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立法,以刚性制度约束制止餐饮浪费

2020-09-23 07:57
国企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浪费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时,这样指出。他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每人每餐,浪費率为11.7%。2013年至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如此巨大的食物浪费,令人痛心。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开展“光盘行动”到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提出要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推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等,“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客观来说,一些地方餐饮浪费行为仍然存在,部分领域浪费现象禁而难绝。尤其是在饭店、企事业机关和学校食堂等重灾区,米饭整碗倒掉、菜肴只动了几口,类似场景天天上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对食物的敬畏,但为何食物浪费现象屡禁不止?中央三令五申、各级也都出台文件,但为何落实起来仍困难重重?原因是多样的。现实中,一些人出于虚荣心、爱面子、讲排场,婚宴接待、商务宴请时“只有剩下很多饭菜,才能显出主人的热情,否则就会让宾客感觉不真诚”。有的人缺乏节约意识和科学膳食观念,对粮食浪费行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理所应当。除此之外,缺乏约束性措施和惩戒机制,也造成了管理缺位,监管者只能口头上倡导,对浪费行为无法进行及时、有效地制止。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粮食浪费的危害性、在行动上采取更有力举措、在落实上下大力气。既要以立法建立刚性约束、督促习惯于浪费食物者改正,更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以崇德守规使人们回归餐桌理性和文明。

不久前,联合国发表《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警全世界将迎来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性蝗灾的影响,今年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我们都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你所做即你所是》

作者:本·霍洛维茨

本书提出领导者塑造文化的方式如:保留固有文化优势、为了成功,注重着装、引入外部人才、做决策时要分清主次、文化会改变人、将文化规则付诸实践、文化具有普适性、使文化成为武器、随时改变自己、增进联系等,依靠自身经验和专业视角,让文化落地不再依靠制度而是自觉执行。

《团队黏性》

作者:马克·埃夫隆;里亚姆·奥尔特

本书内容基于广泛研究,作者提炼了为雅芳、美国银行和飞利浦等公司提供咨询的经验,旨在以简单易行的方式挖掘人才的深度,提升人才的质量。帮助管理者:快速识别高潜力人才;快速增加关键角色的替补队员;生成360反馈机制,限度地加速变革;显着减少培养人才的时间和流程。

《反脆弱》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现代知识论的追求本身就非常可疑,现代试图预知未来,确定一切情况,然后建立坚不可摧的秩序或系统,以便应对一切挑战,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须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定地应对不确定性,也就是像生命而不是像机器那样去生存。

电台

英国广播公司8月11日

中国数字货币吸引全球目光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大国有银行已在深圳等主要城市测试数字货币。接受测试的数字货币是由中国央行牵头研发的数字人民币,它暂时被定名为DC/EP(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目前,部分国有银行的员工已开始将其用于转账、缴费等场景。

通讯社

路透社8月7日

美元贬值助中国外储“四连升”

中国7月外汇储备环比增加420.6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94元——本网注),创六年半来最大单月增幅,并实现四连升。分析人士认为,7月美元大跌超4%,估值效应助推外储规模大幅上升;而未来一段时间美元指数料保持弱势,随着跨境资金继续流入,外储有望稳中有升。

彭博社8月10日

5G助力中国培育“未来工厂”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5G商用将在今后5年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创造800万个就业岗位和6%的国内生产总值。未来两年,中国希望全国大型工业园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相关企业就能展示它们是如何使用5G技术的了。

网站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8月10日

中国芯片产业站上发展新风口

在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加剧之际,中国公布了一系列政策来帮助提振国内半导体行业。大部分激励措施的焦点是减税。例如,经营期在15年以上、生产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的制造商将被免征长达10年的企业所得税。对于芯片制造商来说,优惠期自获利年度起计算。

报纸

英国《泰晤士报》8月10日

7月PPI同比降幅收窄 中国经济活动恢复正常

中国国家统计局8月10日发布消息,7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中国PPI7月同比降幅收窄,这一迹象表明,经济活动正接近新冠病毒大流行前的水平。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经济重启,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正在复苏。

西班牙《世界报》8月7日

中国是唯一在疫情中实现增长的大国

中国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与第一季度相比增长11.5%,这些数据打破了所有声称中国将开启历史性衰退的悲观预测。与其他受疫情打击的大国相比,中国显示出明确的复苏趋势。与此同时,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在不断升级。虽然中国第一季度经济30年来首次萎缩,但中央政府继续扩大预算赤字,并针对因新冠疫情初期国家陷入瘫痪而受到严重影响的企业发行3.7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600亿欧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宏观经济

全球贸易“蛋糕”变小中国份额稳中有升

中国外贸6月迎来进出口增速双双“转正”,7月保持进出口“双正”增长。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贸易持续受挫。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今年二季度全球贸易同比下滑幅度可能达到历史性的18.5%左右。

商务部:研究出台更多稳外贸稳外资政策

在8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吹风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外贸外资企业迎难而上、创新发展、顽强拼搏,展示了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他同时指出,下半年将加紧推进各项支持举措落地,并研究出台更多新的政策措施,切实增强外贸外资企业获得感,坚决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国家统计局:7月份国民经济继续稳定恢复

国家统计局8月14日公布多项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产供给继续复苏,市场需求逐渐回暖,就业物价总体平稳,新动能成长壮大,市场信心趋于增强,国民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数据显示:九成小规模纳税人免增值税

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多项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大力实施减税等措施,企业税负普遍降低、活力增强。上半年,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同比下降0.65元,约92%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减税降费政策有序有力落地,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业积极性,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7月多项金融数据环比回落

央行8月11日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同比少增631億元,也低于6月的1.81万亿元;初步统计,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068亿元,但低于6月的3.43万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

个人房贷将批量转换为LPR

记者近日从中国工商银行了解到,为简化借款人操作,参照银行业普遍做法,自8月25日起,工行将对符合转换条件但尚未办理转换的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定价基准批量转换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IMF:全球经常账户失衡规模继续收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月4日表示,2019年全球经常账户失衡规模比前一年略有下降,受新冠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全球失衡规模将继续收窄。IMF当天发布《2020外部风险报告》说,2019年全球经常账户差额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比前一年下降0.2个百分点至2.9%。

财政部:2.5亿纳税人去年人均减税1842元

8月10日,财政部公开2019年全国财政决算,数据显示,2019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数为89800亿元,决算数为89309.47亿元,为预算数的99.5%,比上年增长4.5%。结合此前财政部的《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改革举措和优化税率结构翘尾因素,合计减税4604亿元,使2.5亿纳税人直接受益,人均减税约1842元。

地方国资

江苏:国资系统消费扶贫专项活动展示会开幕

近日,为期两天的江苏省国资系统消费扶贫专项活动展示会在江苏省会议中心正式开幕,来自江苏对口帮扶支援地区和省内重点帮扶县的500多种特色农副产品集中展销。为了满足市民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所有的参展商品均凸显了浓郁的地域特质和上乘的品质保障,不仅由各地行政部门精选声誉较好,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集中参展,而且价格也在保障帮扶地区收益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广东:持续加大力度做好省属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工作

8月12日,广东省国资委联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广州举办“2020届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国有企业专场洽谈会”,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就业。广东省属企业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由于场地限制和疫情防控需要,当天共邀请58家企业到场,提供招聘岗位1273个。

河南:助力省管企业巩固回升态势积蓄发展后劲

近期,河南省国资委聚焦“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全面开展省管企业“决战三季度、全面保态势”行动,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全力以赴推动省管企业平稳运行,加速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国资要闻

郝鹏赴甘肃调研

8月7日至10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赴甘肃调研国资国企发展改革监管和党的建设工作情况。郝鹏与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就加强央地合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共同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支持推动中央企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交换了意见。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厅局负责同志参加上述活动。

袁野赴中国诚通调研

2020年8月7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赴中国诚通调研,听取了中国诚通党委关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工作的汇报。袁野指出,中国诚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集团的重要批示精神,运营公司试点以来,在基金投资、资产管理、股权运作等方面不断改革探索,为国资国企改革、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企动态

云南交投集团全力推进保泸高速老营特长隧道建设

近日,保泸高速公路老营隧道施工现场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景,机械轰鸣、弧光闪烁、焊花飞溅……运渣车、混凝土罐车来回穿梭,近千名工人正持续精准发力,以万众一心的合力决战决胜,以精心绣花的功夫奋力攻坚,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全力冲刺,全力推进保泸高速老营特长隧道建设。

浙江天然气又添第八大气源

8月6日,浙江省级天然气管网宁波镇海动力中心站运行人员缓缓开启进站阀门,来自舟山LNG接收站的天然气经过81公里的甬舟海底管道汇入省级天然气管网。此次作业标志着浙江省网引进“第八大气源”。

南沙港铁路跨西江斜拉桥顺利合龙

8月12日,由中国铁建所属铁四院设计、中铁十一局承建的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重点工程——南沙港铁路跨西江斜拉桥顺利合龙。该全长1117.5米,属钢箱混合双主梁结构,主跨跨径600米,设两座H型桥塔,塔高分别为208米和200米,共有96对斜拉索,是目前世界上双线货运铁路建设史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

一线报道

呼和浩特输油气分公司:开展外电线路故障失电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7月31日,呼和浩特分公司组织开展外电线路故障失电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模拟由于雷击造成土默特右旗输油站外电线路全部失电,以现场抢修、电缆头重新制作为主要内容。上午10:00,演练开始。现场警戒、无人机巡线、电缆验电、母线接地、方案制定、安全确认、电缆头重做、线路送电,整个抢修过程处理得当,有条不紊。抢修现场井然有序,现场指挥区、演练作业区、人员观摩区、车辆停放区等区域标识明确。11:30分,土默特右旗输油站外电线路恢复供电,此次演练圆满完成。

文/图 刘猛 朱建华

长庆油田采气五厂:年天然气产量突破30亿立方米

今年以来,长庆油田采气五厂克服疫情和低油价双重影响,紧盯全年天然气产能建设目标,按照“全面提速、整体推进、高效运行”的原则,形成“工厂化钻井、拉链式压裂,整井组投产”的运行模式,提高生产组织效率。同时,扎实开展“战严冬 转观念 勇担当 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落实天然气生产进度,全员开展提质增效活动,不断推动该厂天然气生产高效运行。截至8月17日,该厂年产量31.33亿立方米。

中央企业

田湾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8月8日,中核集团田湾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标志着田湾核电5号机组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为后续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随着田湾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田湾核电基地具备发电能力的机组已达五台,同时田湾核电5号机组也成为中核集团乃至国内核电建设领域今年首台实现并网发电的核电机组。

航天科工突破星间高速激光通信关键技术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基于虹云工程星间高速通信需求,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的高性能星间激光通信终端,通过对高指向性激光的控制、收发和调制,可以在高速运动的卫星平台上实现激光通信链路的建立和保持,进而实现远距离星间高速通信。8月初,經实验室动态和静态等多项性能测试,各项指标满足方案设计要求。

中国大唐:深化改革引活水

2020年以来,中国大唐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安全、绿色、智慧、价值共享、持续成长的一流特征,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内涵,持续深化国际业务、物资、燃料、新能源等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科研、金融、物业、运营、风险防控等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紧盯“两利三率”,聚焦“两个抓好”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含氟电子气体实现国产化

由中国化工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子项目“高纯四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研发与中试”日前通过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组的测试与评审,标志着我国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行业所需高纯度含氟电子气体实现国产化。目前,黎明院高纯四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的年产能可达2000吨,可完全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中智集团:全力解决残障人士就业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特殊群体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中智外企服务分公司与大兴区、门头沟区、平谷区、朝阳区劲松残联分别签订残障人士充分就业合作协议,此项合作对促进残障人士就业、困难残障人士帮扶、残障人士群体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1月至7月期间,“中智拉手计划”通过多种举措,成功帮助400余名残障人士走上就业岗位。

国际合作

东方电气承建的印尼卡尔滕火电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当地时间8月4日21时35分,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印度尼西亚卡尔滕火电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目前,机组运行平稳,各项参数良好。1号机组的顺利并网,极大地鼓舞了现场士气,为后续机组整套启动、带负荷试运及商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卡尔滕项目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境外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筑牢海外疫情防控战线,并在确保现场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项目生产稳步、有序推进。

7月初,东方电气第一批支援的逆行者抵达现场,给试运工作带来了攻坚力量,帮助项目部克服疫情带来的巨大考验。项目部联合各参建单位每天加班加点推动进度,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最终拿下1号机组成功并网这一关键性战役。

中老昆万铁路多吉隧道贯通

8月11日上午,由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六局等单位参建的中(国)老(挝)昆(明)万(象)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多吉隧道顺利贯通。这是国内段93座隧道中贯通的第75座,也是全线贯通的第6座万米长隧。至此,中老铁路国内段隧道工程已完成95%以上,为明年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浪费
亮剑食品浪费
于锦豪: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
文明用餐,拒绝浪费
怕浪费婆婆
爱虚张声势的水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心灵休憩
THE MULE IN THE WELL
爆笑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