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长杰、胡勇
在桥梁维修加固的过程中植筋加固技术属于常用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工艺良好、成本低且抗拉强度比较高,可以有效减少桥梁结构的损坏问题,提升工程质量,促进桥梁工程领域的稳步发展。
植筋技术是现代社会比较新型的桥梁加固施工技术,很多施工单位都比较重视该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混凝土的加固补强,以此提升桥梁结构的性能和水平。利用植筋技术可以有效进行混凝土结构连接与锚固施工,满足运行的要求。在工程实施环节,该技术主要是利用粘结、嵌锁的工作原理,对已经存在结构的直径与深度的桥梁上部进行钻孔,然后再进行锚固剂的填充施工,使新增加的钢筋和已经存在的老旧钢筋粘结在一起,同时发挥出承载力的作用,进而组合成为整体性的结构[1]。
2.2.1 该技术不会给原钢筋结构造成任何损害和不利影响,且植筋技术施工中不会实施开槽、挖洞等作业,只用在原结构上进行钻孔、注胶施工即可满足要求,充分保护原结构。
2.2.2 该技术总体成本比较低,结构性能优势却非常明显,以原桥梁结构为基础进行加固施工,操作方便快捷,成本较低。
2.2.3 该技术工期很短,技术简单,机械设备也不复杂,只需要简单机械2~3 天内完成操作,各个工序都可以顺利实施。
2.2.4 该技术的承载性能较高,从相关资料分析可以发现,拉拔实验环节,植筋技术应用的是专业锚固剂埋设钢筋材料,虽然外力持续作用也会导致变形出现,但是埋设的钢筋与基材混凝土并不会产生任何滑移,所以相对稳定性和承载性能比较高。
2.2.5 该技术结构的性能和承载力水平较高,可以在不损坏原结构的条件下完成加固施工,提升综合性能,所以被大量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加固施工中,使用范围比较高,能够促进总体施工水平的提升。
3.1.1 破损混凝土剔凿:将桥梁各个位置上存在的蜂窝、麻面、松散、孔洞、钢筋外露等严重问题的结构混凝土进行清除处理,确保不会有任何松散、污秽的问题,裸露出硬度高、密实度好的混凝土结构,且该位置没有任何油污、蜡状物、灰尘等杂质,保证加固质量合格。
3.1.2 清理钢筋锈蚀区域:如果有桥梁出现外露钢筋腐蚀严重的情况,则需对该位置进行钢筋清理处理,保证表面不会有氧化层,露出光洁的部分;另外,在钢筋锈蚀问题检查方面也需要做好钢筋混凝土表面清洁处理,保证无油污、油脂、蜡状物等物质浸入[2]。
3.1.3 钢筋防锈、阻锈处理:裸露出来的钢筋材料需要进行表面的防腐蚀处理,涂刷一层保护剂对于材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保证钢筋材料在后续施工中不会出现腐蚀问题。
结合桥梁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钢筋施工位置,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明确钢筋间距、宽度、布局等,协调定位处理,保证各个位置的性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钻孔位置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放样,位置的偏差不能超过2cm。为了避免钻孔环节触碰拱肋钢筋,钻孔时应该提起足够的重视,做好检查与管控工作,确保不会损坏钢筋结构,防止结构性能下降。偏移量以及设计钻孔位置间距控制在3cm,严格按照设计标准确定深度,一般埋设深度需要超过10cm。在具体的施工环节,按照规定深度尺寸做好钻孔处理,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终孔,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孔洞的清孔作业需要在批量钻孔工作后进行,逐一清除内部的灰尘,主要采取压缩空气或者水进行清孔,确保符合试验标准的要求,孔壁达到无尘的要求。要想使钻孔符合设计标准,就需要及时对混凝土粉尘进行清除处理,然后应用专业刷子以及清水做好钢筋清洗处理,避免碎片出现在孔洞墙壁表面。清洗处理结束后,通过吹风机吹干处理,进行堵塞处理,避免给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人员在钢筋使用前应进行钢筋调直处理,如果有腐蚀严重的钢筋材料,则需要进行钢丝刷的清除处理。通过乙醇清洗处理,达到干燥的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要想提高钢筋材料的质量,组织工作人员分门别类的管理极为重要,按照不同型号、长度、规格等参数要求存放和领用钢筋材料。
植筋胶应用的是环保型植筋胶,配胶根据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在本次工程的实施中,植筋胶是喜得利牌,其各项性能都比较高,可以满足桥梁加固施工的要求。按照植筋胶厂家发布的使用说明进行合理配置,且要保证一次性注胶结束。首次需要把植筋胶打入胶枪内,然后搅拌头旋转到头部位置,扣动胶枪就可以流出植筋胶,第一次出来的植筋胶废弃使用,再流出的胶液是均匀灰色的状态才能继续施工。注胶环节,把搅拌头插入孔底位置开始注胶,注满孔内空间的2/3 即可;每次注胶之后,停顿5~6s,再开始下一次的注胶施工[3]。
注胶技术后给钢筋施加部分的压力,然后以相同的方向缓慢旋入孔内,转动环节需要保证内部空气可以随时排出去,同时还需要达到插入深度的标准,让胶稍微溢出来,确保注胶达到饱满度的要求。另外,及时对结构胶进行清洗处理,确保周边结构胶液达到饱满度的要求;溢出的胶液全部清理掉,确保混凝土相邻界面的连接质量合格。根据植筋固化时间表确保植筋胶均匀的存在于钢筋表面以及缝隙内,插好后进行养生施工,然后才能进行钢筋焊接、绑扎等处理。此外,插筋、养护环节还需要防止震动的情况发生。
混凝土喷射施工作业前,需要进行表面的湿润处理,以喷适量水为主要方式,同时采取分层、分段的喷射方式,前后两侧喷射间隔时间不能短于终凝时间。保证混凝土水灰比符合工程的要求,喷射表面达到平整度的要求,没有任何滑移或者流淌的情况存在。喷嘴与受喷射面的间距保证在0.8~1.5m 之间,且要达到垂直的要求。旋喷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根据30~50cm 的螺旋前进,单次喷射保持在30cm 左右即可,两次喷射时间间隔20~40min。
喷射结束终凝2h 后,立即进行喷水养生施工,时间控制在14d 以上。
植筋孔位置与直径应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净边距超过钢筋保护层的结构厚度,并且需要直接插入原结构内部;植筋的厚度应该超过植筋孔深度加上40cm的距离。
施工作业开始前,需要做好胶体粘结强度以及胶和钢与胶的粘结强度检查工作,达到设计标准要求才能进行施工。胶粘剂注射环节,从底部开始进行,达到均匀性的要求,在钢筋插入后有少量胶液溢出才算合格[4]。
合理有效控制植筋环节的时间,通常应该在补强钢筋网前开展,防止钢筋长期裸露,一旦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进行防锈、除锈处理,使植筋与拼接的结构达到稳定性要求。
施工环节如果发现结构尺寸较小,那么为了防止发生严重震动的情况,钻孔环节不能使用凸轮转动原理电锤,而应选择使用电动或者气动冲击钻开展钻孔作业施工。
胶液固化的时间范围内不能出现钢筋扰动的情况。
雨天禁止施工;夏季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表面温度在60℃左右,可以在温差较低时进行施工,如果施工时间较长,则需要在表面喷洒适量水,以达到降温的效果,吹干内部水分后开始植筋灌胶施工。植筋锚固施工的重点就是清孔处理,此时孔内如果不洁净或者存在潮湿问题,都会给粘结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导致粘结强度不合格,锚固质量不达标[5]。
为了提高桥梁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相关人员需要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使用先进加固技术,对于结构性能不足的桥梁进行必要的加固施工,以此改善结构性能,使施工方案更加优化,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满足桥梁运行标准要求,促进桥梁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