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依于文情

2020-09-23 08:05王青青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8期

王青青

【摘 要】 主问题驱动,板块推进,抓住细节体文悟情的课堂结构,也是与宗璞“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的写作风格较吻合的,这样文情和学情就得到了统一。

【关键词】 基于学情;依于文情;学为主体;板块推进

《丁香结》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前一段时间,我听了几位同事在同课异构的活动中执教这一课,但听后,我总的感受是,很少有学生真正透彻地走进文本,深得作者宗璞语言及思想的精髓,至少有以下几点,笔者持不同意见。

第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笔者大致统计了一下,有20多处遣词造句,语言表达贴切优美,值得学生品味,但学生似乎只提到了一半的语言点,文本的价值因此也就打了个折扣。

第二,对于这篇课文的主要观点,即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一主旨,似乎没多少学生深刻又自然地体会到,我觉得这是对文本的重要思想价值的忽略。就连一位名教师在处理课文的后半部分时也是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重点写“斗室”外的丁香花,并且联系宗璞三十多年来的酸甜苦辣,体会花对人的影响,对此,笔者稍有不同的想法。虽然很多写景物的文章都是重点表达景色物体影响了人,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的樟树拒虫的品质对宋庆龄的影响;《早》中的梅花的高洁对鲁迅先生的影响,但这篇文章恰巧相反,它是因为作者的胸怀和立世态度不同,所以对景物的看法也不同于常人,是人影响了景。所以,如果课堂内容重点体会花对人的影响是稍有偏颇的。

第三,其中两位教师让学生都在作者引用的两句古诗“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上纠结,占用了很长时间,实际上,冷静分析,作者引用这两句诗只是为了证明在很多诗人眼中,丁香花是忧愁的代表,是心结的象征,是为了把众人和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做比较,客观地讲是一种稍显负面的内容,笔者认为不宜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在此纠结过多的时间。

一、教材分析

1.结构清晰、一脉相承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厘清这篇文章的行文脉络,它是作者表达情感主题的路径和方法。《丁香结》这篇课文的行文思路一目了然,一到四小节写的是丁香花,偏重于写景,五到六小节则是作者由丁香结引发的思考,偏重于抒情和说理,文章的思路板块清晰,同时文中多处前文为后文做铺垫,尤其是在文章主旨的表达上,更能體现出行文的一脉相承。

2.用词准确、可赏度高

《丁香结》中很多语言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特色,特别是课文的一到四小节,“茂盛、数十颗,不显得单薄”这些词语写出了丁香花的生命力旺盛;“雪白、半数银妆、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檐前积雪、银白、参差的绿”等词语描绘出了丁香花的色彩美等等。这些词语语言明丽,读起来给人一种极度舒适的美感,无论是从文本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写作的角度,都是学生较为喜欢的、可鉴性很强的文字。

3.借景抒情、主题含蓄

细细品味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情深意长,作者所处的年代很特殊,所以虽没有刀光剑影,却有深深的精神创痕,作者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历史的态度,都在娓娓道来中缓缓流淌,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一小节的最后一句,明眼人一看这句话,就知这是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的文字。

二、学情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笔者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能通过自主学习就能学会的和需要教师帮助才能学会的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1.能通过自主学习学会的

在整个五年级的阶段,围绕着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已经展开了诸多训练,学生也已经具备并且也必须具备以上的这些能力了。所以对于一到四小节中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味等这些细节,大多数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2.需要教师帮助才能学会的

如对于文中写颜色的句子“白的朦胧,紫的潇洒”这一句理解稍有难度,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支架,引导学生比较平时都是用白花花、白茫茫等词语来描写颜色,这里用感觉来写颜色,这感觉真是独到啊。

三、教学建议

一节优秀的语文课,除了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活动,还要看教学内容是否聚焦。所以,笔者决定将这节课分成以下几个板块进行推进。

板块一。设计主问题:默读一到四小节,想一想哪些词语和句子吸引了你,你从中体会到了丁香花的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说议思,教师在难点处搭建支架,完成对丁香花的全面感知,同时也为下文体会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做铺垫。

板块二。设计主问题:默读16小节,联系前文思考:李商隐、李璟是怎么看待丁香结的?作者宗璞是怎么看待人生中的“结”的?由此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读书交流,形成思维力。

采用这种基于学情、依于文情的教学设计,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较为充分,也轻松自在,而到了课文的后半部分联系全文思考文本主题时,学生的思考力陡然又上了一个台阶,课堂氛围进入了一个小高潮,这种有缓有驰、开合有度的课堂节奏与宗璞的“流畅而有余韵,情深意长”的行文风格也是较吻合的,同时,主问题驱动,板块推进,抓住细节体文悟情的课堂结构,也是与宗璞“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的写作风格较吻合的,这样文情和学情就得到了统一。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