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慧,刘小娟,魏周全,禄冈强,庄 汉
(甘肃省定西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定西743000)
党参属桔梗科植物[1],在定西市各县(区)均有种植,是定西市药农收入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部分地区连作重茬加重等原因,党参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根腐病是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2]。党参根腐病危害党参根系及地上茎,使党参维管束变色,地上茎叶萎蔫枯死,后地下根系腐烂,严重影响党参产量。本试验选用不同药剂进行处理,旨在筛选出对党参根腐病主要致病菌抑制效果理想的防治药剂。
试验设在临洮县康家集乡黄家鼎村山旱梯田地里,属半湿润气候类型,海拔1 850 m,年均温6℃,年平均降雨量为450 mm,试验地坡度5°,肥力中等,土壤为红壤土。
供试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5%香芹酚水剂(兰州世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0 g/L嘧菌酯悬浮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18%噻灵·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4个处理,即处理1:70%甲基硫菌灵720 g/hm2;处理2:5%香芹酚水剂300倍液;处理3:250 g/L嘧菌酯750 ml/hm2;处理4:30%噻虫嗪3 000 ml/hm2+18%噻灵·咯·精甲1 500 ml/hm2进行移栽时沟施处理;处理5:不施药剂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28 m2(4 m×7 m),行距25 cm,株距6 cm。移栽时选择生长一致的党参苗,于2019年4月1日移栽,栽植67.5万株/hm2左右,其他各项管理同大田。收获时测定产量及有关生物性状。
于党参收获时进行测产,每小区选3个点,测定党参产量,记录株数、根长(从党参根部最末端到最顶端的长度)。
试验数据统计采用Excel 2010版进行,试验对比采用DSP数据统计软件的LSD法进行显著性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党参根腐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说明各药剂对党参根腐病均有防效,对照平均发病率为39.22%,与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18%噻灵·咯·精甲+30%噻虫嗪处理发病率最低,为18.44%,防效为52.98%,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70%甲基硫菌灵处理平均发病率21.7%,防效为44.67%,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250 g/L嘧菌酯处理平均发病率27.02%,防效为31.1%,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5%香芹酚水剂处理平均发病率30.25%,防效为22.87%,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小区产量较对照均有增加,说明各药剂处理对党参均有增产的作用,其中18%噻灵·咯·精甲+30%噻虫嗪处理产量最高,折合产量4 661.25 kg/hm2,增产率为16.4%,与70%甲基硫菌灵处理间差异性不显著,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70%甲基硫菌灵处理折合产量4 526.85 kg/hm2,增产率为13.04%,与250 g/L嘧菌酯处理间在5%显著水平差异显著,在1%极显著水平差异不显著;250 g/L嘧菌酯处理折合产量4 317.75 kg/hm2,增产率为7.82%,与5%香芹酚水剂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5%香芹酚水剂处理折合产量4 228.5 kg/hm2,增产率为5.59%,与250 g/L嘧菌酯处理、对照间差异不显著。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药剂处理间党参平均根长有差别,各处理根长较对照有增长的作用,其中70%甲基硫菌灵平均根长最长,达34.42 cm,与18%噻灵·咯·精甲+30%噻虫嗪处理、250 g/L嘧菌酯处理差异不显著,与5%香芹酚水剂处理及对照间在5%显著水平差异显著;各处理间在1%显著水平差异均不显著;党参平均根长18%噻灵·咯·精甲+30%噻虫嗪处理>250 g/L嘧菌酯处理>5%香芹酚水剂处理>对照处理,分别为31.48 cm、29.73 cm、28.49 cm和27.6 cm。
表1 药剂处理对党参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表2 药剂处理对党参产量的影响
表3 药剂处理对党参根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党参根腐病均有防效,其中18%噻灵·咯·精甲+30%噻虫嗪对党参根腐病防效最好,70%甲基硫菌灵对党参根腐病防效较好,生物农药5%香芹酚水剂对党参根腐防效低,增产不明显。从防效、发病率及增产率可知,18%噻灵·咯·精甲+30%噻虫嗪、70%甲基硫菌灵为防治党参根腐病高效药剂,5%香芹酚水剂不是党参根腐病防治高效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