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时光里的诗意

2020-09-17 13:28施远方
文苑·经典美文 2020年9期
关键词:老树束缚红尘

施远方,云南省作协会员,普洱市作协理事。在《中国边防警察》《边疆文学》等多家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200多万字。出版《煮熟的冰》《路过岁月》《茶海墨涛》等作品7部。

我喜欢透明澄澈的文字,苏娜旺姆的诗歌有这样的质感。《关于树的答案》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像极了阳光。

诗的第一节,作者写了一棵冬天的树。她把一棵树称之为“终年漂泊的树”,很快就进入了诗境,这让人惊讶。多年前我曾写过《一棵奔跑的树》,想表现的也是一种漂泊的感觉。树本是相对静止的,一个“漂泊”,给了树人的身世;一个“终年”,让人凭生许多感慨。无法想象,一个16岁的女孩子怎会有如此深刻的游子况味。开头两行文字,已经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那是中年之人也未必有过的感受。第三四句,“在三两片雪花声中/我保持沉默”,于悬崖坠巨石之际,似有鸟巢倾覆,一羽鸿毛飞返般的轻灵里,寄托了太多哀伤。一重一轻都是哀愁,这份功力实在精深。“红尘自有香味”一语来得突然,反复品咂,却也恰到好处,有种“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味道。“那弥漫的阳光/便是这般风味”,给人以清新、明丽的感受,那是历尽风雨之后的从容、坦荡与领悟。单这一节诗,已经足够反复品味了。

“文似看山不喜平”,第二节波澜又起。作者构建了一个和老树对话的语境,借老树之口,说出了惊人之语:“我终年仰望着天空/却找不到自由的感觉。”她道出了万物在天地之间的共同困惑,抛出了一对孪生姐妹:束缚与自由。小作者很巧妙地续写了三句,“我爱怜她,抚摸着粗糙的纹理/尝试着找出岁月的秘密/树显得这般静默与深远”,似乎在追问:是不是这一身皮囊,束缚了灵魂?似乎,这又是一个不能说出的秘密。诗题也就由此而进入了破解之门。

第三节诗歌是作者关于答案的再一次探索。作者再次推陈出新,把诗人、作家们写烂了的落叶,比作是挣脱大树的束缚,去追寻前世、迎接未来的灵魂,读来震撼。第四节作者继续追问,故乡要如何才能回去。其实,这也是一个被人们写烂了的主题——乡愁。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过多流连、纠结,这是一个无解的命题。第五节,作者从妄念般的追问,回归到了“情”字上來,把树与人捆绑在了一起。树与人,皆多情;人和树,都困惑。人与草木,都在浓浓的乡情之中,被雪水一般晶莹、冰凉的乡思泪泡软。

文学是要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在经历了前节凄怆的求索追问之后,第六节诗歌,从“枯”的对立面“绿”开启了新的诗意表达,可谓另辟蹊径。“那抹绿/也是一汪水/流进心里”,三句仅12字,但一改颓废之气哀婉之情,重回开刃之初的温软、润泽。这个转折非常妙,像是一把梯子,不占房间里太多的位置,却连通了整幢楼宇,像人体里不能缺少的关节一般。

最后一节,以“愿成为一棵透明的枝杆/无论风霜雨雪”收尾,玲珑剔透。“透明”一词,既是回应第一节的“红尘自有香味”,也是“阳光”一词在全诗一以贯之的“果”之所在。

在她的诗歌里,有两股并行不悖的思想力量——佛教的出世与儒家的入世,但她能释然守中,趋诗意阳光而近,除了文化修持,更有奇思妙悟。

苏娜的诗,值得多读。

猜你喜欢
老树束缚红尘
渡红尘
拴牢
苍鹭与老树
老树当风叶有声
老树的绿指甲
红尘一丈 浮生若梦
红尘千错恍如初
冷热红尘
束缚
老树也葱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