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田老师工作室”故事多为乡村娃课余生活点亮一盏灯

2020-09-18 06:06莫尔佳
关爱明天 2020年9期
关键词:隆昌市镇党委政府

本刊记者 莫尔佳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伴随着有节奏的击掌,稚嫩的童声在室内回荡。

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内,几十名小学生坐在一体式课桌椅上。他们身着校服或款式各异的汉服,在田云清的带领下,拍着双手,齐声诵读国学经典《论语》。

这是一个周六上午的寻常一幕。这些孩子是界市镇各个小学的学生,自“田老师工作室”成立后,每到周末,他们便在家中长辈的陪同下,来到活动场地,跟随田云清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2017 年10 月,内江隆昌市界市镇成立“田老师工作室”,邀请“四川好人”田云清担任负责人,并发动界市镇40余名五老加入工作室。三年来,在界市镇党委的支持下,田云清和五老们积极作为,在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助力脱贫攻坚、助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中发挥正能量,已成界市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田云清的“感恩”与“回馈”

2001年,是田云清人生中“最难的一年”。这一年,田云清先后遭遇了家中房屋因年久失修倒塌和在外打工的丈夫因事故骤然离世的巨大变故。从此以后,田云清只能和两个儿子相依为命。

田云清带领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

田云清原是界市镇村小的一名代课教师。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针对民办教师问题的改革中遭到解聘,2000年即待业在家。田云清的大儿子出生三个月时,因生病未得到妥善治疗,成为脑瘫,从此日常生活吃喝拉撒全需人照顾。丈夫撒手离去时,黑心工头连哄带骗,只给了田云清3000 元安葬费就再也找不到人。家中仅有的一些积蓄也在这一年为医治自己的腹部囊肿和小儿子的颈椎错位时被消耗殆尽。“我当时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田云清说。

田云清的哥哥闻讯赶来,让她将两个孩子抛下让婆婆照顾,跟自己回娘家。田云清坚决不同意,见劝说无效,哥哥丢下一句“你在隆昌一个月都待不下去!”后离开了。田云清找人借了300元钱,用150元给大儿子买了一些必需的药物,再用剩下的150元在隆昌县城租了个“能遮风挡雨的屋子”,暂时安顿了下来。

“可没有工作我怎么生活?”于是,田云清又去找了党委政府领导和学校领导,要求继续代课。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田云清不仅得以重返学校上课,两个孩子也办理了低保。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田云清“一步一步地走了出来”。多年来,界市镇党委政府一直关注着田云清一家,从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经济资助等方面持续给予帮扶。后来,田云清的小儿子顺利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资阳市公安局的人民警察。田云清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被评为当地的道德模范、“四川好人”。

“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关爱,我和我的孩子根本没法从绝境中走出,过上今天的生活。”田云清说,自己非常感恩这些年来党委政府为自己做的一切,也正因如此,当2017 年10月界市镇党政领导找到她,表示要以她的名义成立“田老师工作室”,开展关心镇内青少年成长工作时,田云清在经历了短暂的犹豫后,毅然接下了这个任务。“我当天没答应,但回去想了一夜后,觉得既然党委政府这么关心我、信任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民服务、为党分忧呢?”她说,“我要把党给我的关爱和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所以我就答应了,并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做好。”

“田老师工作室”就此挂牌成立。

“我们想让孩子们更好”

“田老师工作室”成立后,专门开了一个“招聘大会”,动员镇内五老加入其中。老党员、退休教师、老农民……先后有40多名五老参与到工作室来,共同为界市镇关心下一代工作添砖加瓦。

罗锦忠就是这群五老中的一员,自称是“正宗的农民”。他的身上,至今有着不少耕种时落下的伤疤痕迹。尽管靠务农为生,但罗锦忠却热爱文艺,他是界市镇文艺宣传队的队员,曾在当时的隆昌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馆组织的“最会摆龙门阵的隆昌人”演讲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可以说是一炮走红。”罗锦忠还有书法这一业余爱好。2018 年10 月,罗锦忠加入“田老师工作室”,除了开办书法兴趣班外,还给孩子们讲述当地民间小故事。

在罗锦忠看来,关心下一代工作,“不光要现在做、我们做,还要大家做、辈辈做。”身为农民,罗锦忠对农村青少年的课余生活现状尤为担忧。“留守儿童太多,都是爷爷奶奶带。”他说,“青壮年外出打工,拿钱回来是给父母孩子做生活费的,但有些祖辈也确实不像话,拿着钱就到茶馆打牌去了。”罗锦忠的话得到在“田老师工作室”负责给孩子们开展葫芦丝义务教学的界市镇中心校退休教师蒋玉方的附和:“农村娃这种情况真是不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打牌,就把娃娃‘放敞’,甩给小孩5块、10 块的,让他们‘自己去耍’……这样长期以来,可不就‘野了’。”

罗锦忠一直希望,把这些“野了”的农家娃的课余时间“收回来”,“不要再‘放出去’了”,他说,“田老师工作室”为实现自己的念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规范的管理,有统一的时间安排,还有政府对场地和器材的支持——“孩子们来了,我打心眼里高兴。我不图名不图利,我们就是想让娃娃们更好。”

蒋玉方在“田老师工作室”教孩子们吹奏葫芦丝

让学生周末“有好去处”

“田老师工作室”成立之后,田云清与五老们自行策划,很快推出多种活动:为辖区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书画培训、葫芦丝曲乐讲座、亲子互动等活动——工作室迅速变成了界市镇孩子们欢度周末的好去处。

第一次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时,田云清心里很是忐忑,“我想肯定组织不起来。”没想到活动当天来了20 多个孩子。那天活动的效果很好,“第二场来了30多个孩子,后来,40 多个、50 多个……早前工作室在社区的那个小教室都坐不下了。”田云清笑着说。蒋玉方告诉记者,工作室的所有活动都是免费的。“城里的家长会送娃娃去补习、去少年宫,可我们乡镇农村没这条件,很多家庭也没钱给娃娃报班。但家长们也都是希望娃娃好的,所以怎么会不喜欢我们这嘛。”他说。

除了把孩子们“引进来”,工作室的五老们还会“走出去”:他们定期到各村(社区)、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和免费兴趣班教学,他们与留守儿童家庭“结对帮”,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帮助和疏导;他们还在利用“六一”“春节”等时间,开展“暖冬行”“微心愿”等慰问活动,为辖区困境儿童送去温暖……

2019 年,界市镇党委政府又给工作室提供了新的场地。在这个330 平方米的大厅里,包括“田老师大讲堂”“儿童之家”“阅览区”等区域,政府还为工作室购置了桌椅和教学器材。“党委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平台,我们当然要把它干好。”蒋玉方说。

曾经有旁人调侃过田云清,“田老师,你硬是不晓得累哦。”

“但是我们都感觉很开心,我们很有干劲。”田云清回应道,“今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干下去。”

猜你喜欢
隆昌市镇党委政府
论江南运河与沿岸市镇发展之关系
《莲峰》焕发生机蓬勃的文化力量与自信
酉阳县涂市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民意直通车:架起沟通百姓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西江月·庆祝国庆69周年
隆昌大规模绿化发展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面对环保督察常态化_基层党委政府如何做?
隆昌县联社:“开门红”增存75877万元
宋代草市镇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