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莱芜分局,济南 271100)
农村土壤污染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农村居民,也是整个社会以及整个国家的发展性问题。农村地区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农村土壤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土壤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主要保障,明确农村土壤污染源、制定处理方案是当前重要社会性问题[1]。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农村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后方基地,为农牧业、食品供给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经济振兴”等诸多政策和意见指导都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不能以短期的经济刺激作为拉动地方产业的手段,而是要考虑环境治理与经济增长[2]。
想要解决农村土壤污染问题,首先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宣教,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加强农村地区居民的环保概念。倡导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治理资金投入,注重社会资金的匹配和融合,以优惠政策和税费吸引更多的先进治理技术应用到广大农村地区。根据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进行土壤污染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匹配相关服务行业[3]。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畜牧产生的粪便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不可否认,养殖废水和牲畜尿液粪便中确实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种植所需的营养物质,科学使用会提高作物产量。
但是,并不是所有土壤都缺少肥料,如果只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则需要有针对性进行施肥,使用畜牧业废水和动物粪便反而增加了土壤负担,造成某项指标偏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另外,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和禽畜粪便会造成土壤硬化、结板、盐化,造成土壤透气性和透水性降低。粪便中还可能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和细菌,对农作物会造成危害[4]。
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增产增收、降低病虫害。但是需要科学、系统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很多农户将农药和化肥直接喷洒施加在水体和土壤表面,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部分化学物质长期不能分解,逐渐渗透到土壤下部,形成地下水污染,对水源有着极大危害。
随着工业水平不断提升,不同产品在自然界的降解速度不同,很多产品无法在自然环境下降解,还可能带有大量细菌或病毒,有害物质会随着生活垃圾进入到土壤中。
目前城市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很多企业和工厂逐步向农村地区迁移,越来越多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和工厂不断迁入,造成农村地区土壤污染加剧。很多违法工厂转移到了偏远地处,经常排放具有高污染性的废水、废物,这些污染源直接进入田间地头,致使周边生态遭受破坏,有些甚至永远无法恢复。
在振兴乡村发展的战略上要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以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当地的自然化环境、生态特点、经济水平、设施运行与管理发展等诸多问题进行考量,以经济、节能、环保为主要理念进行土壤治理模式优选。
农村地区人口虽然众多,但是人口分布较为分散,而且居民文化水平有较大差异性,对于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等思想较为陌生。所以首先要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当前土壤污染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升环保意识,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绿色发展是未来农村社会的必经之路,只有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当中,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不同地区地理差异性较大,按照政府的乡村振兴布置要求,农村地区发展与环保整改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地域环境特点逐个分析,坚持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从目标、规划、整改、纠正、反馈等多个环节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措施。土壤污染治理需要有能源作为动力,农村地区虽然电力铺设较为普及,但是电力资源仍较为紧张,建议以电网资源为主、太阳能为辅的规划模式,以减少土壤污染治理的运行成本。同时注重农村新建与改建的配套设施完善,注重基础环节工作的稳步推进,杜绝“先建设后治理”的传统模式。
土壤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项目,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更快提升环境治理效能,加快乡村振兴,要从多个角度实行不同的举措共同发力。
农村土壤污染治理资金压力很大,可以从社会渠道进行多方融资,改变传统的依靠财政进行基础建设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源合作,采取经营、管理分开的形式。
要积极鼓励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投入到农村建设中来,政府可以以降低税费、减免土地使用费等方式吸引先进技术,在政策层面帮扶土壤污染处理建设。同时行政部门要配合当地政府对治理项目的行政审批进行简化,缩短审批时间,帮助农村地区加快项目建设的脚步。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产业转型是目前农村发展的主基调,而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土壤污染治理升级可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农村地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因地制宜优先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稳定、维护费用低、检修方便的土壤污染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障,促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