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痴女王
《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夏天火了,听说《披荆斩棘的哥哥》也要上。抛开流量需求,很多耳熟能详的男明星未必合适,而许多正在披荆斩棘的演员,我们或许叫不出他的名字。香港最近有个真人秀《中佬唔易做》,可以算是《披荆斩棘的哥哥》的现实版了。
节目组请来六位失业很久的“中佬”男演员,他们是TVB黄金时代里的配角,纷纷陷入“失业”危机,大半年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六十一岁的艾威演过《鹿鼎记》里的多隆;四十七岁的敖嘉年演过《封神榜》中的木咤;五十一岁的张松枝以前是香港的“MV天王”(老演男主角);古明华、袁富华等更是演技甚好的“黄金绿叶”。
失業老戏骨聚在了一起,开始了他们的“转型”尝试:开网约车、做超市销售、到加油站当实习生……日晒雨淋,从低层做起,用一句香港俗语形容,就是“马死落地行”(指没有了依靠,就只能“顶硬”往前走)。
有网友说,艺人怎么可能落魄到去打杂?真的有,还不少。在《鹿鼎记》中饰演“胖头陀”的车保罗,在TVB工作了二十年,最后只得到一份一年底薪只有2000块的合约,为了生存只能在医院打杂;在《法证先锋》《冲上云霄》中演律师、医生的高俊文,转行去商场当保安;前偶像组合BOY'Z成员张致恒,因为劈腿五个女朋友被曝光,致使演艺事业全毁,去了自助餐厅当服务员……
生活困境面前,“中佬”只能拉下面子。
《中佬唔易做》里我印象比较深的有演员麦包,因为他做过儿童节目,广东那边的孩子对他感情很深。麦包被安排去送货,每单赚不到一百港元,扣除油费每个月工资不到两万港元,和刚出来的毕业生差不多。但他认真地完成每一次送货,去超市跑腿,接单后发现写的全是英文,他一边用翻译器,一边对着镜头感慨小时候没好好读英语;他去送蛋糕,担心蛋糕会烂,小心翼翼地放在副驾下方;遇到心情不好的年轻人,麦包反倒开解对方“只要你肯做,这世界是不会饿死人的”。
还有一位我很喜欢的“中佬”袁富华,拿过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今年56岁,入行32年,被很多年轻后生尊称为“袁sir”。这位影视圈前辈也失业了,于是被安排去茶餐厅做“杂工”,第一天跑堂,台号、菜单记不住,他要比别人多跑几趟;第二天去厨房,像学徒一样给大厨打下手,炸薯条、灌烧鹅;洗碗洗得腰疼,转而做“外卖仔”,还遇到脾气不太好的客人嫌弃他送餐慢……每天站10小时,几乎没有坐下来的时间,但是袁富华却说,他觉得很自豪,因为“靠自己双手赚钱的感觉太好了”。
尽管这只是一个真人秀,可是在他们身上,我还是感受到了一种励志的力量。人到中年,大多数会面临事业停滞不前甚至走下坡路的困境,像《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姐姐们那样,再次站上发光舞台的人还是少数。“中佬”们的选择是:先认命,坦然面对生活,先熬下去再说。如果没有戏拍,就出卖劳动力,只要能养家糊口,地位是否光鲜,那不重要。和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比起来,现在人到中年的“能屈能伸”,何尝不是一种被生活捶打出来的智慧?
所以,我真的很喜欢这群“中佬”的心态,让人想起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一句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因为不是非要成为镜头的中心,才有资格乘风破浪。只要为了生活拼尽全力,也是在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