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清
摘 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强调人们必须要师法自然,感受生活。利用画家的想象力和情感,创造良好的艺术形象。笔者深入剖析了中国画继承与创新的创作指导理念,发现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应该体现出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东方艺术中的体现。
关键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东方艺术;绘画
在很久以前,很多画家对中国画的创作理念进行探索,提出重要的艺术理论。自从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之后,创作实践的主要方向始终是师法造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中国画创作提出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逐渐成为后人的重要指导思想。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朝著名画家张璪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我国美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言论。“造化”就是大自然,“心源”就是作者内心真实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简单来说,就是对自然界的师法,具有强烈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1]。从实质上来看,侧重于主体的表现和抒情,并非再现模仿,是再现和表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倡导人们要师法自然,将自然界作为师父,要求画家进入自然,感受自然界的理,在理解的同时,利用大量现象以及人的情感创造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外师造化”,其艺术创作思想与人们的审美观点相符,只要是美术作品,都会有形象,既需要直观生动的视觉形象,又需要艺术创造。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都要以生动的视觉形式将社会生活的真理进行体现,而且充分体现主体的善良以及诚挚的思想情感。从东方艺术史来看,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其创作的灵感来源是自然和生活,这些艺术家凭借自身的情感,对生活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受。比如郑板桥的代表作品《墨》、齐白石的代表作品《虾》以及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奔马》等,始终坚持“外师造化”。徐悲鸿之所以画出万里奔腾的马,主要原因在于马的形象来源于生活。中国画的艺术灵感主要来源于对大自然的感受,这也是画家对自然界以及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一种物化形态。从古到今,我国画家始终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对于中国画创作而言,“中得心源”不仅仅是创作过程中的“源”,更加重视人的“心”以及“心思”在作品中占据的分量,其充分表现“心”即“写心”“写情”。东方艺术主旨在于体现人的主体精神,不赞同刻意模仿自然,不可以仅仅重视形似,必须要将主观和客观的“心思”进行有机结合[2]。用人的胸怀和心来体会大自然,通过人的意识进行物化,将自然界转变成人的主观意识的重要媒介。比如文同画竹,其长期待在种满竹子的环境中,将竹子作为自己的朋友,通过自然感情的影响和丰富的想象力,文同真正做到“胸中有竹”。后来,清朝著名画家郑板桥也注重情感的作用,倡导“胸中无竹”。其在坚持“胸中有竹”的基础上,强调心胸的艺术意象和“心”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很多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都强调“心”和“心思”的重要性。
从其他的角度来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运用于东方艺术创作是画家普遍关注的话题,怎样对其继承与创新呢?“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画家指明了思考方向。第一,就继承来讲。继承的内容以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为主。众所周知,中国画中笔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表达语言之一。只有中国画才有笔墨,其他国家没有,而且这是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重要优势,更是中国画的核心[3]。了解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主要通过传统的影响以及继承,这是很多人都赞同的,笔墨是很多人长期实践总结的一种艺术技巧。比如古代李唐的“斧劈皴”以及董源的“披麻皴”等。不难发现,这些技巧的诞生都源于画家对自然的感悟,这是“中得心源”的最终结果。因此,每个画家作品的地域特点以及面貌都有所不同,创造出很多优秀的笔墨技法。笔墨语言将他们描绘的对象充分表现出来,进而形成他们个人独有的风格。
就创新来讲,石涛言强调师法自然,继承古代人的技法,又一次认识,仅仅适当地借鉴,不可以完全照搬[4]。比如范宽,其学习李唐的笔墨,虽然非常精妙,但是有自己的想法,形成独有的风格。事实上,对于传统的笔墨,必须要批判性继承,既不能直接否认,也不可始终不变,中国笔墨自身具有多重性,比如民族审美性以及文化性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其越来越丰富。对笔墨传统进行发扬,重点是对笔墨精神进行发扬,并非传统笔墨中一个流派的激发。之所以了解传统技法,其目的在于创造出更多新的技法,将自身的艺术面貌全方位体现出来。
目前,在中国画坛上,不同美术思潮相互碰撞,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创作风格,具象和抽象、现代和传统并立,而且有许多实验性的内容。因此,必须要又一次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提出来,其具备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专有的,必须要成为中国画创作的重要趋势,并且“中得心源”和“心”以及“心思”在创作过程中占据的分量完全不同,而且效果是不一样的。就“中得心源”来讲,其提倡“具象造型”[5]。中国画始终都具有“应物象形”的现实主义传统面貌,比如古代代表性作品《清明上河图》以及现代作品《人民和总理》等。這些作品不仅具有历史容量,而且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极具收藏价值。中国画在语言表达媒介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油画而言,与写真的水准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依旧需要人们不断努力。
当前,我国一些现代画家每天只是模仿和参考他人,并没有到自然界写生,也没有接触实际生活,作品不符合现实,打着变形的旗号,虽然创作出很多艺术作品,但只是病态美而已。现如今,不管是艺术风格还是艺术面貌都是多元化的,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其实,从笔者的角度来看,要想与众不同,得到别人的关注,必须要在艺术中融入生活气息,体现出特色。在当前多样化的创作理念中,很多画家依旧推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
“外师造化”效仿自然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其也有一些强制性的要求。首先,必须要有长期的“师古人”过程,而且懂得融会贯通。其次,该画家有自己的风格。最后,这种自然并不是所谓的自然,类似于文同的“胸有成竹”并不是生活中的竹子。实际上,“中得心源”充分总结了以上几点。中国画有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刚出现时的确是按照自然来画,最早出现时是被当作计数和记事的工具,之后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很多记录的画面被当作信仰的主要图腾,绘画有了更多的社会功能,而且很多主观意识融入模仿自然中。添加主观意识后,画面有了更多的美感需求。一直以来,绘画都是重要的装饰形式之一,而且开始在室内装饰中应用,绘画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出现很多分类,比如写意画、工笔画等,后来又划分成花鸟画、山水画等,所有的画种都有细分。就绘画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来讲,绘画只是模仿自然,然而事实上并非这样。文化传承应该以文化为前提积极发展,这样才可以传承文化。绘画属于文化的范畴,所以绘画的传承必须要与文化的基本传承准则相符。可以尝试着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当作文化观念,这也与中国写意理论相符。“中得心源”和“艺术加工”是不同的概念。
总而言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概括了从客观现象到艺术意象再到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简单来说,艺术应该来源于现实美,需要将现实美作为重要源泉。然而此现实美在变成艺术美之前,需要得到画家主观情感的再造,作品充分反映客观现实,必定融入画家的情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揭示了艺术形象形成的所有秘密,所以流传千古。
参考文献:
[1]孙红阳,段德伟,宋祖德,等.论传统画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气韵生动”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2-47.
[2]江乐山.“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画心得对国画与陶瓷山水画的影响[J].陶瓷研究,2019(6):121-123.
[3]张晶.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张璪绘画美学思想述要[J].名作欣赏,2019(31):125-128.
[4]张龙.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示[J].西部皮革,2019(16):120.
[5]胡慧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代解读:以山水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12-13.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