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作祥
“德”是一个文化范畴。一指人的品格,如“德才兼备”“德高望重”。二指行为规范,如“道德”“师德”“公德”。三指信仰、信念,如“同心同德”。这三方面的内涵包括人性中全部美好健康的素质,它根植于心灵深处,外化于一言一行。古有《道德经》,今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时代的烙印不同,追求德才兼修一直是文化的主流。
德从何来呢?良好的家风家教是养成优秀品德的基因和细胞。家庭之外的社会生活(关系)更是品德养成的土壤和阳光。德如参天大树,需要合适的土壤、阳光和雨露,需要根系的吸收和光合作用的积累。这是一个积年累月的过程,也是一个不能停歇不能懈怠的过程。
当今时代,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社会变革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前所未有,价值多元化和网络环境是最具时代特征的挑战。由此,加强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建设成了治国理政的战略工程,纳入了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显而易见,规律性和科学性则需要不断探究与总结。
关工委是以五老为主体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工作的对象是青少年,工作的方式是“关心”,德育是“关心”的重点之一,这是一种角色的定位、方式的定性和目标的定向。认识青少年品德养成的一般规律,围绕青少年品德养成的方向和目标,根据关工委组织自身的资源情况,谋划行动的方式和途径,为主攻打好配合,为主场当好啦啦队,为系统工程辅助给力,为宏伟目标添砖加瓦,这就是服务全局、践行使命、老有所为。
基于以上认识,雅安市关工委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开展了积极的实践。
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这两者占据了他们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余下的是校外、课余和假期。这个时段是家庭和学校都不能完全顾及的时段,恰恰又是青少年特别活跃的时段。关注他们这个时段的活动环境,提供健康的服务和帮助,正好是关工委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
从2013 年开始,雅安市关工委启动了村(社区)关爱青少年活动室建设。项目宗旨就是为青少年创设一种可主导的课余校外生活环境。在省民政厅和省关工委的支持下,经过多年努力,投入资金530 多万元,整合部分基层公共资源,在全市建成了170 多个关爱活动室。每个活动室都配备了图书、电脑、体育器材以及相应的学习、活动设施。落实五老管理资产、组织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服务和指导。活动室运行以来,开展了第一轮“管理好、服务好、作用发挥好”创建活动,并以充实装备为奖励,使活动室服务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目前正进行第二轮“优秀活动室”创建。关爱活动室这个平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一种辅助性的环境支持,也为关工委立德树人提供了用武之地。基层五老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了对青少年道德建设实施主动干预的作用,除指导青少年课余读书、健康上网、体育活动外,有的还开设了红色课堂、书画讲习、课业辅导、社会实践等等。有些活动还组织学生家长一起参加,收到良好的效果。
家长的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情感态度以及习惯格局,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烙印。家庭的晕染基本上可以决定孩子生命的底色。
雅安市关工委因此非常看重辅导家长的成长。组织有理论和实践专长的五老,每年编印一本家庭教育资料,免费发送,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家庭教育调查研究,和学校密切合作,指导家长学校建设。依托基层组织搭台,向群众普及家教理念与常识。天全、荥经两县建成了“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县”,雨城区成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此外,天全县关工委开展优良家风家教征集评选活动,辑成征集评选过程和结果,再组织讲习传承,并以“好家风伴我成长”为题开展全县学生演讲比赛。这项活动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使教育和影响达到了广泛和深入,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把关工委的资源特长和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结合起来,围绕教育目标谋划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教育尽可能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切合青少年的认知,将其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近些年,在践行一系列主题教育过程中,雅安特别注重地方资源的利用。努力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用具体的人具体的事诠释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人生三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体制制度。
雅安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三越大雪山、百丈关战役等重大事件都发生在雅安,毛主席的警卫员胡长保牺牲在荥经,陈云出川从宝兴启程。当年的红军大学、红军医院、苏维埃政权在雅安留下了丰富的遗存。当年的雅安人为红军筹粮捐钱献物,出力出人参军,留下了光荣的传统。雅安市县区关工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挖掘利用这些红色教育资源。编印红军故事读本一印再印,广送学生阅读。“进校园”,组织班会、队会讲红军故事。组织夏令营参观纪念馆、纪念地、祭扫烈士陵园等等。用身边的鲜活教材触动青少年的心灵,让他们从英雄故事中感悟人生的价值与情怀,从历史的波澜中获取自信与自觉,从榜样的身上找到自我塑造的模板。
雅安是2008 汶川地震和2013芦山地震的重灾区。两次大难的救援与重建,既重塑了雅安山水也重塑了雅安人心。社会的大爱无疆,党和政府的“人民至上”,使雅安的妇孺老少受到了震撼心灵的教育洗礼。关工委以五老特别的觉悟,强化和青少年的感同身受,开展了一系列立德树人教育活动:组织聆听模范事迹报告,参观救援和重建过程展览,实地考察重建工程和重建成就,组织主题夏令营等等。特别突出用青少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去认识和领会祖国可爱、人民可亲、制度的优越和体制的优势,激发感恩之心、上进之力。
配合红色教育主旋律的,还有文化熏陶艺术感染和美德传承的交响曲。雅安市县区有三个五老合唱团,活跃在学校和学生中间,每年有一次全市“老少同台”展演评比。其中的要义是注重排练和展演过程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促进,从诗词歌舞中获得真善美的营养。芦山县关工委评选表彰“美德少年”已持续了8 个年头。他们着眼于青少年的家庭表现在校表现以及社会表现,由关工委主导评选,颁发奖状证书予以激励,汇编典型事迹,出墙报板报予以宣传彰扬。对部分典型对象还给予长期的跟踪关爱。用青少年身边的榜样去引领他们的成长,使教育变得生动、亲切和自然,让学习的楷模具体、可信、触手可及,可期的效果自然而然。芦山的做法目前在一些县区和乡镇已经得到效仿。此外,在持续不断的“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中,注重青少年规矩意识的养成也是立德的范畴。道德纪律法规都是规矩,规矩就是约束。自觉的约束是一种文化的素养。对青少年来说让他们通过普法教育建立起对规矩的敬畏、对道德的尊崇,获得对约束的自觉,这是一种“授人以渔”的关爱。
总之,生活即教育,俯仰均有德,只须辨良莠,寸尺皆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