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伦峰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信息,这些信息所呈现的价值观往往也是开放多元,甚至是冲突的,这就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诸多困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倡导的价值引领和实践导行的理念落到实处,必须要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落实课程教学目标、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养成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要做到氛围民主化、设计生活化、评价激励化,让学生乐于思辨。创设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辨重点、热点、前沿问题,让学生善于思辨,重点开展以主题辩论为内容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持续思辨,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价值观;思辨;兴趣;问题;实践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
学生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的能力。具体而言是指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独立思考,统筹已有知识储备;运用质疑甄别、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对某种现象和问题做出推理、辨别、判断、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培养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1.落实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把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质疑、思考、分析、推理、分辨,来判断是非、美丑、善恶,来反思、修正、指导自己的行为。如果在认识上缺乏思辨能力,在思想上学生就有可能是非不分、责任心不强、行动上没有担当,这就偏离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追求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名澳大利亚籍华人返京后不按规定居家隔离,后被依法要求限期离境。据此,有学生认为“防疫期间的居家隔离,不是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针对这一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运用所学知识从自由与规则、自由与法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入手,全面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剥茧抽丝,通过批判性的思辨从而澄清思想上的认识。认识是行为的先导,这不仅解决了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更为今后学生担当尽责奠定了思想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公民责任目标的达成。
2.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便利。同时,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真假难辨,一些有毒有害的信息更是在网络上泛滥成灾。由于未成年人自身特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和侵害。例如,疫情期间,“新冠病毒人造论”“新冠病毒源于武汉实验室”等病毒起源的猜测在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如果学生不具备审慎、批判的态度,在思辨中对网络信息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仅仅会迷失在泛滥的信息之中,还有可能因为传播网络谣言触犯法律。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法治意识,真正做到慎思、明辨、笃行,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3.養成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家要稳定、要和谐、要发展,它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有的价值观甚至相互之间还是矛盾、冲突的。这就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诸多困惑。例如,在讲授师生交往这一课时,设置了这样一个话题:“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不尊重,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学风格不喜欢,被老师批评或和老师发生过矛盾冲突等。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能照搬教材知识或者以权威来强迫学生尊重老师,而是要通过对话题层层剖析,帮助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善于做出选择,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把“友善”这一价值理念落到实处。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观养成的需要。
三、培养思辨能力的策略
1.激发思辨兴趣,乐于思辨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发生的源动力。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思辨的眼光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才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思辨,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教学氛围民主化
营造民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做学生的“贴心人”,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其次,要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设计多角度、多层次问题,因材施教,活跃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合作互动,碰撞思维的火花,展现思辨的魅力。做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乐在其中。
(2)教学设计生活化
能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魅力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其自身的行为,在教学设计中选择一些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事件,案例等,来激发学习的欲望,进而产生思辨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爱在家人间”这一内容时,就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活动①:七言八舌,谈谈你眼中的爸爸妈妈,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爸爸是家里气氛担当,在家的时候家里欢声笑语;有的学生说妈妈是勤劳的,做家务、照顾自己,有时候妈妈又是暴躁的,看到自己成绩不理想会打骂她。活动②:设身处地,角色互换,谈谈父母眼中的你。学生模仿父母,回答惟妙惟肖,在笑声中更有反思。活动③:群策群力,情景剧表演,“和父母有冲突之后”,如何化解矛盾冲突?这些教学设计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开放性,学生学习兴趣高涨,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在活动中学生讨论分析找原因,在合作、互助中寻良方,对症下药,提出沟通、表达的策略,锻炼了思维。通过独立思考,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人、自己,审视亲情之爱,不仅思辨能力也得以提升,而且还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本领,
(3)教学评价激励化
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了离不开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教师的肯定、赞扬,激励,能够让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活跃,产生思辨的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但是激励学生不是无原则地讨好,而是要对学生在思考分析问题中,所体现出来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例如,在活动情景剧表演中,学生对和父母冲突的原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做了辩证分析,特别是从自身角度做了深刻剖析。对学生这种“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自省精神、自我批判精神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思辨思维带来的满足感,达到“不用扬鞭蹄自奋”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教师要及时点评。需要完善的成果,教师要给出合理建议,对行之有效的成果更要不吝赞扬。例如,有的学生认为,因学习引发的冲突,只要端正学习态度,就可以避免,倡议大家努力学习,学习使妈妈快乐,妈妈快乐全家快乐。教师要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同学们的回答让我对学习重要性又有新的认识,能这样做是出于对爸爸妈妈的爱,有爱就有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你们都是高情商的好孩子”。通过这种激励的正面评价,学生既体验学习的快乐,又培养了思辨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善于思辨
在教学中,情境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学习环境。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情境是学生认知、学习的桥梁,对于思辨能力培养而言,情境的作用更加突出,因为思维活动和行为抉择总是在一定情境下做出的。“学贵有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考的先导,没有问题,就难以激发思维的动力和学习欲望,思维也将停留在碎片化和浅层化。问题是情境的“牛鼻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做到乐于思辨、善于思辨,培养思辨能力。
(1)立足教材,思辨重点问题
问题是思辨的源动力,更是连接情境和教材知识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在教学中要立足于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具有思辨价值的知识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这一课时,权利和義务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重点,同时也具有思辨性。据此,设置“中小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这一情境,提出以下问题。问题①:你认为能带手机到校园的理由是什么?问题②:你认为不能把手机带到校园的理由是什么?问题③:你认为禁止学生带手机到校园利弊有哪些?问题④:你会违反禁令把手机带到校园吗?问题⑤:如何制定规则让带手机禁令更有效、合理?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生活经验从权力和义务的关系、规则和自由的关系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多元对话中,学生辩证的认识到自己的哪些观点是合理的、正确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哪些是错误的,需要明确反对的。探究出让手机禁令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科学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该问题情境的探究分析,学生不仅达成了教学目标,培养了思辨能力,而且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水涨船高”.
(2)联系时政,思辨热点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自身事”还要关注“国事”。但由于受到阅历、身心发展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的大政方针有时兴趣不大,关注度不够。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对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要进行适度加工、提炼、深化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并针对学生道德判断的模糊点,设置一些两难性问题,在价值冲突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时,创设以下情境:一天,来自苏州援助武汉医疗队的陈医生,正在武汉某医院抢救一个生命垂危年轻病人,这时他遇到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病房里又有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需要抢救,但病房里只有他一个医生,病房里病人这时还在不断增加,这时他又收到妻子的短信,家里出了变故,让她立即返回苏州。据此,设置以下问题①:年轻人和老人只能救一个,你如何选择?问题②:假设老人是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你如何选择?问题③:假如年轻人的家人承诺巨额回报,你如何选择?问题④:返回苏州和继续救人你如何选择?该情境的创设要求学生辩证地看待价值冲突的双方,合理分析,在取舍中形成了全面、深刻、有逻辑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因学生价值判断标准不一,答案更是五花八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价值观选择,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价值判断;运用遵守规则、集体与个人、平等与公平正义、树立法治观念等知识来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的标准;进行价值思辨;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探究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明确,“具体的观点可以多样化,但价值取向必须是正确的,否则就会背离这门课程的性质”。可见,对热点问题进行思辨,既有利形成正确价值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法治视野,思辨前瞻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合法权益”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通过情境的创设,思辨法律前瞻问题,提升思维的广深、深度和高度,使学生真正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桿卫者”。例如,讲授九上“建设法治中国”这一课时创设了以下情景:为解决创业失败,终身背债的困境,防止债务追索中恶性案件发生,实现债权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深圳《个人破产条例》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提出“欠债还钱是不是天经地义”这一话题,并设置以下问题。问题①: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理由是什么?问题②:欠债不还的理由是什么?问题③:如何才能欠债不还?问题④:欠债不还的利与弊各是什么?问题⑤:如何制定规则避免恶意逃债?如何制定《个人破产条例》,是一个法律前瞻问题,它的制定和颁布会让国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但是“欠债可以不还”这种观点往往与学生平时的价值观和已知的法律常识相背离。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在质疑和思辨中,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运用道德、法律、改革、创新等知识就上述问题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氛围生机盎然。但这一问题情境又极具挑战性,当学生思辨遇到瓶颈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搭建思辨的‘脚手架,激活学生脑中的思辨‘因子,帮助学生澄清思路,填补漏洞,登高望远,收到四两拨千斤、一通百通的效果”。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的思辨能力达了新高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行使建议权,对已经形成的合理建议,整理成文,通过网络邮箱寄给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对前瞻问题的思辨,学生法治精神得以明晰,创新思维的素养得以落地,达到了“多赢”效果。
3.精选实践活动,持续思辨
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要坚持“知行合一”原则,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因此,教师可以依据教学进度、课程内容安排、学情以及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辨析题目练习、主题辩论赛、社会调查、法院旁听、社区走访等,引导学生持续思辨,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主题辩论赛是比较好的活动形式。
主题辩论赛是“以课本所学知识或者近期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基础,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点为素材进行辩论。”为了取得最佳思辨效果,赛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师生共同制定辩论主题,民主制定辩论赛程序,选手搜集、筛选信息资料做好赛前准备。随着信息技術的飞速发展,线上教育似乎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特别是疫情期间更是如火如荼,但是如何看待对线上教育,人们褒贬不一。在此背景下,学校进行了一场主题为:“线上教育利大于弊VS线上教育弊大于利”辩论赛。辩论过程中,正方强调“着眼未来的教育,才有教育未来,而线上教育可以认为是未来的教育大趋势,以此加强自身观点的深度。”反方也不甘示弱,各地数据,言之凿凿,论辩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嘉宾老师在点评中,不仅对双方的优缺点做了分析,更对双方所表现出彬彬有礼大加赞赏。不论是对辩手,还是对听众而言,辩论的意义在于以辨明理、以论促学、凡事存疑、思而胜之。最终培养了科学精神,成就了自我。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乐辨、善辨,在实践活动中持续思辨,把实践导行和价值引领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2).
[2]顾润生.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学建议[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8(6).
[3]秦晶晶.思辨性教学:守望课堂的科学精神[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
[4]张志红.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2).
[5]赵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27.
(责任编辑:姜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