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林
摘 要: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传统精神文明的载体,我国蕴含许多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对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农民画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分析,能够发现其文化传承具有极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与历史文化色彩。对江西万安县农民画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在了解当地文化发展历程、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展开开发与研究工作,在产业、文化方面拓展新的渠道,通过系统性的论述促进地方的文化传承。
关键词:江西万安县;农民画;艺术特点;文化关系
注: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江西万安县农民画的艺术特点研究”(YS18129)研究成果。
一、江西万安农民画历史背景
江西万安的农民画是一种农民原创的、描绘农民生活、以生活为基础的绘画表现形式。与其他地方的农民画类似,万安农民画突出强调人们对某种精神力量的信服,通过绘画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勾勒出来。古代人们生活的社会背景较为纯粹,没有过多的欲望纷扰,由于对一些自然灾害不能预测,人们便利用祈福的方式,以求保佑家人与自己平安。比如,人们会针对婚姻、财运、平安等方面的诉求开发符篆,张贴或放在家中,祈求主人的心愿能够实现。早期符篆由道士或僧人所赠,后期民间人士也参与其中,有的会向道士拜师学艺,有的则自己研究绘画技巧与绘画形式。绘画手法涉及生活的诸多方面,是反映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生活习性的有效方式。
中国封建王朝晚期,万安民间绘画者数量迅速增长,其中有很多绘画技艺精湛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明清时期的万安县农民画已经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阶段。著名的农民画家梁书,早期有很多学习经验,但在留校执教多年之后选择回到万安老家,给当地培养了大批民间绘画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农民画中的封建气息逐渐消散。题材的转变并不能阻碍其对现实生活美好的传递,它借鉴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国画、年画等,突出特色。万安农民画既能突出万安县的地方传统文化,又能结合语境与字面意思,反映出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希冀——“万安”。
二、江西万安农民画的发展历程研究
首先是20世纪中叶,农民画的内容具备时代特征,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积极向上、国家不断发展进步。从其结构特点与绘画形式来看,很多画家会结合年画与壁画进行绘制,原始藝术富有的浪漫气息能够被人们深刻感知,利用夸张、直白的表现手法,夸大现实生活的境况。
其次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画家在进行创作时,摒弃束缚,强调绘画作品中的自我意识。画家们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团队,有的团队甚至达到上百人。此时的画家产量都很惊人,他们开始参与一些其他省份、城市主办的艺术文化展览活动,很多作品有机会在报刊中发表。此时的万安农民画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具备一定影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一类绘画作品,万安农民画对开辟当地商业发展道路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再次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20多年间,万安农民画发展势头迅猛,此时广大画家以及绘画创作者已经认识到系统学习的重要性,开始进行相应的专业美术训练。此时的万安农民画在展现其质朴性的同时,还会凸显一些雅致风范。当地已经建立了书画馆,给农民画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是2010年至今,在该阶段万安县人民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致力于商业性的产业链构建。农民画在地方的影响力得到提升,且万安县人民政府利用地域优势条件,通过农民画创作、培训、展览等诸多方面探索农民画村落发展机制,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三、江西万安农民画传承与发展实践问题
首先,从一些文联或民协在当地举办创作大赛的频次来看,万安农民画在全国范围内都具备行业号召力。但是实际上万安农民画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人们对农民画不了解,出现漠视其发展的现象。万安县管辖的镇较少,农民画的创作基本上都集中在高坡镇,其他镇以及城区等的居民对农民画不熟知,根本不了解其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在这种产业背景之下,高坡镇农民画发展现状受当地对市场开发动力不足影响,要想农民画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其内部探索发展原动力。
万安农民画有漫长的发展历程,老一辈的画家大部分从事教学指导工作,留在一线进行创作的画家数量逐渐减少。青年画家具备生命力,但是从整个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其思想沉淀效果明显不足,过于追求绘画创作的新颖与个性,忽视了艺术形式的本质。不少画家甚至会走上商业化的发展道路,力求作品数量多,根据市场需求提升工作效率,创作出现敷衍现象。因此,万安农民画的地域特色在产业融合发展阶段被漠视,甚至有一部分画家存在网络抄袭现象。尽管万安农民画有很多的名作,但是现代的青年画家的作品“不达标”的现象极为常见,这限制了其在绘画市场的影响力。
农民画传承必然要经过学校教育引导,当地最初提出的农民画走进校园的设想,后劲明显不足。尽管万安县人民政府已经采取多项措施,且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已经引进农民画的内容,日常基础课也增加了农民画专题课程,这种地方性政策往往会“流行”一段时间,后续开展农民画教学的学校就会越来越少。一方面这种绘画形式相对来讲技能性不强,另一方面教师以及学校能够提供的支持有限,且这种教育教学工作与国内整体的教学体系不相契合,如果教师的薪资与劳作不成正比,就会出现教育效果不佳的现象。
四、围绕艺术特点与当地文化关系,提出万安农民画发展建议
第一,以农民画为中心做好其他产业开发。旅游业是我国现代社会备受推崇的行业,通过农民画的开发以及调研工作,发现其中具备的商业价值相对较强,可以借此拓展旅游业,给游客带来更为深入的体验。万安县人民政府需要开展产业化的引导,将旅游业与农民画衔接起来,让游客在体会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感获得拓展延伸,这样的项目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具地方特色的观赏体验。万安农民画的市场被拓展开来,由内而外找寻一种创新发展的动力。
第二,做好对当地居民的宣传与引导。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条件的追求导致年轻人很小就背井离乡,对自己家乡的特色以及风土人情不了解。当地政府需要将农民画带入当地居民的视野,定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而通过比赛或展览的形式也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当然这种传统的宣传引导形式无法避免存在小众性特点,由于时间限制要求较多,一部分人的参与也会受地理位置影响。由此看来,万安农民画创作团队应该与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合作,做好万安农民画艺术元素的渗透工作,在公交车站、火车站等地设置传统文化告示牌。对于当地人来讲,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能够建立一种良好的艺术文化氛围,日后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数也会因此增加。
第三,做好万安农民画画家的集训工作。绘画能力以及专业性情况是农民画画家作品保证质量的基础条件。需要进行绘画专业性引导,使农民有机会接触系统性学习与引导,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各类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应用效果也会因此全面增强。当然农民画家本身就是围绕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创作的,经过绘画表现阶段的培训,技能、技法应用渲染力更强,尤其是在情感传递方面,能够给受众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现代社会产业发展对科技手段的依赖逐渐增强,很多灵感的捕捉都可以利用设备完成。艺术品的创作本身就具备较为特殊的构成原理,经过对各种元素的组合与扩展,提升某个细节的描述效果。绘画作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特点,将情感表达作为绘画创作的基础条件,使农民画家在创作阶段能够找出绘画的落脚点,从而使作品具备更强的表现力。农民画家在创作期间需要明确自身的绘画艺术创作的目标和方向,结合地域特色与艺术表现的基本要求,创作出更加富有灵魂与价值的优秀作品,将万安农民画推向其他地区,其影响力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结语
万安农民画是一种富含多种特点的艺术形式,尽管在发展阶段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性,但在地方政府与农民画画家、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之下,诸多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进行艺术特色研究与文化背景分析时,需要利用辩证思维,结合当地的农民画产业、民俗风情、经济情况,找出限制农民画产业发展的因素,从源头对要害因素进行控制。画家可以借助来自科技、社会的诸多优势力量,将万安农民画与市场经济进行融合,构建良好的经济环境,保留万安农民画的特色,通过全方位的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方案的实施,展现万安农民画画家的创造力,体现万安农民画富有历史性的时代意义。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