。所有患者均行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Gould术,术后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等症状。18例患者均于术后2周佩戴护踝进行踝关节康复训练,13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恢复至伤前军事训练水平,未出现患者术后踝关节僵硬,至今未出现踝关节再次不稳者。患者术后AOFAS评分为(92.67±2.70)分,明显高于术前的(53.28±2.47)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VAS评分为(1.89±0.76)分,明显低于术前的(8.06±0.80)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踝关节扭伤是极为常见的运动系统损伤,急性踝关节扭伤后,有近20%的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后发展成CAI,以外踝不稳者为主,占96.5%[3-4]。CAI分为机械性踝关节不稳(mechanical ankle instability,MAI)和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MAI是指某原因致踝关节韧带及周围软组织松弛,引起踝关节在运动时活动度增大[8]。FAI是指踝关节不稳表现并不明显,但患者主观感受上认为踝关节失稳引起反复扭伤踝关节[9]。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主要由ATFL、距腓后韧带及跟腓韧带组成,ATFL是三束韧带中最短的一束,最为薄弱,在踝关节内翻时ATFL最易损伤[10]。因此,修复ATFL是临床治疗CAI的重中之重。
CAI的手术方式大体分为非解剖重建韧带修复和解剖重建。非解剖重建主要采取改良Evans手术、Watson-Jone、Chrisman-Snook术式等,此类术式均采用腓骨短肌腱转移修复方式恢复踝关节稳定性,早期治疗CAI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非解剖重建修复术后并发症较多,无法恢复踝关节正常解剖关系,术后踝关节僵硬[11]。近年来,解剖重建广泛应用于临床。Brostrom及其改良术式主要适用于ATFL断裂残端剩余长度足,可以进行叠瓦式编织的患者,其优势在于手术操作简便,不影响腓骨短肌腱,可以恢复正常的踝关节解剖结构[12]。但此术式康复周期长,手术创伤大,且关节镜下ATFL难以分离或没有好质量的韧带可以修复时,此术式很难进行。有学者在Brostrom术基础上仅将伸肌下支持带缝合到腓骨末端ATFL足印区,亦获得较好的踝关节稳定性,其中短期随访并未发现明显差异[13-14]。但大部分学者进行改良Brostrom-Gould术时所使用的过线工具均过于昂贵,大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此类工具,导致难以开展此术式。
本研究采用5-0 PDSⅡ及20 ml注射器空针头实现过线操作,对工具要求极低且熟练后过线速度极快,缩短手术时间,可以满足基层医院需求。本研究将5-0 PDSⅡ联合20 ml注射器空针头改良带线技术应用于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Gould术治疗CAI患者,疗效较好,患者术后AOF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增高,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笔者认为:(1)由于20 ml空针头比专用缝合钩短,找准适当的定位点极为重要。若定位点过低,可能难以刺穿伸肌下支持带或进入错误间隙;(2)该过线技术需要术者与助手默契配合,在助手不熟练的情况下有时空针头与抓线钳难以会合,将增加手术时间;(3)手术操作过程中,将患侧下肢轻度内旋20°有利于扩大术野,降低术中损伤ATFL附近神经、血管的风险。
综上所述,PDSⅡ联合20 ml注射器空针头改良带线技术应用于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Gould术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利于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