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娥 宋凤仙 黎璇
摘要:以广东省13个重点荔枝产区的554个荔枝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模型,分析荔枝生产种植适度规模。结果表明,广东省荔枝种植户人均最优种植规模为1.995 hm2,但当前荔枝种植规模还未达到;相对于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土地生产要素对荔枝种植户收益贡献最大。因此,应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荔枝适度规模经营,采取多样式的土地流转过渡方式,为土地租赁市场的完善做准备,建立荔枝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实现土地市场信息对称,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荔枝产品深加工企业,延长荔枝产业链,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进而为规模经营提供保障。
关键词:广东省;荔枝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成本收益
中图分类号: F32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5-0320-06
中国作为人口和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农民增收有著重要意义[1]。首先,面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用工成本增加、部分农村土地失管、撂荒现象严重,这为中国农业发展规模经营提供了必要条件[2]。其次,自1986年中央1号文件第1次提出发展适度规模以来,党中央多次在重要文件中提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因此,中国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必然趋势[3-4]。关于中国农业生产是不是规模效益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各有看法,他们主要以投入和产出的角度进行研究,并认为中国农业几乎不存在规模经济[5]。有学者在其研究中发现,中国农业经营活动是规模报酬不变[6]。还有学者从农业生产经营绩效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实行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对生产率的增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7-8]。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土地碎块化会增加生产成本,抵消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9]。目前,学术界研究适度规模已有丰富的成果,但研究对象多以种粮作物为主,对经济作物适度规模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茶、苹果、蔬菜上。唐和平等以湖南省46个不同类型的茶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得出茶园面积的适度种植规模范围为80~120 hm2[10]。朱音以浙江安吉102户茶农为研究对象,计算出省茶农种植最优规模为 2.15 hm2[11]。屈小博对不同规模苹果种植户的技术效率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陕西省苹果种植户的适度经营规模为0.27~0.53 hm2[12]。王佳洁等以江苏省潘庄村为例,对不同农业经营方式下农户的适度规模进行对比,发现潘庄村蔬菜种植每个劳动力的最优种植规模为0.09 hm2,每个种植户的最优种植规模为 0.21 hm2[13]。对于适度规模经营“度”的测量,评价方法有很多,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也存在差异。钱贵霞等收集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的3 000位农户数据资料,通过建立土地经营规模决策的数学模型和劳动力的转移模型,在农户农业收益最大化目标下,测量不同粮食产区的农户最优种植面积和劳动力转出数量[14]。罗芹在对中国农地规模经营的研究中,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农业生产函数,通过确定劳动力投入、化肥投入、机械设备投入3个要素投入来确定农村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模型的表达式,指出在农村土地中,虽然小规模生产效率低下,但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这其中的“度”是和以上3个生产要素投入量相关,并非盲目地扩大[15]。齐城在理性经纪人假设前提下,选取河南省信阳市150个不同规模的农户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以劳动生产率为确认“度”的标准,计算出当前条件下河南省信阳地区的适度土地规模经营[16]。阚酉浔等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163个农户进行调研数据收集,在农户人均纯收入最大化的前提下建立计量模型,通过对土地规模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构建二次回归模型计算出武汉市江夏区的农村土地适度经营规模为 1.27 hm2[17]。本试验以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相较于种粮作物,经济作物作为生活非必需品,其产品特性存在差异性,而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荔枝适度规模经营,不仅有经济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环境价值、绿色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所以探讨广东省荔枝种植规模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 理论基础
公式(12)表示在模型均衡的条件下,人均土地种植面积。人均荔枝种植规模取决于荔枝生产的土地产出弹性、劳动力价格、劳动力产出弹性和土地地租。在农户受益最大化条件下,人均种植规模与土地产出弹性、劳动力价格成正比,和劳动力产出弹性、土地地租成反比。即土地产出弹性较大,荔枝种植户想获得更大收益,须扩大荔枝种植面积,说明土地要素对荔枝种植户的收入贡献较大。劳动力资源对比土地资源的弹性较大,受供求关系影响,劳动力价格低,人均种植荔枝面积较小。若荔枝种植户外出务工机会多、工资高,则种植荔枝的机会成本增加,相应会减少年轻的荔枝种植户外出务工,则人均种植荔枝面积增加。人均种植规模与土地租金成反比,即租金越高,人均种植面积越小。
2 数据特征
2.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在2015年8月采用分层重点抽样方法对广东省荔枝种植户“一对一”的实地调研,有效样本为554个。涉及粤西、粤中和粤东的13个地区,其中广州市增城区25个、广州市从化区28个、东莞市25个、惠州市惠东县38个、惠州市博罗县22个、揭阳市惠来县16个、汕尾市13个、茂名市高州市165个、茂名市电白区5个、茂名市化州市67个、阳江市阳东区21个、阳江市阳西县22个、湛江市廉江市107个(表1)。
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2.2.1 荔枝种植户家庭特征 由表2可知,受访的荔枝种植户中88.45%为男性,女性仅占11.55%。受访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70岁,占83.21%,40岁以下和70岁以上荔枝种植户分别为10.29%、6.50%,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青壮年会选择进城务工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受访者教育程度偏低,平均接受教育年限为8.68年,相当于初中水平,占比为46.21%,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受访者仅占3.07%。
2.2.2 荔枝种植面积分布情况 由表3可知,广东省荔枝种植以分散小户为主。样本中有61.55%的种植户家庭荔枝种植面积为低于0.67 hm2,1.33 hm2 以上种植户所占比例仅为20.04%,农户荔枝种植面积在0.67~1.00、1.00~1.33 hm2的分别占10.47%、7.94%。可见,广东省荔枝种植土地经营不集中,荔枝土地分散化和细碎化现象严重。
2.2.3 荔枝生产成本收益现状分析 由表4可知,广东省荔枝种植成本投入约为35 259元/hm2。其中生产成本投入为30 442.95元/hm2;物质与服务费平均投入为11 478.9元/hm2;人工成本投入平均为18 964.05元/hm2,包含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分别为14 476.95、4 487.1元/hm2;土地成本投入为4 816.05元/hm2,包含流转地租金 2 109.45元/hm2 和自营地折租2 706.6元/hm2。
进一步分析荔枝种植户在其荔枝生產环节的盈利状况,样本荔枝种植户中少数荔枝种植户存在亏损情况,亏损额为13 074.75元/hm2;但荔枝种植盈利户占绝大多数,81.23%的荔枝种植户盈利,平
2.2.4 荔枝净利润与种植规模关系分析 由表6可知,随着荔枝种植户种植规模的扩大,其收益水平大致呈上升趋势,说明随着荔枝种植规模的扩大,确实存在规模经济。另外,种植规模在 0.67 hm2 以下的荔枝种植户中,其净利润是负收入,说明小规模种植户存在荔枝生产效率低下的状况,究其原因可能是机会成本和机会受益的对比差异,小规模种植户的劳动力如果投入到非农务工,其赚取的机会收入要远远大于从事荔枝生产的收入,这就造成其净利润的大大缩减。因此,在荔枝种植中发展规模经济对于荔枝种植户的收益扩大是很有帮助的,但并不是盲目地扩大规模,就会一直持续收益增长的态势。其中必然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即多大的种植面积是最合适的。这也是本研究探讨荔枝种植户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之处。
上述结果可以证实广东省荔枝产业具有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也证实了“国外学者关于我国农业生产不是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结论。荔枝生产规模报酬递减规律表明,荔枝生产要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化组合,就必然要有一个合适的“度”,而目前广东省荔枝生产投入要素中,劳动力、资本、土地的投入配置还未达到最优状态。这3个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不高,因此为达到最高使用效率,就需要土地政策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支持。
首先,α、β、γ分别表示劳动力、资本、土地的弹性系数,α=0.092 258,β=0.340 077,γ=0.559 172。其次,w表示荔枝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价格,根据各产区样本数加权平均可知广东省荔枝种植的w=23 161.35元/(hm2·人)最后,n表示荔枝种植户在荔枝生产过程中的土地成本价格,根据各产区样本数加权平均可知广东省荔枝种植的土地成本价格n=4 816.05元/hm2。
经过Excel算数计算可知,广东省在现有荔枝生产技术条件以及荔枝种植户收益最大化条件下,人均适度荔枝种植面积为1.995 hm2,即人均荔枝种植面积为1.995 hm2时,可以使荔枝种植户荔枝生产收益达到最大化(表8)。
由表8可知,2015年广东省荔枝种植户户均种植经营规模为1.267 hm2,户均人口数为1.09人,则人均荔枝种植经营面积为1.295 hm2。在荔枝种植户荔枝收益最大化的角度下,根据实证分析计算结果得出广东省地区荔枝种植户适度种植经营规模为7.161 hm2,人均荔枝种植经营面积为 1.995 hm2。因此,广东省荔枝种植户户均适度种植经营规模比现有户均种植经营规模高5.895 hm2,人均适度种植经营规模比现有人均种植经营规模高0.833 hm2。所以,广东省荔枝种植户现有人均种植经营面积小于适度种植经营规模。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基于广东省荔枝主产区554个种植户的问卷调查,运用生产函数模型构建广东省荔枝种植户荔枝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计量测度模型。
4.1 主要结论
广东省荔枝种植户人均最优种植规模为 1.995 hm2,目前人均种植面积还未达到最优种植规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广东省荔枝产业不是规模报酬递增产业,而是规模报酬递减产业,这也证实了有关学者对中国农业产业并不是规模报酬递增产业的结论。在荔枝生产过程中,土地要素相较于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具有较弱的替代性,即土地要素的投入在荔枝生产过程中对种植户的收益贡献最大,因此对于土地流转问题的探讨和实施尤为重要。
4.2 对策建议
4.2.1 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荔枝适度规模经营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种植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更高效的使用,就须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探索出适合当下农村发展的土地流转方式。对于愿意规模经营的种植大户,可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获得所需要的土地;而一些想外出务工或是转移到其他行业或农业产业的种植户,可以通过把土地租赁给他人,减少土地撂荒,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也能获得相应的土地租金收入。
4.2.2 采取多样式的土地流转过渡方式,为土地租赁市场的完善做准备 我国的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尚不完善,且受政策影响发展缓慢,因此需要一个过渡性的方式在土地租赁市场完善前发挥一定的替代作用。本研究总结出目前过渡性的方式主要有委托管理、转包、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反租倒包等。
4.2.3 建立荔枝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实现土地市场信息对称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直接限制了土地的流传效率,因此加强宣传是工作之重,具体措施如下:以村集体或乡镇为单位建立一个土地流转平台,愿意转出土地的农户和不愿意转出土地的农户可以把土地流转的相关信息登记在案,这样不仅方便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也有利于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4.2.4 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加快发展荔枝种植多种样式的合作化组织,大力发展“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公司化的荔枝生产,可以提高荔枝产出效率,使生产标准化,产品质量更加有保障,更有利于建立品牌、开拓市场。
4.2.5 发展荔枝产品深加工企业,延长荔枝产业链 大力发展荔枝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如发展荔枝干、荔枝果饮等,以此延长荔枝产业链,增加种植户的荔枝种植收入;促进当地就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荔枝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供销一条龙经营、贸工农一体化管理,使荔枝农户从荔枝产业链上获得价值增值,提高规模效益。
4.2.6 发展完善社会化服务,为规模经营提供保障 规模化经营的结果预示着家庭投入劳动力的缩减,而在这种适度规模经营下,家庭劳动力难以依靠自身劳动力来完成适度规模面积下的种植任务,因此社会化专业分工就变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钱克明,彭廷军. 我国农户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4(3):4-7,110.
[2]郭庆海.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尺度:效率抑或收入[J]. 农业经济问题,2014(7):4-10.
[3]李文明,罗 丹,陈 洁,等.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规模效益、产出水平与生产成本——基于1 552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J]. 中国农村经济,2015(3):4-17,43.
[4]史铁丑,徐晓红,胡忠俊.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4):1-5.
[5]Wan G H,Cheng E.Effects of land fragmentation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chinese farming sector[J]. Applied Economics,2001,33(2):183-194.
[6]Wu Z,Liu M,Davis J.Land consolid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household crop production[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5,16(1):28-49.
[7]Fleisher B M,Liu Y.Economies of scale,plot size,human capital,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agriculture[J].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1992,32(3):112-123.
[8]Kalirajan K P,Huang Y.An alternative method of measuring economic efficiency:the case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1996,7(2):193-203.
[9]Kawasaki K.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land fragmentation of rice farms in Japan[J].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10,54(4):509-526.
[10]唐和平,劉富知,黄意欢,等. 湖南省茶园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31-33.
[11]朱 音. 出口农产品质量、农户农药施用行为与种植规模研究——以茶叶为例[D]. 无锡:江南大学,2010.
[12]屈小博.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市场行为研究——基于陕西省果农的理论与实证[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13]王佳洁,鞠 军.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的确定方法与实证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27(6):15-20.
[14]钱贵霞,李宁辉. 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6(6):57-60.
[15]罗 芹.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兼论中国如何达到土地的最优经营规模[J]. 经济研究导刊,2008(7):12-13.
[16]齐 城.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08(4):38-41.
[17]阚酉浔,周春芳. 农户农地经营适度规模的测度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