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缆结合针尾带孔克氏针治疗成人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0-09-23 01:09:42韩葛峰史占雷于涛王轼伦赵晓南王顺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鹰嘴尺骨克氏

韩葛峰 史占雷 于涛 王轼伦 赵晓南 王顺义

尺骨鹰嘴骨折是成人常见的骨折,多发生于肘部的直接暴力打击,偶尔由肘关节伸直位时的间接暴力引起。尺骨鹰嘴骨折多为波及半月状滑车切迹的关节内骨折,除少数伸肘装置完好且无骨折移位的患者外,大多数尺骨鹰嘴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于尺骨鹰嘴骨折,克氏针固定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式。自 2012 年 1 月至 2019年 12 月我科使用钛缆结合针尾带孔克氏针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42 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

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年龄>18 岁,闭合、新鲜、单侧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

2. 排除标准:年龄<18 岁,开放性尺骨鹰嘴骨折、合并有肘关节周围其它部位骨折者、骨折粉碎>3 块碎块者、肱骨髁间骨折行尺骨鹰嘴截骨者。

二、一般资料

本组共治疗 42 例,其中男 27 例,女 15 例,年龄 21~65 岁,平均 39 岁,左侧骨折 25 例,右侧骨折 17 例。按 Mayo 分型,Mayo IB 3 例,Mayo IIA 29 例,Mayo IIB 10 例。

三、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气囊止血带充气止血,患肢置于胸前位。切口远端从尺骨的皮下缘开始,沿尺骨的皮下缘向近端延伸到鹰嘴部位,从桡侧绕过鹰嘴尖部向近侧延伸 3~5 cm,逐层显露,保护好尺神经,沿骨嵴切开骨膜并向两侧稍加剥离,暴露骨折端及关节腔后,清除骨折端凝血块及嵌入的软组织,对于较粉碎的骨折块可使用单独克氏针固定,将骨折整体复位满意后使用巾钳维持,使用 2.0 mm 克氏针在距尺骨鹰嘴骨折线远端 3 cm 左右垂直于尺骨干钻 1 个骨隧道,由尺骨鹰嘴骨折的近端向远端平行打入 2 枚直径 2 mm、长度约 7 cm 的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克氏针远端固定在尺骨髓腔内,透视确认复位满意后将 1.3 mm钛缆穿过预断式带孔克氏针的尾部针孔及预留尺骨骨性隧道,避免压迫肱三头肌肌腱,用手轻松将预断式带孔克氏针折断,钛缆行“8”字固定,使用配套紧线器抽紧钛缆并用卡扣固定。活动患肘,检查肘关节活动及骨折稳定性,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切口。

四、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补充液体、预防感染和脱水消肿等治疗。术后 1 天即开始指导患者行被动肘关节屈伸活动锻炼,每日 2~3 次。术后 2 周伤口拆线,术后 3 周开始行肘关节的主动锻炼,逐渐增加锻炼频次及锻炼时间。术后每个月复查 1 次至骨折完全愈合,术后 12~18 个月可根据患者需求取出内固定物或内固定物留于体内不取出。

结 果

本组术后切口愈合均良好,无一例感染。术后X 线片复查,克氏针及钛缆位置良好,无一例松动及断裂,骨折基本达到解剖复位,对 42 例患者进行平均 12 ( 6~18 ) 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 8.6 ( 7~12 ) 周。远期疗效观察,根据Broberg-Morrey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 95~100 分为优,80~94 分为良,60~79 分为可,不足 60 分为差 ),优 38例 ( 90.48% );良 3 例 ( 7.14% );可 1 例 ( 2.38% )。

图 1 患者,男,32 岁 a~b:术前肘关节正侧位 X 线片;c~d:术后 6 周肘关节正侧位 X 线片,可见骨折线模糊,骨折愈合良好;e~f:针尾带孔克氏针折断前及折断后大体观Fig.1 Male, 32years old a - b: Preoperative X-ray image of the fracture; c - d: X-ray images 6 weeks postoperatively showed blurred fracture line and good fracture healing; e - f: General views of the Kirschner pin before and after the break

讨 论

尺骨鹰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上肢骨折,约占上肢骨折的 10%[1],肘关节周围骨折的 40%[2]。目前常见的尺骨鹰嘴骨折分类包括[3]Mayo、Schatzker、AO 三类。其中,Mayo 的应用最为广泛[4],它基于骨折的移位程度、粉碎程度及肱尺关节的稳定性:Mayo I 型骨折为骨折无移位;Mayo II 型骨折为骨折移位,肱尺关节稳定;Mayo III 型骨折为骨折移位,肱尺关节不稳定。上述骨折中每一型再分 A、B 亚型,A 型为简单骨折,B 型为粉碎性骨折。

对于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目前普遍认为没有移位的尺骨鹰嘴骨折 ( Mayo I 型 ) 或者骨折移位<2 mm,且屈肘 90° 时骨折位置无变化或能对抗重力伸肘,可采取非手术治疗[5]。绝大多数尺骨鹰嘴骨折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便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保守治疗率约占尺骨鹰嘴骨折的 5%[6]。1963年 Weber 等[7]首次报道使用克氏针和不锈钢丝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技术,自此,克氏针及钢丝张力带开始广泛应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并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8]。文献报道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并发症高达 80%[3],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肘关节部位皮下金属物刺激导致的持续疼痛、克氏针退出甚或刺破皮肤、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及尺骨前方严重的神经血管损伤、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9]。Schneider 等[2]对 239 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克氏针尾部固定不牢固,出现松脱、移动的比例占所有病例的 91%。为了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有些学者对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进行了改进,选用针尾带孔克氏针代替传统的克氏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随访结果。Jin 等[10]报道 44 例应用针尾带孔克氏针治疗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一期解剖复位愈合,无一例克氏针移位、影响前臂旋转及神经血管损伤病例发生。Dong 等[11]随访了 49 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其中 21 例采用针尾带孔克氏针固定,28 例采用普通克氏针固定,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克氏针相比,带孔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不影响术后功能的恢复,适合临床使用。孙祥水等[12]报道使用带尾孔针钛缆张力带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 15 例,术后无一例发生内植物松动、移位或断裂及退针,未发生骨不连、骨折再移位及医源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针尾带孔克氏针结合钛缆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具有以下优势:( 1 ) 针尾带孔克氏针可直接打入髓腔,不用打入尺骨前皮质,减小了手术操作难度,同时避免了损伤尺骨前侧神经血管及克氏针尖端影响前臂旋转的可能性;( 2 ) 克氏针针尾带孔,钛缆分别穿入尺骨及克氏针尾孔并牢固固定,可防止克氏针发生滑脱和失效,利于尺骨鹰嘴骨折的愈合,减少了退针引起的皮肤损伤风险;( 3 ) 克氏针尾孔较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肘关节鹰嘴后方皮肤及软组织的压迫和刺激;( 4 ) 克氏针尾孔远端可轻易折断,省去了术中需要克氏针尾部预留折弯的操作,操作简便、固定牢固;( 5 ) 钛缆较钢丝柔软,韧性及抗牵拉强度大,利于术中“8”字牢固固定,术中及术后钛缆断裂的风险极小,对骨组织的切割小;( 6 ) 钛缆使用的配套器械操作简单,固定确实。

综上所述,钛缆结合带尾孔克氏针张力带治疗成人尺骨鹰嘴骨折,可以达到牢固的固定、减少复位的丢失及内固定物的松动,减少了肘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的刺激,避免了术中神经血管的损伤及术后前臂旋转功能的受限,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肘关节僵直的发生,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结合本组病例取得的较为满意的临床结果,钛缆结合带尾孔克氏针张力带治疗成人 Mayo I 型及 Mayo II 型尺骨鹰嘴骨折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鹰嘴尺骨克氏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尺骨鹰嘴悬吊牵引治疗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
外固定架、张力带联合结构性植骨重建尺骨鹰嘴治疗鹰嘴粉碎性骨折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小型犬桡尺骨骨折的PRCL-S5型锁定骨板固定术诊疗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