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9月17日文章,原题:即便中国尝试“向内看”时,贸易仍继续提供动力中国正为未来几年料将更严峻的政经外部环境做“持久战”准备,提出“双循环”战略。随着从低收入转变为中高收入经济体,中国GDP中,出口占比持续降低,从2006年35%的峰值降至2019年的17%。进口也呈现出类似下降趋势。但在塑造中国增长的过程中,来自贸易的竞争压力和机遇很可能将继续扮演主要角色。
首先,中国生产商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成本竞争优势已降低。2014至2019年,中国在服装行业拱手让出8个百分点的全球市场份额,主要流向越南等低成本邻国。其次,随着中国制造商生产更高价值零部件(如图)的能力越来越强,加工出口业在中国GDP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19%下滑到2019年的5%。
第三,中国正逐步开展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再平衡。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从2010的49%增至2018年的55%。1995至2018年,服务业在中国GDP中的占比从34%增至53%,取代工业成为主要产业。这些结构性变化使贸易在中国GDP中的占比下降。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经历如此急剧的下跌,中国对(全球)总体出口增长的贡献仍远超任何其他国家——将排名第二的德国(7%)远远抛在身后。中国的出口带动型增长巅峰期或已过去,但其持续影响力或许不会像某些专家认为的那样黯淡。
短期内,中国的外向型行业令人意外地相当强劲。在疫情大流行期间,中国已受益于对其擅长提供的医疗物资和电子产品的井喷式需求。今年第二季度,这些因素已把中国在全球出口市场的占比推升至近20%——明显高于2019年的13.1%,并在近几个月来催生出格外强劲的出口数据。
尽管如此蔚为壮观的强劲势头可能不可持续,但出口对中国依然蕴含着超出人们普遍认为的潜力,且对(美中)贸易脱钩和供应链大规模重组的普遍担忧可能被夸大,外国跨国公司仍对中国市场情有独钟,中国的综合制造生态系统无法被轻易复制到任何其他地方。▲(作者黄育川、杰里米·史密斯,丁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