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负责制下的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团队建设探讨

2020-09-22 07:13怀悦
价值工程 2020年26期

怀悦

摘要:随着政府陆续地发布有关全过程工程咨询政策文件,建筑师负责制进入视野。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建筑师负责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现我国目前对咨询管理团队建设方面的研究不足,因而对于管理团队建设的讨论分析是必要的。作者通过剖析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涵义,结合目前工程项目管理的职能,基于现有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配置,探讨分析建筑师负责制下的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团队的建设,最终得到能够满足多数条件下工程项目建设需求的人员配置。

关键词:建筑师负责制;管理团队;人员配置

Abstract: As the government successively releases policy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ulting, the archite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has come into view.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archite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insufficient research of China's construction of consulting management team, so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team.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functions, based on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ffing,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engineering consulting management team under the archite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finally gets staffing that can meet the construction needs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under most conditions.

0  引言

近年來,我国经济一直处于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建筑行业也是蓬勃发展,是目前国民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庞大的建筑市场也同样暴露了诸多问题,大而不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为了贯彻落实建筑业“放管服”改革,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1],在这则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同年12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征求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文件指出,在民用建筑中应当将建筑师放在主导位置,在设计开始之初,各项专业工作就由建筑师全权负责,贯穿整个项目管过程,推行建筑师负责制。

1  建筑师负责制

在《关于征求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对建筑师负责制这一概念加以了阐述,建筑师负责制的核心是作为民用建筑工程的项目设计总负责人(注册建筑师),通过其所在的设计单位作,遵循合同条款的约定,为民用建筑项目的全过程或者部分阶段提供设计服务,是将满足要求的建筑产品交付给建设单位的一种工作模式[2]。换而言之,建筑项目设计方的服务不单单是涵盖建筑设计方面,并且贯穿了整个建筑生产全寿命周期,这其实是国际上一直通行的惯例。建筑师的服务范围包括从工程项目策划的提出,到设计图纸的完成,到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再到对建筑后期运营维护的指导,以及建筑的更新改造。通过建筑师全过程的负责,确保建筑师的设计意图能够得以实现[3-5]。

2  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学者对于全过程工程咨询以及建筑师负责制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87年,秦庆祥等人[6]系统研究分析了国外咨询业务的发展状况。随后,胡红兵、钟书华[7]分别对中英日美德这几国的咨询市场规模进行对比分析。蒋兆祖、刘国冬等人[8]指出工程咨询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项目业主、承包商、联合承包工程、贷款方四大类。徐有权对工程咨询行业发展进行了分析,侧重点是工业发达的国家,主要是针对工程咨询范围、委托方式、计费标准等方面。到了21世纪,为了抓住机遇,为了我国工程咨询业能够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诸多学者也为之思考。佘建明分析了中国面对“入世”的对策。陈玉恒结合国际咨询业的发展状况,指出我国工程咨询业的产业定位。廉维和、杨莉萍对于工程项目咨询结果质量好坏的评估标准提出建议。蒋松凯抓住项目前期的工作特征,来讨论项目前期咨询如何运作以及管理。王宏海通过讨论中国咨询业的发展轨迹,指出现阶段正处于“碎片化”的项目管理模式,倡导设计作为主导,引领项目全过程咨询。邓晓梅等从建筑师负责制和工程监理制两方面入手,通过两者发展现状以及管理模式的差异分析,讨论二者对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影响效果。汪克,庄惟敏等通过EPC管理模式的交叉作业机制,依据EPC模式的合法身份,加上其固有的总控机制,向前延伸加入RD功能从而实现过渡时期的中国建筑师负责制。洪再生等秉承全过程咨询理念,将产业咨询策划、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有效整合,分析全咨服务在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向敏提出BIM技术与建筑师负责制的结合应用,这对于项目建设而言是一种绝佳的组合方式,但仍需进一步摸索和探讨。陈婉玉依托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的项目建设,分析澳门与内地项目建设的不同之处,由建筑师担任核心角色,提出内地应当学习澳门建筑师负责制赋予建筑师的权利与责任。

在国际上,建筑师可以为业主提供成熟的咨询管理服务。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是有标志性、代表性的建筑师组织,其中AIA合同文本中B141的“业主与建筑师的标准合同”与A201的“施工合同通用条件”相互配套是建筑师负责制的合同基础。另外在FIDIC合同中也同样明确提出对设计变更的批准权在任何时候均属于设计方,与AIA一样,均是通过设计方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提供咨询服务。因此,国外的建筑设计公司或是事务所一般情况下是对业主提供勘察设计,招投标代理,工程监理等一条龙式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同时也可以根据业主的实际需求,提供单项咨询服务或者阶段式的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灵活性。而反观国内,我国的设计公司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简单地提供方案和施工图设计,甚至大部分设计公司提供的方案完全不考虑经济性,而施工图纸只能达到国际上初步设计图纸的深度,与国际上的设计公司相差甚远,这种状况已经无法满足业主对工程建设组织方式的多样化的需求,另外国内建筑设计产能过剩,还有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去”成为我国建设行业的一个必然趋势,现有的管理模式亟待改革。

建筑师负责制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在国际上已经通行多年,已是较为成熟,尽管诸多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分析,但我国现阶段的全過程工程咨询才刚刚起步,所以势必导致现阶段我们会碰到一些问题。我们发现,建筑师负责制,其实就是建筑师牵头的设计咨询服务团队,在这其中包括结构、设备、造价工程师及其他专业咨询顾问。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总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工程建设类注册职业资格,包括注册建筑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而对应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的建筑师以及设计院的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在“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一处明确指出:“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从而培育形成有实力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咨询服务团队。因此对如何进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团队的建设,如何进行人员配置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3  咨询管理团队建设

3.1 剖析全过程咨询涵义

住建部发布《关于征求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定义,即全过程工程咨询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和决策以及工程项目实施和运行(或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包含设计和规划在内的涉及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等各有关方面的工程咨询服务。而在定义中涉及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正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四大基本平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四大平台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管理的职能,综合考虑探索咨询管理团队的建设。

对于不同的参建方,其对应项目管理的职能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总而言之,其共同目标均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在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得以顺利进行。站在业主的角度考虑,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拆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立项决策阶段,选择咨询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以及完成立项报批的工作;设计管理阶段,选择勘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方案、勘察报告、设计施工图纸以及完成相关审查工作;前期准备阶段,报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完成招标采购工作,确定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办理工程施工许可证;在工程实施阶段,监督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施工等单位在实施阶段的合同履约情况;项目竣工后,梳理项目整体的后评价报告。

如此一个流程下来,就相当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我们从工程管理的基本平台和主要职能入手,弄清楚工程全过程,从本质上理解工程管理的意义和目标,理解全过程咨询的涵义,为我们建设全过程咨询团队打下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各个阶段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而实际上每个环节由于各自相对独立,那么或多或少会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损耗和浪费。在笔者看来,这种损耗和浪费最终会直观地反映在工程造价成本上,而这样的成本增加是不必要的,我们应该想办法去避免或者减少。笔者认为咨询管理团队的建设将工程咨询(投资)、工程设计、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融为一体,五者一体化,有利于提高这五方之间的沟通效率以及工作效率。由分到合,由一个统一的团队来为业主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

3.2 现有工程管理咨询人员配置分析

笔者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出目前市场上满足多数情况下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的各单位人员配置。本文将以甲级工程咨询单位,行业资质甲级工程设计单位,综合资质工程监理企业,甲级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甲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为例,得到如图2、图3的人员配置的相关信息,从而来分析咨询管理团队的建设。

由图2、图3可知:

①工程咨询(投资)人员比重较大,那在团队建设时同样要重视这方面的人员配备。在工程设计方面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专业人员配置,那同样在团队中也要体现出来;

②这五个阶段人员架构有重合,比如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两个环节,当其单独来做时,两家单位都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注册造价工程师,那在我们全过程咨询的团队中则可以将一部分注册造价工程师解放出来,避免了一些人员上的浪费。所以实际上现在有实力的项目管理公司或者监理公司,已经在试着拓展业务,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一起承包下来,这大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③工程设计方面在实际工程中与招标代理、造价咨询以及工程监理方面有些脱节,往往设计方交付完图纸后就没什么事情了。在人员构成上也同样如此,笔者认为设计完全可以和造价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设计图上就不仅仅是建筑结构图,还有相对应的造价信息。

④对于全过程工程咨询团队的总负责人而言,其自身的专业素养,管理能力一定要过硬,其须是位“多面手”。

3.3 咨询团队人数的分析

根据这五方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为我们咨询管理团队的建设提供了思路。打个比方,整个全过程需要的人员构成一张“圆饼”。我们的目的是想办法将这张“饼”变小一点。不过“饼”变小并不代表能力也变小,只是说剔除冗杂多余的部分,使这张“饼”变得精致,咨询管理能力更强。注册工程师作为团队的核心,就好似一棵树的树干,是团队的依托,对整个团队至关重要,而各个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就好比树干上的树枝,同样很重要,两者对团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团队中,笔者得到优化数量的人员配备如图4。大致人员配置为: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9人,一级注册建筑师3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人,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4人,注册电气工程师2人,注册监理工程师15人,注册造价工程师10人,中高级专业技术、经济职称人员28人,各个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40人,共计114人。再外加工程律师2人,构成了整个全过程咨询团队。与之前五方的人员配置合计共159人相比,项目咨询效率大约提升28%。这只是初步的人员配备,今后我们要结合实际的全过程工程项目,对于具体的人员配置进行修正和改进。

4  结论

本文基于項目管理的四大平台: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以各专业甲级资质为依据,分析得到初步的,能够满足业主需求,符合全过程工程咨询条件的咨询团队人员配置。在原有人员配置的基础上,找出各专业人员职能冲突、重复的地方,对整体人员资源进行一个整合,以此人员配置,再加上全过程工程咨询总负责人,就大致形成了注册建筑师为核心的咨询管理团队。该咨询团队一是具有为业主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能力,二是在人员配置上不冲突、不重复、不浪费。每位人员在团队中各司其职,各尽其用,彼此之间密切沟通配合。如此一来,从项目整体来看,在成本、时间、质量、人力资源、沟通、管理效率等各个方面,都会有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和改善,这也是我们讨论建筑师负责制下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团队建设的初衷。现如今,基于建筑师负责制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市场上工程咨询碎片化、分立化的一个重要契机。这其中的主要思想是对企业资质进行弱化,而加强对个人资质的管理,“人”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中显然显得更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这其实是企业向团队的转变,是一种进步。对于业主而言不用考虑各个咨询企业的资质,只需要了解管理咨询团队的规模,明确其是否拥有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能力。全过程工程咨询总负责人直接向业主负责,节约了业主的时间、成本,对项目质量也是一种提升。建筑师负责制就像是方法,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咨询才是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

[2]关于征求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建市设涵[2017]62号).

[3]宋春华,何镜堂,程泰宁,崔恺,孟建民,王建国,修龙,丁建,朱小地,张桦,周畅,庄惟敏,周文连,曹嘉明. 更多责权 更强能力 完善规则 有效监评——讨论新建筑方针专家座谈会纪实[J].建筑学报,2016(05):1-8.

[4]方晗晖.关于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的若干思考[J].山西建筑,2017(02).

[5]工程设计企业试水全过程工程咨询如何做?——住建部、中设协联合召开试点企业座谈会[J].武汉勘察设计,2017(04).

[6]廖纲煊,秦庆祥.国外咨询业概况[J].图书情报工作,1988(04):37-40.

[7]胡红兵,钟书华.中英日德美咨询市场规模比较[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板),1997(02):40-44.

[8]蒋兆祖,刘国冬.国际工程咨询(一)——国际工程咨询的内容[J].建筑,1999(0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