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洲 周勉
自2008年起,钱德湘和夫人奔波于中美两国之间,搜寻史料、咨询专家,画下了芷江受降、枣庄受降、“密苏里号”受降和中国战区16个对日受降区的受降场面。这些画真实全面地还原了受降场景,它们是对历史的交代,更是对后人的警醒。
盛夏时节,前往湖南芷江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驻足在纪念馆园区南部的一排房屋前,静静观赏屋内悬挂的19幅对日受降油画。
这19幅油画平均尺寸6平方米,出自70岁的芷江籍画家钱德湘之手。自2008年起,他和夫人谭明利奔波于中美两国之间,搜寻史料、咨询专家,画下了芷江受降、枣庄受降、“密苏里号”受降和中国战区16个对日受降区的受降场面。
“这19幅画真实全面地还原了受降场景,它们是对历史的交代,更是对后人的警醒。”钱德湘说。
从未忘记的梦想
1945年8月21日,一架日军零式运输机在中美空军混合编队的6架战斗机押送下,载着侵华日军代表飞抵湖南芷江。日军降使今井武夫一行奉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之命向中国军民投降。其后,日军分16个降区、101处开始缴械投降。
5年后,钱德湘出生在这个“受降之城”、湖南西部的侗乡小城。“抗战故事我听了太多,脑海中时常想象过去的画面。因为父亲在芷江机场附近工作,我天天都在‘飞虎队驻扎过的地方跑着玩。”
对于热爱画画的钱德湘来说,家乡的山水与风土人情仿佛一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水井,他听历史、画民俗,成长为一名热爱艺术的青年。
1968年,钱德湘下乡插队,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长沙知青。年轻的他们对艺术创作充满了激情,这名长沙知青对钱德湘说:“真希望你能用油画重现芷江受降的场景。”这句话仿佛一颗石子,在18岁的钱德湘心中激起了久久无法平息的波澜。后来,画芷江受降图也渐渐成了他的梦想。
1974年,钱德湘前往湖南师范大学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来自波士顿大学的访问学者引荐下,前往美国创作、办展。
时光荏苒,钱德湘每次回到芷江,都会到机场、“受降纪念坊”“受降堂”等地方看一看,这里曾经历了炮火的无情肆虐,也见证过中华民族的苦难和重新崛起的时刻。每一次,钱德湘都有新的感悟。
2008年,钱德湘再次回乡参观受降纪念馆,此时的他已在油画界颇有名气,他的作品在海内外均有展出,也受到许多收藏家的追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看了他的画册后,激动地说:“您笔下的人物如此生动饱满,能不能请您画一张芷江受降的全景图,今后在纪念馆展出?”
等待了40年的机会终于到来,钱德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没有忘记我的梦想,这件事一定要全力做好。”钱德湘说。
从第一幅画到“还原历史”
2009年,钱德湘和夫人谭明利回到国内,在北京宋庄租了一间房作为画室,用一年的时间将芷江受降油画完稿,在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这幅长7米、高3米的油画巨制,画中气氛凝重肃静。左边记者席上,国内外记者一致向前的目光将人们的视线引向画面中心——三张铺着白布呈梯形摆放的木桌,右边是中方受降席,对面是日方投降席,中间则为观礼席。
墙上的时钟指向16时40分,这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中方代表气宇轩昂,而日方代表则神情慌张。正如今井武夫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的,“作为战败国使节,我们等于铐着双手来中国投降”。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幅芷江受降油画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媒体的目光,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和孙女卡洛韦都对其赞赏有加。“陈香梅女士还认出了画中的一些人物,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用油画还原历史事实的信心。”钱德湘说。
既然要还原历史,何不将视野放到全国,乃至全世界?钱德湘与吴建宏商议,将1945年的16个受降区举行的受降仪式全部以油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届时,观众可以在一个地方看到所有受降场面,感受一个个历史画面拼凑起来的壮阔胜利场景。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也必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条路要用多长时间走完?钱德湘的答案是10年。
“必尽之责”与“意外之喜”
画出16个受降区的受降仪式意味着海量的资料收集。寻找资料的主力是钱德湘的夫人,她精通英语又善于梳理总结。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谭明利发现,有些图片资料和文字介绍存在张冠李戴的现象,而积累多了之后,谭明利往往一眼就可以发现哪些资料图文不符。她认为,艺术家有责任来表达历史,但一定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就这样,一个个的细节被他们“挖”了出来:受降地点与受降官员的临时更改,受降场所的场景布置,在场人物的情绪与动作表达……杭州受降、太原受降、济南受降……一幅幅油画巨制接连诞生了。
在此期间,钱德湘夫妇也不放弃对原始视频的寻找,可在美国的网站上,输入汉语拼音“Zhijiang”后,与之相关的内容几乎没有,这讓他们的找寻一度陷入僵局。
此时,一个“威妥玛”拼音成了突破口,也让他们有了意外收获。“我在一份美国‘飞虎队队员写的回忆录上发现,美国人将芷江称为‘Chihkiang。”吴建宏说,发现了这一信息后,他马上联系了钱德湘夫妇,希望他们按照这个拼音进行搜索。经过查找,钱德湘夫妇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档案馆。
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工作人员按照谭明利提供的关键词与文件名,找来了足足一车的光盘和胶片,挨个播放给他们看。
当播放到第三个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受降场景出现在了钱德湘夫妇眼前。画面中的桥岛芳雄(日本投降代表)抬起手擦了擦额头的汗,这个动作仿佛一道闪电,在钱德湘的心中无声炸开。那一瞬间,钱德湘感觉自己的每一根血管都是滚烫的。“当时心跳都加速了,我喊出来了——这就是芷江!”
接下来,当镜头转向室内,熟悉的布景和人物同时出现,钱德湘再也难忍心中的激动:
“就是这个!”
2014年,他们将视频“护送”回了国内,这是他们的“意外收获”,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抗战历史影像资料的空白。
“有了丰富的资料后,我每次都会从不同的视角创作几十到一百张草稿,再咨询很多研究历史的专家,最后选择一张最符合历史事实的。”钱德湘说。
今年,钱德湘的19幅油画全部完工,并进行了展出。“艺术的塑造比照片更有感染力,油画可以通过画家的构思把人物的精神表达出来。这些画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也留下了民族的抗日精神和家国情怀。”钱德湘说。
(《新华每日电讯》20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