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与天下:中国人的天地观

2020-09-23 07:50胡阿祥
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四海习语名称

胡阿祥

中国人的天地观,建立在对天地的形状和相互关系的讨论上。以盖天说和浑天说为基础,产生了一批祖国的古老名称。这些名称体现出古人对天地的理解,比如大地“载水而浮”,于是有了“四海”“海内”的说法;“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于是有了“天下”一词。天笼盖着地,天的下面就是天下、就是大地,大地既是浮在水面上的,又为大海所包围,所以“四海”“海内” 的范围就是大地,大地在天地之间的具体位置就是“天下”,换言之,“四海”“海内”“天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尚书·大禹谟》中“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汉书·地理志》中“秦遂并兼四海……分天下为郡县”,《汉书·董仲舒传》中“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服”:可见“四海”“海内”“天下”都是可以互换的名称。而“四海”和“天下”,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指代范围。

先说“四海”和“海内”。《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话是说:只要君子做事认真而无差错,对人恭敬而有礼貌,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是兄弟了,何必忧愁没有兄弟呢?而直到今天,“四海之内皆兄弟”还是中国人张口就来的习语,形象地显示了我中华民族的豪迈性情。那么,“四海之内”也就是“四海”“海内”的说法从何而来呢?

从文献记载看,“四海”一词最早出现于商朝遗民所作《诗经·商颂·玄鸟》的“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这话的意思是:商朝开创的疆域,达到了四海边,四海的诸侯都来朝觐。我们知道,东方的商人本来就是滨海而居的,习见东方海陆相连;同时,商人又已经有了四方的观念,比如甲骨文中称:“东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这是占卜预测东土、南土、西土、北土的年谷成熟。而由此进行推演,在地理知识还比较落后的时代,人们认为如果大地的东方边际是大海,那么另外的西、南、北三方,自然也是以茫茫大海作为边际的;既然大地的四周都是大海,那么“四海”或者“海内”就可以用来指称中国了。起初,“四海”只是一个空泛的名称,就是指中國四周的海疆。渐渐地,人们受“因名求实”的习惯性思维驱使,便把“四海”具体化了。于是四海也有了确切的名称,即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只是这东、南、西、北“四海” 的具体所指,随着政治疆域的扩展、地理视野的放大,在不同的时代也是不一样的。

历史发展到了近现代,“四海”这个系列的名称,在某些场合似乎有了新的含义,比如习语“放之四海而皆准”、毛泽东的诗“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两例的“四海”,一般理解为“全世界”的意思。不过,如果你以为这是“四海”概念指称范围的扩大,那就错了,因为追根溯源,“四海”以及“海内” 指的是人迹所到的地方,指的是“全世界”,指的是“天下”。

而“天下”一词,首先见于西周《尚书·召诰》中的“用于天下,越王显”,意思是说在天下施行此道,君王的功德就会显扬光大。《召诰》的“天下”其实不大,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四方。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华夏民族意识的逐渐明朗,中国人的天下观也逐渐成熟起来,终于形成了由方位、层次和夷夏交织而成的新的天下。这样的天下,无疑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它可以是华夏与蛮夷戎狄组成的四海之内,也可以是“日月所照,风雨所至”(《史 记·五帝本纪》)的普天之下。这样的天下观,又深刻影响了从此以后中国传统帝制时代的历史。比如中国古代认为,人间的帝王是受天父之命而拥有天下、统治万民的,所以都自称天子,只是对于一位真正的天子来说,如何“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内抚诸夏,外绥百蛮”(班固《东都赋》),使四夷都“沐浴”在天朝的恩泽之下,合天下为一家,就成了一项永恒的挑战。

猜你喜欢
四海习语名称
月圆今宵
“最美奋斗者”——陈景润
李荣
遥寄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