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0-09-18 04:55采编部,尹亚斌,刘源
中国畜牧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存栏猪瘟养殖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农业农村部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各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行业企业勇于作为,带动中小农户复工复产,畜牧业产销秩序逐步恢复正常。现将江苏、辽宁、重庆、四川、吉林、江西等地区具体恢复生猪生产情况介绍如下。

一、江苏省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综合考虑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环保要求、市场供给保障等因素,提出到2022年全省猪肉自给率达到70%,其中苏南地区达到30%、苏中地区达到80%、苏北地区达到115%的目标任务。为推动任务落实,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将任务逐级细化分解,大部分县已落实到场、到户。通过政策再加码,措施再发力,江苏省生猪存栏数、能繁母猪存栏数连续6个月回升。2020年一季度末,江苏省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8.1%;生猪存栏环比增长7.7%。一季度出栏生猪环比增长5.4%。具体做法如下。

1.抓政策推动。江苏省委、省政府将生猪存栏1044万头、出栏1800万头目标任务列入江苏省高质量发展考核,出台促进恢复生猪生产9条政策措施,财政部门安排资金近10亿元,对新增出栏1万头的规模猪场奖补100万元,对新增种猪给予每头700元奖补,对5000头以上猪场的贷款贴息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再给予1%的贴息。同时,强化用地保障,2020年万头以上规模猪场已落实用地3.97万亩。规范调整禁养区,调减面积1.36万平方千米,较调整前减少13.25个百分点。

2.抓行政促动。具体为实施“五个一”。一场一封信,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同志给499家万头猪场负责人写了一封信,激励企业充分发挥生猪生产主力军作用,用好用足扶持政策,加速生猪产能转化。一月一调度,江苏省政府分管领导或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同志每月召开一次视频调度会议,推动各地目标任务早落实、早见效。一月一督查,在建立各级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的恢复生猪生产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江苏省又建立了厅级干部带队的常态化督导机制,江苏省农业农村厅14个厅级干部带队分片督导生猪恢复生产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每月开展调研督导。高规格常态化督导机制更有力度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一月一通报,对照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推进情况,实行每月调度,结果专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通报各设区市党委和政府,对进展缓慢的地区实行约谈。一场一挂钩,实行领导干部挂钩服务规模养殖企业制度,江苏省政府分管领导带头包挂万头猪场,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分片包干、逐一到场对接帮扶,江苏省5000头以上猪场全部落实了挂钩责任人。

3.抓项目拉动。2020年以来,牧原、正邦、温氏、新希望、立华等生猪企业陆续在江苏省签约万头以上生猪项目。江苏省政策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生猪恢复生产总投资达207亿元,涉及万头以上规模猪场173个,现已陆续开工建设,建成后可新增产能1000万头。

二、辽宁省

1.生猪存栏情况。2020年一季度,辽宁省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0.5%,其中能繁母猪同比增长10.6%,生猪产能恢复迅速。随着生猪大项目的陆续开工,生猪生产将保持这一快速恢复的良好态势,预计2020年年底前可按要求完成恢复生猪生产目标任务。

2.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定期调度恢复生猪生产工作。2020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等多个会议上进行部署,分管省长每月调度生猪生产及非洲猪瘟防控情况;辽宁省政府将“全面抓好生猪生产”列为辽宁省2020年“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重点指标,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及时将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领导责任。

(2)细化扶持生猪生产政策措施,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加强指导与服务。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畜牧业大项目服务推进组,会同省直相关厅局全面加强对全省生猪大项目建设的服务和指导,帮助大企业解决用地问题、融资问题,协助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各市、县也相应设立了生猪大项目联络员制度,对大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

二是细化政策保障措施。制定了《辽宁省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场所选址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暂行管理办法》,加强和改进动物防疫条件审查;与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宽畜禽养殖用地限制;联合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生猪规模养殖环评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落实生猪养殖建设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与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银保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生猪稳产保供的通知》,完善临时贷款贴息补助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三是搭建生猪企业融资平台。组织召开全省政银企金融支农对接会,辽宁省政府搭建平台,帮助生猪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已为辽宁牧原公司发放贷款3.3亿元;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为新希望辽宁公司发放贷款5亿元,为牧原昌图公司发放贷款3000万元。同时,中国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等金融机构正在与相关生猪企业对接。

四是加强生猪生产月监测分析。对全省6000多家规模猪场实行月监测分析,加强调度和协调,精确研判形势。在全省建立了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制度,在规模猪场全部派驻联络员,“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运输销售等方面的问题。

三、重庆市

重庆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农业农村部工作安排,全市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努力化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取得阶段性成效。

1.持续用力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外堵、内防、严管、保供、应急”防控措施;建立县、乡、村、社四级防控责任体系,压实政府、部门责任;持续开展“大宣传大排查大清洗大消毒”,完善“生猪户口制”;严格执行生猪“点对点”调运及种猪、仔猪调运前和落地后非洲猪瘟“双检测”制度,着力打击“网购仔猪”不法行为;强化餐厨废弃物“疏、堵、打”三结合监管措施;严格落实屠宰企业“两项制度”;对疑似疫情坚持“早快严小”处置原则,规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目前,全市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春防”工作强力推进。

2.牵头抓总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区县长负责制,以区县为单位落实生产任务和责任清单,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建立重点提醒和约谈机制。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建立生猪稳产保供协调机制,12个市级部门定期会商,推动重庆市政府出台生猪稳产保供十条措施和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目前,全市生猪生产持续向好,2020年2月全市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2.5%、11.9%,规模猪场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9%、4.1%。

3.扎实推动扶持政策落实落地。全面贯彻中央稳产保供17项扶持政策,2019年以来投入12亿元市级以上资金支持生猪发展,执行规模猪场贷款贴息4.35%,育肥猪、能繁母猪保额标准1000元/头、2000元/头。规范禁养区划定管理,调减禁养区1969平方千米,细化出台养猪设施农用地管理、林地养猪、多层养殖设施建设、环评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复垦费减免、抵押贷款试点等政策。

4.加快推进重点养殖项目建设。认真落实中央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和“龙头企业大带小”生猪扶贫养殖项目。建立市级生猪规模养殖项目库,纳入重点项目82个,建立半月调度、月通报机制,助推国内大型养殖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5.持续强化指导服务督促检查。市、县分层分级“一事一议”研究解决企业问题,已推送融资需求23亿元,解决问题30余项,全市139家饲料、27家兽药生产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建立生产日报告、周调度、月通报、年考核和不定期督促机制,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领导带队组建18个工作组全覆盖下沉指导和“一对一”督促,力争实现“3年目标2年完成”。

四、四川省

生猪基础产能继续稳步恢复,持续向好。据统计,2020年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0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2.5%。据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规模猪场全覆盖监测,3月全省规模猪场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和出栏生猪环比分别增长8.92%、7.52%和14.69%。据对36县360个村散养户的调查统计,3月散养户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和出栏生猪环比分别增长5.78%,9.81%和5.89%。规模场和散养户存出栏都呈增长态势,生猪生产实现连续5个月增长。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底,四川省新开工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1466个(种猪场359个,商品猪场1107个),其中已建成212个,预计2020年7月前建成1075个,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新增仔猪产能1850万头。同时,在建项目复工率达到99%,已基本实现全面复工。

1.继续出台并积极落实政策。为强化对生猪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3月19日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银政担合作保障生猪生产的信贷意见》,扩大贷款审批权限、提高办贷效率,根据生猪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足额保障信贷计划并确保生猪产业贷款显著增加,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支持开展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和生猪等大型牲畜活体抵押贷款,充分利用银行风险化解政策帮助出现暂时困难的生猪养殖场户渡难关,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

全省各地积极推动国家和省系列政策落实,部分市、县还出台了地方支持政策。一是积极出台地方促进生猪稳产保供措施,将生猪出栏任务分解到区县、乡镇,确保各地生猪生产任务完成。二是成立领导小组,强化工作领导,严防非洲猪瘟疫情,确保生猪生产稳产保供。三是市、县财政部门加大投入,整合财政资金,给予养殖场和农户补助,相关补助补贴标准甚至大幅高于省级。四是简化规模养殖场环评和用地审批程序,鼓励建设养殖场自繁自育,确实保证生猪复产。五是探索“众筹养猪”新模式,实行楼房式多层养猪,节地增效。六是推广“政府+企业+金融+贫困户”生猪代养产业扶贫模式,实现生猪生产助力脱贫增收。

2.深入开展集中专项行动。一是开展第二轮“大消毒、大培训、大宣传”行动。组织实施大消毒,全方位消除疫情隐患;采取视频培训等方式开展覆盖生猪全产业链经营主体大培训;深入宣传四川省“猪九条”“新八条”等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充分调动群众养猪积极性,让想养猪的群众能养猪。二是集中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从2020年4月2日起,集中开展为期60天的违法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专项整治,保障生猪规范有序调运,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确保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决不放松非洲猪瘟防控。一是对外,加强高速公路和非高速路省际间公路入口生猪调运监管。按照四川省非洲猪瘟防控与恢复生猪生产指挥部印发的《关于立即加强高速公路和非高速路省际间公路入口生猪调运监管的紧急通知》,推动各地立即恢复高速公路和非高速省际间公路入口检查站,全面落实重点关键防控措施,强化部门配合,构建联合监管高效合力,严防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截至目前,全省已设立491个临时检查站,同时设立了333个非高速公路临时检查站。二是对内,快速落实非洲猪瘟防控网格化管理。以县为防控作战单位,动员各方力量,建立“3+1”非洲猪瘟防控网格化监管体系,即养殖环节三级网格管理和屠宰环节网格管理体系,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工,全面掌握所属各乡镇村户生猪调进情况,严防非洲猪瘟等疫病侵入。

4.进一步强化工作督促指导。一是持续开展“1+5”调研指导。创新工作举措,抽调70名业务骨干组成21个调研指导组,采取“1+5”工作方式,即由1名省厅领导联系1~2个市(州),围绕粮猪生产等5大重点开展工作,每个指导组每月将在一线工作10天以上,督促非洲猪瘟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政策措施落实。二是持续开展恢复生猪生产巡回指导。畜牧兽医有关单位派出8个工作组赴各市(州)开展为期1年的巡回指导,指导和协调解决疫病防控和生猪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各地加快工作进展。三是搞好生猪养殖企业“点对点”服务。按照《关于开展对生猪养殖企业“点对点”服务工作的通知》,由50名干部“点对点”联系服务59家省内生猪养殖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在恢复生猪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吉林省

吉林省2020年一季度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同比增长1.1%和7.4%。

1.强化行政推动。开展了生猪生产恢复促进行动,吉林省15个部门联合下发了《稳定生猪生产十四条措施》,吉林省政府专门召开“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会议和生猪大型养殖、屠宰企业座谈会,把稳产保供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地,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把任务落实落细,并成立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和促进工作领导组,定期调度任务完成情况,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强化疫病防控。严密组织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制定下发强制免疫计划和“春防”工作通知,分析研判“春防”工作的严峻性、重要性和复杂性,采用网络、视频、文图等形式开展防疫人员业务培训。按照“规模养殖场按程序免疫,散养家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月度补免”要求,开展集中免疫注射,每周调度免疫进度。采取防疫小分队、疫苗直供、建立免疫明示卡、与规模养殖场户签订责任状、成立防疫合作社等形式,确保动物防疫工作不留空当,确保全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防控“十不得”禁令,确保疫情不反弹。目前,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稳定,为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着力解决养殖场户担心疫情复发不敢养问题。

3.强化政策拉动。制定了种猪场引种补贴和规模猪场出栏奖励政策,对全省备案的种猪场在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从省(国)外引进的种猪给予适当补助。其中,从省外引进的种猪每头给予500元补助;从国外引进的原种猪,按引进种源资金的50%给予补助。对2020年一季度出栏1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企业,给予30万元或50万元的奖励。充分发挥“吉农牧贷”助力生猪企业复产复工的作用,贷款利率在原有贷款利率水平上下浮10%。一季度,共发放生猪引种补贴1092.45万元,发放出栏奖励资金270万元,“吉农牧贷”生猪贷款余额累计达到3435万元,有效地调动了养殖场户积极性,帮助解决生猪养殖场户资金短缺的问题。

4.强化大企业和项目驱动。健全完善生猪全产业链,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扶持中小养殖场户稳步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现代家庭牧场”“公司+养殖合作社”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支持中小养殖场户发展。2020年一季度,温氏集团、齐全牧业、华正农牧等6家大型养殖企业带户672户,同比增加3.7%。加快推进生猪规模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推进散养向规模、规模向标准、标准向示范转变,一季度吉林省新建和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47个,预计2020年年底可增加存栏180万头,着力解决中小养殖场户不敢扩大养殖规模问题。

5.强化差异化生产。每年投入约7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生猪品种培育和选育。重点支持松辽黑猪、吉神黑猪、东辽黑猪、集鲜黑猪等地方特色品种培育和选育,提升自主供种能力,满足生猪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目前,特色黑猪养殖存栏达20万头,同比增长2.1%。同时,加快培育“名优特”产品品牌,增加养殖场户收益,帮助解决养殖场户饲养品种单一问题。

6.强化科技带动。开展科技提质增效行动,重点推广非洲猪瘟防控、能繁母猪高效繁殖、育肥猪高效养殖技术等5项生猪先进实用技术,突出发挥生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保障作用、研发创新生猪疫病快速诊断、养殖场抗菌药耐药性研究等4项实用畜牧科技项目,示范创建两大生猪生产标准化场点,强化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与推广。2020年一季度,通过快手平台、微信视频、96605官方公众号等共组织相关技术培训11期,帮助解决生猪养殖场户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7.强化生猪调运。吉林省是我国生猪调出大省,约25%的生猪(含产品)调往省外。在国家强化综合防控措施大背景下,积极调整生猪产销方式,由“调猪”向“调出生猪产品”转变。2020年一季度,虽然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但是吉林省调出生猪21.87万头,调出猪肉产品3.18万吨,折合后调出生猪35.28万头,全省共调出生猪57.15万头,为保障全国猪肉市场供应做出了“吉林贡献”。鼓励屠宰企业建设标准化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备,提升生猪产品加工储备能力,推行猪肉产品冷链调运,加快建设冷鲜肉品流通和配货体系,逐步实现“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新型运转方式,着力解决生猪及生猪产品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调运受阻问题。

8.强化监测预警。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畜牧业生产效益监测和省级生猪等畜禽生产监测预警任务。强化生猪生产监测,将出栏500头、300头、1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纳入监测范围,并跟踪生猪生产情况。2020年一季度通过网络,共对外发布生猪等市场预警信息15期,引导养殖场户科学调整生产结构,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帮助解决价格效益信息畅通问题。

六、江西省

1.生猪产能恢复态势良好。

(1)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从2019年9月以来,生猪产能止跌回升,保持连续8个月环比增长的良好势头。2020年4月,生猪存栏环比增长13%,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7.4%。

(2)生猪外调逐步回暖。尽管生猪出栏受2019年产能下降影响,但江西省仍然保持较大的生猪净调出,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江西省疫情应急指挥部和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先后下发紧急通知,着力解决畜禽调运、复工复产等问题,生猪外调形势明显好转。2020年4月,生猪外调环比增长17.9%。

(3)生猪价格持续回落。2020年以来,在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因产销不畅的影响出现了短期内上涨外,生猪价格总体运行平稳,全省未出现大幅上涨和猪肉市场断档脱销现象。随着产能逐步恢复和生猪调运畅通,生猪价格逐步回落,已连续回落10周,当前活猪价平均33.1元/千克,猪肉市场价平均50.8元/千克,比节后价格高点分别回落了18.7%、20.9%。

2.全力推进生猪生产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

(1)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恢复生猪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同时纳入省政府重点专项调度工作,定期会商研究,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2020年4月18日,江西省召开了全省农业生产视频调度会,对生猪生产进行重点调度,11个设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做表态发言,会议明确要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推动、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具体抓,把生猪生产作为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首要任务和政治责任。

(2)推动政策进一步落实。打好养殖用地、财政激励、金融支持等政策组合拳,在财政方面,累计安排引种补贴等财政资金4.72亿元,落实生猪引种任务8.4万头。在用地方面,允许养殖用地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实行划补,鼓励发展林下养殖,优先保障生猪规模养殖使用林地定额。如江西省吉安市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列入省级重点项目,解决林地定额6000亩;省林业局帮助正邦集团解决林地定额1200亩。2020年以来,新增生猪养殖用地3.1万亩。在环保方面,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调减禁养区3195个,调减禁养面积9283平方千米。积极推行环评备案制承诺制,简化审批手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养殖场项目建设进程。在保险方面,落实生猪保险保费提高政策,吉安市还创新推出政策性保障叠加商业保险,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保障力度。在金融方面,加强与江西省银保监局沟通,引导银行业机构与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对接贷款融资需求,2020年以来新发放生猪养殖贷款81.29亿元,同比增长74.8%,截至4月末,生猪贷款余额148.41亿元。同时,探索了抵押担保模式,创新推出东乡区“洁养贷”、吉安市“保单贷”和江西银行“正邦贷”“双胞胎贷”供应链贷款等养殖信贷产品,切实解决养殖场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问题。在调运方面,2020年规划设立了畜禽运输入境指定通道,规范畜禽入境管理,落实了种猪、仔猪及冷鲜猪肉“绿色通道”政策。

(3)推进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坚持抓大型养殖场建设与带动中小养殖场发展同步推进,省、市、县分级建立新建、改扩建项目对接联系服务机制。2020年以来,江西省新建、改扩建项目1171家,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4个,已建成429家,新增产能240多万头。强化龙头企业引领,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帮助4300家中小养殖场补栏复养。

(4)强化生产调度和督查考核。建立了生猪生产发展责任制考核机制,将生猪生产列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将国家下达江西省的目标任务按季度分解到市、到县(区),建立了“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制度。对2020年一季度产能恢复进度相对较慢的5个设区市、16个生猪大县人民政府,进行通报,下发预警函,督促各地加快恢复进度。强化督促指导,建立定点联系服务机制,从农业农村厅派出22名处级干部对接22个生猪调出大县,督促指导生猪恢复生产工作,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5)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广泛开展“大清洗、大消毒”,消毒各类场所20余万个(次)。组织开展春季集中免疫行动,提前10天完成了集中强制免疫目标。加强疫情监测排查,强化检疫监督。组织开展生猪违规调运专项整治行动,设立了329个高速公路出口临时检查点,印制2万份“十个不得”宣传告示,公布省、市、县三级举报电话,查处违规违法调运案件36起,切实做好外堵内防。监测显示,2020年以来江西省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

(6)努力克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1月31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交通运输、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下发了维护“菜篮子”产品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2月9日江西省疫情应急指挥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力确保畜禽产品及饲料、动物防疫等物资运输畅通,督促畜牧业上下游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于3月初全省生猪屠宰、饲料加工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猜你喜欢
存栏猪瘟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