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仪式感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培养不出幸福感的孩子”,仪式感对于家庭而言,可以提升孩子的幸福感。生活中需要仪式感,我们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仪式感。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能设计好自己班级的“小仪式”,珍视学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一定能提升整个班级的凝聚力,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关键词:仪式;仪式感;班级管理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其学习、活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仪式感,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心理触动,使其成为有纪律性、责任感、归属感的人,从而在班级中汇聚成一股健康向上的力量。
一、 仪式和仪式感的定义
仪式是人类社会为了表达内心某种深沉的情感而外化的一种行为模式。仪式能给孩子一种对某些事情的正式感、敬畏感,它意味着重大事件的开始或结束,象征承诺、宣誓、庆祝、改变甚至生华,传递着特殊的信息与意义。仪式是仪式感产生的前提。《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和其他时刻不同。
二、 仪式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仪式感,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如果在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强化一些固定的仪式,有利于学生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仪式感,让孩子找到归属感
仪式,可以传递一种归属感。观摩过某些学校的“开笔礼”,在开笔礼中,只有那些表现优秀的孩子,才能穿上漂亮的汉服,其他孩子只能穿着普通的衣服,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开笔礼”对于刚上一年级的每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重要的时刻,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日子,可是仅仅因为孩子表现得不够理想,就剥夺了他们参与这一人生重要时刻的机会,这样的活动,又怎能让孩子找到在班级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呢?
正因如此,一些孩子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因而找不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看不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于是选择了自暴自弃,游离于班级之外,成了一个“边缘人”。要想让孩子找到归属感,需要一定的仪式来唤醒他们。
(三)仪式感,激发孩子的责任心
仪式是庄重、严肃、认真的,这样的仪式会让孩子觉得受到重视,得到尊重,从而激发孩子们的责任心。
(四)仪式感,让孩子发现生活的美好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说:“仪式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过生日时切蛋糕的第一刀,是仪式感;拆掉新书的塑料包装也是一种仪式感。其实仪式感就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仪式感,就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剂,让某一天因为某种仪式而变得与众不同,从而让孩子发现生活的美好,更加热爱生活。
三、 仪式感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在学习活动中用好仪式感
在班级里,我们的每一位老师每天都面临着上课下课的仪式。开始上课,学生起立向老师问好;下课了,学生起立,向老师道别。有些老师觉得这样做很是烦琐,有些老师甚至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但是,正是通过这样的仪式,一方面让孩子认识到课堂的开始,进入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从这小小的仪式中,培养孩子们对老师的尊重,对规则的尊重。因此,上课伊始,我都会要求学生全体起立,身板挺直,手放身后,大声响亮地向老师问好,并安静地坐下,做到“站如松,坐如钟”,以精神抖擞的姿态迎接新课的学习。下课后,要求学生再次起立,弯腰鞠躬,对老师说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再见!”如果缺失了这个仪式,也就缺失了教育的契机。同样的,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让他们面向大多数同学,做到“我发言,向大家”;在学生倾听发言时,让他们眼睛关注发言人,做到“谁发言,就看谁”。长期的这种仪式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自律的好习惯。
(二)在孩子人生的重要时刻用好仪式感
结束六年的小学生活,从学校毕业,这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我们在孩子们即将离开校园时,为孩子们举行“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上,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回顾六年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把孩子们的心愿收集在“心愿瓶”,待十年后再回母校开启;可以在送别时和每一个孩子击掌,给每一个孩子大大的拥抱。
(三)在班干部管理中用好仪式感
搞好班级管理,需要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怎样激发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呢?这要从仪式上下功夫。在班干部任命时,教师给孩子颁发“任命书”或者“聘用書”,这会让被任命的孩子充满自豪感,同时也会极具责任感,从而更积极地去对待自己的工作。
(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用好仪式感
在班级管理中,树立班级的精神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用一些仪式感,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打造班级精神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制定班级规则,打造班级标志,创编班级歌曲,这些仪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从而让他们自觉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五)在传统节日中用好仪式感
在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学生很少有机会去体会传统节日文化的淳厚,这样无疑会增加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陌生感和疏离感。所以,我们要积极创造环境和条件,利用各种仪式,加强学生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乐于参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源流。
在班级的管理中,我们通过一些固定的小仪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激发学生的规则感、归属感、责任感,让学生将这些美好的仪式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从而塑造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孙利.小学班级管理需要仪式感[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9(7).
[2]柳立明,马东平.培养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仪式感[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9(4).
作者简介:
黄月娟,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凭祥市连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