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语用视角下的否定评价立场研究∗
——以“你看你”为线索

2020-09-21 02:56
外语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听者互动性立场

缪 庆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提 要:本文从互动—语用视角出发,以汉语中的“你看你”立场标记为线索研究否定评价立场表达。 基于听说双方之间的互动性,借助“立场三角”图形表示法,我们将否定评价立场标记“你看你”表达的功能分析为集定位(来源定位、回应层级定位)、评价(听者肯定评价引发、说者否定评价回应)、离合(说听双方立场之间的趋异互动性)3 个子行为于一体的功能系统。 然后基于评价会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语用效应,说者借助“你看你”对听者肯定评价立场做出否定评价回应,其回应语言为冲突性话语,说者在会话交际中采取不同方式以不同程度加剧或缓和与听者立场的冲突,由此产生相对应的负面或正面的语用效应,从人际关系来看分别属于人际关系的解构或建构过程。

1 引言

本文想要说明两点:第一,语言使用是互动性的,立场表达是说话人借助语言进行的一种普遍性活动,语法是由语言使用促动和形成的;第二,立场表达会产生一定的语用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假设语法蕴含在立场表达中,也即立场表达是一种频繁的语言使用行为,如果语言使用频繁有助于语言形式的形成,那么,立场表达也会对形成语言形式有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语法形式也折射出立场表达原则。

我们常常使用言语明确地表达一个立场。 如:①

①据奥地利新闻社报道,目前正在马里就人质问题进行斡旋的普罗哈什卡对媒体说,目前的情况十分复杂,但“奥地利政府不会采取支付赎金的办法,这是我们的立场”。

②佳士得美洲区副总裁乔纳森·兰黛尔日前表示:“我们尊重中国人民的情感,理解他们的立场,但是根据国际法,找不出理由不进行这次的拍卖,这是我们的立场”。

我们将上面例子中“这是我们的立场”表达的立场称为“自觉立场”,是说话人主动明确地指出其在认识和处理某一问题时所处的地位或态度。 与之相对,“不自觉的立场”则是说话人未主动明确地指出其在认识和处理某一问题时所处的地位或态度。 这种不自觉的立场常常通过语言中一些特定的词语表达,比如形容词、动词和名词等以及由它们构成的短语、句或格式等形式都有可能参与到立场表达中去,情态助动词、“我看/说”等认识短语等可以表示对命题的认识评价,例如:

从立场角度看,上面“对”“你看你”“我说”3类立场标记可以分别归入Du Bois(2007:142 -145)同意、评价和认识3 类主要立场类型,从沿着某一尺度特点来看,都可视为立场定位(positioning)。 一般来说,评价(evaluating)是立场表达者针对立场客体将其视为具有某种特定质量或价值特点的过程,说话人将其在情感上定位,沿着情感层级选择一个点,如“嗔怪”“责怪”或“斥责”等;除沿着情感尺度进行评价,也可沿着认识尺度来定位,如“一般的认识”“确定性的认识”等。 此外,说话人常常通过“(不)对”“(不)是”或点头摇头表示认同或否定,同意(agreement)便是立场表达者对某一立场客体的评价表示认同。 总之,这些立场定位或多或少均是借助某种离或合的形式来表示趋异或趋同的离合(alignment)关系。

由于语法与立场表达的联系实际上较少受到关注,本文选取其中的“你看你”否定评价立场标记为例,它能较好地体现立场表达的定位、评价与离合这3 者间的关系,也较能说明语法是同时植根于说听双方的互动中,以它为线索观察否定立场表达,我们可以看到属于意义和信息编码的也可本质上理解为互动性,借此分析立场表达产生的语用效应。 本文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 语料库。

2 否定评价立场的互动性和语用效用

2.1 否定评价立场的互动性

Englebretson(2007:1 -25)为立场表达提供学理上的依据(姚双云2011:149)。 他从人类学角度出发,通过语料库用例在互动语境中的定性分析,揭示出5 项关键的立场概念原则。 为有效避免立场类型无限增生,Du Bois(2007:163)从方法上提供一个系统的表达法,本文拟采用其较为成熟的“立场三角”可操作性表示法。 他将立场定义为对话中由社会主体通过显性交际手段达成的一种公开行为,此行为在任一社会文化领域的显著维度上同时评价客体、定位主体(自己和其他人)、与其他主体建立离合关系(趋同或趋异)。汉语中的“你看你”即可视为这样的集3 个行为于一体的显性交际手段:同时评价客体,在某一尺度点上定位说听双方主体②,且两个主体间的立场表达是趋异的,如图1:

图1 否定评价立场“立场三角”表示法

因为在立场表达过程中,当前立场常是对前一言行折射出的立场所做的回应。 Du Bois(2007:161 -168)构建由引发立场(stance lead)和回应立场(stance follow)组成的立场对(stance pair)。 “你看你”引导的是回应立场,且是否定评价性质;与之相对,其引发立场常常是说者从听者断言或从听者的言行推理出的立场,为进一步显示立场对的相异性,我们将其标为正面评价引发立场,也即听者通过言语表示赞同或是说者从听

例⑥中“你看你”引导的回应立场为文革“人家逗你开心,你倒当真了”标记否定评价立场,其引发立场为宝姑“这么说也是个道理”断言表达的正面评价引发立场;例⑦中“你看你”引导的回应立场为李德“连抽烟都不肯同我对火,还不是对我有看法,要同我划清界限”,其引发立场则是李德从师哲“缩回自己的烟头,另行划着一根火柴给他点火”这些行为推理出“对我有看法,要同我划清界限”正面评价立场。 李宗江(2009:329)笼统地将“你看你”的语用意义概括为“提示对方注意自己言语或行为的不当之处”,实际上,这只是指出“你看你”立场表达的客体和回应立场的否定评价性,没有指出这种否定性评价有着价值维度的变化,亦没有交代立场表达主体是如何通过互动性实现这种否定性评价的。

从语法与立场表达的关联看,“你看你”是祈使式的完整表达形式,即由“主(你) +谓(看) +宾(你)”构成。 随着“你看你”被立场表达者逐渐频繁地用来引导否定评价立场,也就形成专门的“你看你”否定评价立场标记语。 因此,“你看你”否定立场标记语是基于语言使用的语法形式,语法蕴含于立场表达中的假设也是成立的,也即“你看你”的频繁使用有助于“你看你”立场标记语的形成,那么,“你看你”表达否定评价立场也会对形成“你看你”立场标记有着重要的作用。

2.11 “你看你”否定评价层级

评价往往会渗入一定情感,相比于确定一个准确的情感意义,语言结构更多说明一个情感范围(Ochs, Schieffelin 1989:15)。 “你看你”也是通过说者表达回应立场时的情感范围来体现,也即说者表达否定评价立场时会沿着情感度或认识度进行定位,大致分3 层级点:

(1)含嗔。 说者从听者断言或从听者言行推理出引发立场,对此,借助“你看你”引出否定评价的回应立场,带有嗔怪意味。 常出现于陈述式断言中。 例如:

(2)责怪。 说者从听者断言或从听者言行推理出引发立场,对此,借助“你看你”引出否定评价的回应立场,伴随责怪。 常用于反问句式中,带有对听者的反驳或质问。 例如:

(3)斥责。 说者从听者断言或从听者言行推理出引发立场,对此,借助“你看你”引出否定评价的回应立场,伴随斥责。 例如:

2.12 “你看你”立场表达的互动性

“你看你”标引的回应立场和引发立场,从认知上看,总是涉及两个主体间的认知视角或心理空间协调,投射为对相同客体的不同认识立场:一是说者立场,二是听者立场,说者立场是对听者立场做出的否定评价回应,两个立场是趋异的。 两趋异立场通过“你看你”得到凸显,可以透过与前一立场的言语行为的互动性过程来观察。

(1)澄清型互动。 说者从听者断言或从听者言行推理出引发立场,对此,说者借助“你看你”通过澄清、重述等显示事实、真相而消除模糊或混乱,表达否定评价的回应立场。 例⑥中文革通过“人家逗你开心,你倒当真了”澄清消除宝姑认识上的偏差,“你看你”突显后一回应立场是对前一引发立场的澄清。 例⑧中小谢通过“就是校友”重述以消除偏差,“你看你”突显出此回应立场是对前一引发立场的澄清。

(2)辩白型互动。 说者从听者断言或从听者言行推理出引发立场,对此,说者借助“你看你”通过提供事实辩解,以事实道理消除误会指责,以对前一立场做出否定评价性回应。 例如:

龚跃进借助“你看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建构回应立场,试图为自己辩白以示否定评价。

(3)劝慰型互动。 说者从听者断言或其言行推理出引发立场,对此,说者借助“你看你”通过提供原因或条件进行劝慰,以对引发立场做出否定评价性回应。 例如:

南孙借助“你看你”通过假设或然性事件站在锁锁相对的立场上,以对锁锁的言行折射出的立场做出否定评价进行劝慰,以缓解南孙的焦虑。

(4)对比型互动。 说者从听者断言或从听者言行推理出引发立场,对此,说者借助“你看你”通过情况对比,做出否定评价的回应立场。 如:

婆婆将硕士儿子与博士儿媳进行对比,言语间透露出对儿子没读博士的否定评价。

(5)质疑型互动。 说者从听者断言或从听者言行推理出引发立场,对此,说者借助“你看你”通过反问质疑其合理性或真实性。 例如:

妻子通过反问质疑丈夫将烟头丢进花园的行为合理性,透漏出对该行为的否定评价。

(6)反驳型互动。 说者从听者断言或从听者言行推理出引发立场,对此,说者借助“你看你”通过驳斥或提出反质疑,以做出否定评价的回应立场。 例如:

(7)斥责型互动。 说者从听者断言或从听者言行推理出引发立场,对此,说者借助“你看你”通过厉言斥责,以做出否定评价的回应立场。 然而交际中说者常常为非冲突方,即第三方,此回应立场则可有效缓解冲突双方的矛盾。 例如:

姜叔并非矛盾中心人物,与冲突一方母亲是朋友关系,母亲与我才是矛盾中心人物,姜叔通过有节制的共鸣斥责我,获得缓解矛盾中心人物间的冲突效果,也即使得“冲突降级”。

2.2 否定评价立场产生的语用效应

冉永平(2010:150)指出,冲突性话语是在言语上因交际方的立场、利益和观点等不同而引发对另一方抵触或争论的动态状态。 一般地,交际主体在立场态度等不一致甚至对立时产生责怪、质疑、反驳等言语现象,也即冲突性话语产生。 不相容和对立是冲突性话语的典型特征。 “你看你”标引的回应立场和其引发立场之间是趋异性质的,在言语互动过程中前一说话人的断言、责问等常常引发当前说话人的对立性回应,从语用上来看,属于冲突性话语回应。 从以上分析可知,说者对听者言行的回应立场主要呈现下面两种可能性,如图2所示。

第一,表示对比、质疑、斥责等,会加剧立场主体间的对立,使得两者间立场趋异距离较大,冲突性话语的影响是负向的(图2中用“ -”表示),从人际关系角度看是冲突性话语的负向语用效应,可以视为人际关系的解构过程(deconstructive process)。

第二,冲突性话语也可能改善人际关系,或者通过冲突性话语而加深冲突双方间的情感,比如“你看你”表示澄清、辩白、劝慰、非冲突方言语斥责等互动性时,这种冲突性话语的影响是正向的(图2中用“ +”表示),从人际关系角度看是冲突性话语的正向语用效应,可以视为人际关系的建构过程(constructive process)。

图2 “你看你”否定评价立场引起的语用效应

图2从左至右分为两层:听者与其引发立场、说者与其回应立场,两者之间存在趋异互动性,由“你看你”标记凸显。 为更好观察“你看你”的趋异互动性过程,我们自上而下分成3 层:第一层是由说者和听者组成“你看你”否定评价立场表达关联的两个主体,第二层是包括听者的引发立场、说者的回应立场两个立场构成的立场对,其中,“你看你”存在于回应立场(图2用粗体字表示“你看你”表达的立场表达功能及语用效用,以此与相关联的听者引发立场相区别),说者借此通过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实现与听者的立场趋异;第三层是说者对听者引发立场做出否定评价回应可能产生的语用效用,以及由此带来相应的人际关系性质。

除“你看你”外,汉语中还有“真是的”(郭晓麟2015)、半截子埋怨式“把” 字句(王幼华2008)、反问格式“X 什么X”(朱军2014)、否定反问句(刘娅琼陶红印2011,谢群2017)等标记形式可以表达否定评价立场,下面是“真是的”的用例,例如:(《哈佛经理职业素质》)

郭晓麟将“真是的”视为评述性语用标记,主要表达负面评价功能,我们依然可按照“你看你”否定评价层级点依次大致分为嗔怪、自我责怪、斥责他人与非冲突方缓和等4 类,其中,1、3 类在人际关系上是负向的语用效应,因此属于人际关系的解构过程,2、4 类在人际关系上是正向的语用效应,视为人际关系的建构过程。 从这里我们也发现,当说者将否定评价层级定位于责怪时,自我谴责在人际关系上是产生正向效应的,当属人际关系的建构过程,而包括对听话人在内的他人进行斥责在人际关系上是产生负向效应的,当属人际关系的解构过程。

总之,在冲突性话语发生后,说者在会话过程中可能采取不同方式使冲突或矛盾不同程度地升级或恶化;说者也有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使会话过程中的冲突得到不同程度的缓和。

3 结束语

本文利用自然会话语料考察“你看你”引导否定评价立场及其互动行为,为我们理解否定评价立场提供比较可靠的经验基础。 基于“立场三角”表示法分析“你看你”的否定评价立场表达,“你看你”所在的回应立场可理解为否定评价、评价层级定位和与听者立场趋异3 行为于一体的有机整体,其引发立场则是说者从听者断言或从听者行为推理出的立场,说者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听者言行做出不同程度地否定评价回应,这表明,回应立场和引发立场之间是趋异的;从语用效用上,有可能加剧或缓和与听话人之间的冲突,从人际关系上则属于人际关系的解构或建构过程。

“你看你”就其形式并没有与其他否定立场标记有很大的特殊之处,对其真实的理解需要诉诸于具体的语境中。 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习惯于以静态的回应立场话语为单位,撇开其引发立场的自然会话语境去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难以达到共识。

本文的贡献在于,我们将立场视为注重语境和听说双方互动中的“行为”,将立场标记语视为言语频繁使用的产物,并分析其评价可能产生的语用效用。 当然本文以“你看你”否定立场标记为例,以及依据的有限语料,所描述的否定评价立场的评价层级和互动性是否全面,尚需要更多不同的否定立场标记来加以验证。

注释

①例句标注形式及其作用:“(着重号)”表示立场标记所在,“”表示说话人的回应立场话语,“”表示听话人的引发立场话语。

②“你看你”引导的是回应立场,为行文分析方便,我们将“你看你”所在的回应立场表达主体标为说者,将引发立场表达主体标为听者,以示区别。

猜你喜欢
听者互动性立场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劳工(外二首)
扬善
口译语体的顺应性研究
玩转表演
岭南园林声景美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物”化的空间
面向提升校友网站互动性的交互界面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