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大学生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的主要任务,其职业能力直接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2014 年《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通知,表明了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为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指明方向,增强辅导员职业信心和归属感;2017 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上述文件定位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设要求。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系列文件极大地促进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但随着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生的需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趋势,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辅导员仍存在角色定位不清、竞争平台不健全、培养机制与行业体制规范不完善等问题[2][3]。学者们认为通过完善考评机制、严格选培制度以及增强综合素质来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是应对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对辅导员工作衡量与评价的根本方法[4-6]。因此,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构成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普遍认为,科学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分析与提升路径是建设辅导员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必经之路。申晓敏等从思想政治教育、党组织和班级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危机事情应对、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八个方面构建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评价体系,综合考量了辅导员工作实际设定评价指标权重[7]。罗勇等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科研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辅导员职业能力量化测评指标体系[8]。刘艳坤等从学生成长需求视角,从外部改革支撑和内部评价合理两大方面探讨能满足学生需要的辅导员评价体系[9]。现有的研究针对如何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科学的职业能力和工作评价体系做出了较多的探索。
基于此,本文突破传统的辅导员职业能力理论研究,将辅导员职业能力分析作为整体系统,引入解释结构模型进行职业能力的因子分析,构建一个多层次结构模型,以期为高校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1.范围科学界定原则
“千条线,一根针”是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导致辅导员工作的繁杂和职责不清。因此,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评价因子的范围划定应做到有科学依据、有章可循,准确把握好“度”,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辅导员的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评定范围划定也应该及时适应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具备时代性与先进性。
2.指标切实可行原则
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从思想政治教育、突发事件应对、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到就业创业指导等,涉及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工作内容过于宽泛。一是注重全面性,其具体评价因子应符合辅导员工作实际又要具备较大的可操作性,这将有效地体现辅导员工作状况,从而促进评价目标的实现。二是注重差异化,避免“一刀切”或者搞“平均主义”,突出重点,兼顾全貌。三是注重可行性,简化评价流程,针对难以量化的职业能力因子找出可以间接反映其能力水平的可度量中介能力因子,有效地体现相关因子的核心理念与思想。
3.主体合理性原则
分析主体的合理选择是评价体系能否真正反映真实情况的关键。集中多元化主体的不同角度因子分析,使分析结果更加客观全面。就目前而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工作内容上受学生工作处及院系的指导。因此,分析评价体系应以大学生、院系、学生工作处、辅导员自身这四者为主,形成综合性的评价结果。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践研究,详细分析当前国内外主要的职业能力评价理论,主要为两个理论,分别为能力本位评价理论和胜任特征模型理论。能力本位评价理论,是跟随着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在20 世纪70 年代逐渐兴起,英国的教育评价学家艾利逊·沃尔夫(Alisno Wolf)提出:“能力本位评价是根据对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形式。”该评价体系是与期望、学习相联系的突出学习结果的能力价值评价工具[10]。胜任特征模型理论,是由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兰德(David MC Clelland)教授于1973 年提出,主要从品质和能力的层面分析个体和工作岗位绩效的关系,认为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动机和特质等潜在的深层次特征,便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秀者和一般者进行区分[11]。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由美国J·Warfiled 教授于1973 年提出的,是用来分析复杂系统结构问题模型化的有效方法。ISM主要是通过对系统元素间相互影响关系的辨识并应用有向图来描述各元素问的关系,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为多级递阶结构形式,使得系统内部众多元素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变得层次化、条理化[12]。
根据ISM 的实施步骤,一是确定系统组成要素,本文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进行要素确定;二是组建ISM 小组,小组成员共有30 人(主要括8 位思政教育领域专业教授 、10 位高校思政辅导员、6 位高校行政工作管理人员以及6 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等);三是系统要素间的形成关系,小组成员依据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内容、能力等就各职业能力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其工作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完成,构成可达矩阵;四是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的可达矩阵进行划分并构建一个多层次结构模型[13-14]。
从思政领域研究专家、高校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群体四方面入手,分别进行访谈,并结合问卷调查。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并参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和大量辅导员工作相关制度、研究文献基础上,借鉴已有学者的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研究成果,从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个方面,将职业能力构成要素层次化,最终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结构划分为核心能力、通用能力及发展能力3 个方面和8 个具体职业能力因子维度,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层次结构
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的特征和ISM 小组的观点,以及结合表1 中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层次结构,可以建立8×8 的邻接矩阵,邻接矩阵是通过因子两两比较判断得到,表明了不同因子两两之间的结构关系。通常定义原始矩阵为B,B 中的值用bij表示,B=(bij)8×8,其中由此可得,邻接矩阵A 和可达矩阵M,分别为:
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的可达矩阵,能力因子Si 或Sj 的可达集是由可达矩阵第Si 行或Sj 列中所有因子为1 的列或行,所对应的因子而构成的R(Si)或R(Sj)集合。由此对R(Si)、R(Sj)进行缩点运算,即把环路部分当成一个要素进行处理,可得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的多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图,如图1 所示。
综合前人研究的现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得到层次化和条理化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层级有向图,找出三个能力层次之间的结构内在联系,可分为基础层、中间层、高度层三个层次,构成了一个互相支撑循环的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机整体。
图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的多级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图
基础层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包括高校辅导员日常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S1)、高校辅导员专题、主题教育及人文关怀的能力(S2)、高校辅导员日常事务协调、教育力量、资源及活动组织的能力(S3)等3个因子。基础层是衡量辅导员工作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志,是辅导员其他具体能力逐渐形成的基础。
中间层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平台和主要抓手,包括高校辅导员学业、就业指导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S4)、高校辅导员规范发展党员及党、团组织搭建和活动开展的能力(S5)、高校辅导员班级队伍、制度建设及信息、事务管理的能力(S6)等3 个因子。中间层是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准性能力,是在基础性能力上的专业化发展,主要表现在辅导员的工作胜任力,处于能力结构的第二个层次。
高度层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因子包括了2 个因子,分别为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处理并建立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及持续关注和采取措施减轻事件影响的能力(S7)、高校辅导员整合资源开展特殊活动、科研及打造精品学生工作项目的能力(S8)。这个层次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是衡量专家型与普通型辅导员的鉴别性胜任能力,往往是辅导员职业专业性、职业性、学术性高度统一的体现,为能力的最高层次,要求辅导员能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逐渐转变,是充分发挥辅导员潜能,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核心和业务的双能力。
辅导员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为核心,明确职业属性,培养职业归属感,彰显思政功能和主体地位。自媒体的发展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尤其是增强网络技术,培育具有较高网络素养和专业水平的自媒体工作队伍。高校辅导员应第一时间关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观点意见和舆情动向,主动掌握自媒体言论,及时把控自媒体的舆论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认同,成为“网络导师”、“网络好友”。这表明高校辅导员的文字组织能力、舆情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想教育感化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为更好地提供育人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大多为“95 后”、“00 后”,这些大学生时代感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速度快、自主性强,这都要求高校辅导员依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专题主题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一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专题主题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力争使创设和筹划的专题主题教育活动囊括大学生生涯的各个方面。二是以主题定方式,增强主题教育实效性。辅导员作为专题主题教育的重压推动者与实践者,依据不同教育主题,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采用不同的方式诠释、深化主题,以期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三是科学规划,形成完整科学的教育体系。依据学生的特点与学校教育的重点,使专题主题教育杂而不乱、有章可循、逐步推进,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主题教育体系。
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生活中给予学生关心与关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支持与帮助。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辅导员角度出发,应更多以从学生需求为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需求,在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发展、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汲取学生的意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主动性。
一方面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既是常规性的任务,又是长期性的工作内容。通常包括与学生相关的各类事宜通知、学生综合测评、奖助学金评定、学生档案整理与移交以及各种材料汇总上报等相关工作。同时,对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中也涉及与学院、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衔接问题。因此,高校辅导员对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能力在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此,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培养体系与专业化的工作体系是当务之急。建立以研究辅导员工作规律为基础上的专业培养体系,依据学生真正全面发展的需求建立相应的专业化工作体系,促进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组织管理能力提升,逐渐形成“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模式。当前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应摒弃传统的“管理学生”理念,积极树立“服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观念。密切关注学生动态,通过班级干部、年级干部、校级干部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帮扶。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业规划,是当前高校辅导员亟待思考的现实问题,也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与专业化水平的有力体现。一是宏观学业指导,高校辅导员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和所在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兴趣,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业规划、学科与专业以及学习目标等宏观学业指导。二是微观学业指导,当学生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与阻碍时,需要高校辅导员主动关心,通过学习讲座安排、学习技巧交流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改进学习方法。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理论在辅导员实际工作中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作用远未充分发挥,科研能力正日渐成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中一个薄弱环节。高校辅导员的理论素养水平往往和辅导员自身的工作情怀,眼界和站位,经典著作的功底,最新理论研究发展的关注度,向“高人”请教的主动度等密切相关。因此辅导员应该增强科研的自觉性,有目的性地将工作系统化和规范化,辅导员可以通过一些有力抓手,来逐步提高科研能力。如:申请思政相关的科研课题,定期开展学生工作案例的研究;组建相关工作团队,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
同时相关部门要鼓励高校辅导员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通过总结、提炼学生工作经历、工作技能和创新工作方法,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升。一是搭建科研培训平台,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热点与难点,设立专项课题研究项目以提供资金支持,为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提升提供激励。二是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为高校辅导员科研工作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与指导,聘请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专家,促进课题研究的持续性,助推科研成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