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双创人才创业类项目研究

2020-09-21 06:51王品亮李梦鸽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22期
关键词:双创领域人才

王品亮,李梦鸽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210042)

0 引言

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简称省“双创计划”),自2007年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启动实施以来,吸引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成为省级品牌引才工程[1]。省“双创计划”主要是对近3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择优给予资助,目前分创业、企业创新、高校创新、科研院所创新、卫生创新、文化创新、高技能创新等7个类别。据统计,省“双创计划”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资助引进了4 443名高层次人才到江苏创新创业,其中带着资金、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到江苏创办企业的创业类人才有1 956名,占比44%。创业类项目一直是江苏省引才工程的优势所在[2]。

1 双创人才创业类特点

2007—2018 年省“双创人才”创业类项目资助的双创人才达1 956人,共创办1 946家企业,其中有10家企业各有两名双创人才。

1.1 分布特点

1.1.1 地区分布

创业企业在苏南、苏中、苏北分布极不均衡,苏南地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创业企业比较集中,苏中地区(扬州、泰州、南通)次之,苏北地区(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较少。具体分布情况是:苏南地区1 461 家,占75.1%;苏中地区306 家,占15.7%;苏北地区179家,占9.2%。创业企业数量排名在前5 位的设区市:苏州(584 家,占比30.0%),南京(286 家,占比14.7%),无锡(271 家,占比13.9%),常州(216家,占比11.1%),南通(148家,占比7.6%)。

1.1.2 产业分布

双创人才创业企业已经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符合江苏发展方向的领域形成集聚优势,有力促进了江苏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统计,截至2018 年年底“双创人才”创业类入选人才中有1 870人实施创业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占比96.1%。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的更为集中,达到780 人,占比40%;从事生物医药、新材料两个产业领域的也占有较大比例,分别为375 人和293人,分别占比19%和15%;从事装备制造领域的209人,占比11%;新能源、节能环保两个产业领域的分别为101人和112人,分别占比5%和6%。此外,还有部分创业类人才从事农业食品、化学化工、文化等其他产业领域。

从表1创业类人才各设区市和产业领域分布看,13 个设区市几乎各自涵盖了全部产业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能源环保等。从各产业领域企业数量占本市全部企业数量的比例看,各设区市表现出了较为集中的产业领域,比如,苏州市主要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南京市是电子信息领域企业较为集中,无锡市是电子信息领域企业较为集中,泰州市则是生物医药领域企业。

1.1.3 园区分布

据统计,双创人才创业企业基本落户在各类园区,占比85.5%;其中国家级园区1 112人(高新区455人、经开区540 人、其他117 人),省级园区419 人(高新区142人、经开区262人、其他15人)。苏州工业园区归类为国家级经开区。入选创业类人数超过50人的国家级园区分布情况为:苏州工业园区145 人,无锡高新区80人,苏州高新区69人,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65人,江宁开发区57人。

表1 创业类人才各设区市和产业领域分布 (单位:人)

1.2 来源特点

1.2.1 来苏前工作生活地

从2010—2018年“双创人才”创业类入选人才的来源地区来看,涉及国家及地区多达17个,地域分布较广。

来江苏之前在主要发达国家工作和生活的有516 人,占比31.6%。最大的来源国是美国,有363人,占70.3%;在英国的有34人,在日本和加拿大的各有28人,在新加坡的17人,在德国的有15人。此外,入选人才来自澳大利亚、韩国、法国等9个国家。

来江苏之前在国内其他省区市工作和生活的有1 116 人,占比68.4%。最大的来源地区是上海,有361 人,占32.3%;其次是北京,有284 人,在浙江的有71 人,在广东的67 人。此外,来自于湖北、陕西、黑龙江的入选人才分别有45 人、34 人和28 人,其余地区均是20 人以下。来自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各有9 人。

1.2.2 国籍

在2010—2018年引进的创业人才中,有1 311人具有中国国籍(包括中国香港1人、中国台湾16人),占比80.3%;有226人具有美国国籍,占比13.8%。此外,加拿大籍43 人、英国籍12 人、澳大利亚籍10 人、新加坡籍10人。

1.2.3 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

“双创人才”创业类入选人才具有丰富的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2010—2018 年双创创业类人才中,66.2%的人选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但从2012年开始,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1.2.4 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

2010—2018年双创创业类人才中,有195人申报时具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长江学者、杰青等人才称号,占比11.9%。

1.3 结构特点

1.3.1 学历结构

2010—2018 年双创创业类人才中,从人才的学历学位上看,1 229人具有博士学位,占入选总人数的75.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苏“双创计划”创业类人选层次高,质量优。

1.3.2 职称结构

从入选人才的职务上看,具有正高职称的人才共844名,占入选总人数的51.7%,其他具有相当于副高职称的人才共219 人,约占入选总数的13.4%。其他没有职称的人才一般来自海外,大部分具有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职务,约占入选总数的28.3%。说明江苏“双创计划”人选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丰富工作经验。

1.3.3 年龄结构

入选人才多处于施展才华的黄金年龄。据统计,入选时年龄在40—49 岁的人员达654 人,占比40.1%;50—59 岁的人员达688 人,占比42.2%;两者加总数量为1 342人,占入选总人数的82.3%。

2 双创创业项目发展特征

2.1 入选人数稳步上升

分年度创业类人才数量及在当年度资助总数中占比为:2007 年,64 人,占比55.7%;2008 年,101 人,占比57.1%;2009年,132人,占比49.8%;2010年,142人,占比39.6%;2011年,170人,占比42.3%;2012年,216人,占比45.5%;2013年,220人,占比43.7%;2014年,179 人,占比43.3%;2015 年,180 人,占比43.1%;2016 年,180 人,占比42.9%;2017 年,199 人,占比47.5%;2018年,173人,占比36.3%。

从各年度入选人数变化看,“双创计划”的实施对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苏创业产生了积极效应,创业类人才占比基本保持稳定。2014—2016 年每年度入选人数稳定在180 人左右,2017 年接近200 人,2018年有所下降,入选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

2.2 入选人才呈现年轻化趋势

从入选时年龄看,创业类人才入选时的平均年龄为48.6 岁,各年度平均年龄为43.7—53.4 岁,具体为(2010 年,53.4 岁;2011 年,52.9 岁;2012 年,51.9 岁;2013 年,49.5 岁;2014 年,48.1 岁;2015 年,47.3 岁;2016年,46.3岁;2017年,44岁;2018年,43.7岁)。人才入选时平均年龄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换言之,创业人才逐渐年轻化。

2.3 产业领域分布更趋合理

从产业领域看,2013 年以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领域创业人才数量占比有所减少;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创业人才数量占比有所增加(见表2)。

2.4 项目失败率逐年下降

截至2019 年4 月,双创人才创业类入选总人数1 956人,人才已离职或者项目未正常实施590人,占入选总人数1 956人的30.8%。

分年度人才离职或者项目未正常实施数量,占当年度资助创业人才比例分别为:2007 年35 人,占比54.7%;2008 年59 人,占比58.4%;2009 年57 人,占比43.2%;2010 年75 人,占比52.8%;2011 年72 人,占比42.4%;2012 年89 人,占比41.2%;2013 年69 人,占比31.4%;2014 年54 人,占比30.2%;2015 年41 人,占比22.8%;2016 年27 人,占比15.0%;2017 年12 人,占比6.0%;2018 年0。可以看出,从2011 年开始,项目失败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2010 年入选的项目失败率较高也是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寿命越长的企业数量越少。

3 效益分析

“双创计划”是江苏省人才项目中投入最大的一项,也是产出效益明显、溢出效应显著的一项[3]。据统计,截至2018 年,省财政共资助创业人才经费14.53 亿元,其所创办企业仅2018 年度就缴纳税收34.48亿元,是之前历年投入的2.4倍。

3.1 双创人才创业项目实施效果显著,带动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提升

双创人才创办的企业大多数立足国际产业发展前沿,且处于产业链条分工的高附加值环节,企业从创立到成长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部分“双创人才”创业企业已成为各细分行业的引领者,开发的产品填补了技术空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升级。截至2018年年底,创业企业中有14家企业成功上市,26家企业新三板挂牌,580家企业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2家企业2018年度销售收入超亿元,有68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B 类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89 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创业人才,68人入选省科技企业家,69 人作为领军人才入选省双创团队等。截至目前,创业企业已涌现出远景能源、信达生物、旭创科技、赛特斯信息、金斯瑞生物、越博动力、天瑞仪器等一大批明星企业。

3.2 双创人才创业企业呈现出引领跨越发展的强劲爆发力

双创人才创业企业的人才优势使其在经营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8年度有销售的企业1 238家,占总入选企业1 946家的63.6%。按入选年度看,有销售企业数量占比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2016 年度至2018 年度这3 年资助的创业企业有销售企业占比均超过80%。2018 年度有净利润的企业705 家,占总入选企业1 946 家的36.2%。705 家盈利企业在2018 年共创造利润59.33亿元,平均值841.5 万元。销售收入最高的为张雷创办的远景能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完成开票销售957亿元,累计缴纳税款32.99亿元,其中2018年销售收入达228 亿元、纳税额10.28 亿元,1 家企业的纳税额是12年省级财政投入总量的66%。

表2 2013—2018年创业类人才产业领域分布 (单位:%)

3.3 双创人才创业企业生命力较强、存续期较长

截至2018年年底,在1 956名双创人才所创办的1 946 家企业中,目前未在正常运营或者倒闭的企业共590家,占领军人才企业数的比例为30.3%,说明双创人才创业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较为良好。2014—2018 年入选的双创人才创业企业,每年的实际存活率均明显高于按企业存活率曲线计算的理论存活率,分别高出15~24 个百分点。按企业成立年限,以7 年为一个周期来看,双创人才创业企业的存续率为81.84%;以5 年为一个周期来看,存续率为91.4%;以3 年为一个周期来看,存续率为97.34%。可以说,双创人才创业企业从总体上看存活能力要强得多,这与创业企业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分不开,特别是帮助它们突破企业生存的“瓶颈期”。

4 工作建议

省双创人才创业项目总体成效显著,对江苏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立足更高标准,站在更高层面研判,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4.1 适当调整项目遴选机制

侧重扶持与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一致的领域,注重引进的人才及所属领域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促进人才和产业的协调发展。遴选标准上,把项目的先进性和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把人才的层次和创新创业项目的产业化前景、市场盈利前景结合起来,优先向自身投入较大的创业人才倾斜、向全职创业的人才倾斜。

4.2 进一步健全资金支持机制

财政资金按企业的成长周期进行分类支持,创业初期对资金需求最为强烈,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资金支持的边际效应逐步递减,可按照“多雪中送碳、少锦上添花”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市场化地帮助创业人员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政府可以成立或依托已有的风险投资公司建立专门的政策性的人才项目风险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按照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模式,对创业企业进行资金扶持,或把原来纯粹的资金支持改为对企业贷款贴息补助。

4.3 加强对创业企业的后续扶持工作

对双创人才创业项目扶持政策需要持续跟进,避免重申报,轻后续扶持的状况,帮助创业企业尽快成长。给予双创人才资金扶持,对这些高科技项目实施来讲,起到了开好局、扶上马的重要作用。但高科技项目的研发投入一般非常大,风险也较大,在发展的每个环节和阶段,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建议进一步加大后续支持力度,对经过3 年以上发展,企业成长比较好的项目,采取科技计划项目定向申报的方式,给予更大力度的持续支持。

猜你喜欢
双创领域人才
人才云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