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雪丹
相信每个到过俄罗斯的人都会对二战给那里留下的遗产有着深刻的印象。从国家心脏莫斯科到面向欧洲的大门圣彼得堡,还有许多遍布在前苏联地区的城市中,都有数不胜数的雕塑和纪念碑铭刻着它们为二战胜利做出的卓著贡献。苏联时期,政府向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12座城市授予了“英雄城市”称号,然而还有一些同样经历过腥风血雨却未能跻身“英雄城市”的地方,最终被命名为“军人荣誉城市”,勒热夫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勒热夫,很多军事迷们都耳熟能详。从1942年年初的严冬鏖战至1943年初春的勒热夫战役在军事史上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勒热夫坐落在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畔,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位于莫斯科通往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交通要道上。当年纳粹德国的军队一度攻至莫斯科的城墙下,苏联红军经过殊死搏斗在酷寒的考验中将德军逼退,迫使其撤退到200公里外的勒热夫地区,但这部分德军精锐部队驻扎在勒热夫仍然对莫斯科有着极大的威胁,苏军发起多轮攻势试图夺取包括斯摩陵斯克州部分地区在内的“勒热夫突出部”,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统计最终伤亡人数接近180万人,这场战役也被称为“勒热夫绞肉机”,苏军几乎用人海战术击退了德军,并牵制住了德军精锐避免其支援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六集团军,可以说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付出了血的代价,同时为二战整体局势的逆转做出了重大牺牲。
遗憾的是,这场战役中苏军投入极大损失也极大,但被同期意义更加重大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掩盖了光芒,认知度远落后于后者。尽管有数十万生命牺牲在这片土地,也没能使勒热夫成为“英雄城市”。或许是为了弥补勒热夫留下的遗憾,也为了追忆那些快要被世人遗忘的英勇烈士,俄罗斯政府于2017年决定在勒热夫为苏联士兵建造一座纪念雕塑。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首次为二战中牺牲的士兵塑像,同时这座雕塑及其附属纪念馆的建造也是庆祝2020年“伟大的卫国战争”(即1941年至
1945年苏军抗击德国纳粹)胜利75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
雕塑选址于勒热夫市中心西南8公里处,靠近莫斯科至里加的高速公路,因为这里视野开阔,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高大的士兵形象。雕塑设计师安德烈·科洛布佐夫是出生于哈萨克斯坦的“80后”,曾参与过俄罗斯国内外多个重大雕塑项目的设计工作。与他合作长达10年之久的“90后”建筑师康斯坦丁·福明则一同参与了整座纪念群的建筑工作。两人的作品在数十位设计师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其核心部分是高达25米的青铜士兵雕塑,形象是根据勒热夫战役中参战士兵的真实形象制作的。他身着苏联士兵最常穿的军服,身后是飘动的防雨斗篷,手握苏军利用率最高的冲锋枪,下半身服装逐渐破碎分离,演化成飞翔的鹤群。士兵目光低垂似乎在凝视着脚下的土地,而鹤群则像是托起士兵逝去的灵魂,飞向远方(如图)。雕塑下方安放着一座大理石制成的纪念碑,下方用镀金字母书写着苏联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我战死在勒热夫城下》中的诗句:“我们为祖国母亲战死,而她得到了拯救”。
距离雕塑的不远处,是勒热夫战役纪念馆,展示着战争期间拍摄的图片、士兵们在前线写下的信件以及勒热夫战役幸存者们亲述的回忆录。雕塑前有一条长达55米的小巷,两侧的花岗岩墙面上覆盖着金属面板,上面刻着超过1.7万名牺牲在勒热夫战役中的将士的名字。整个纪念馆及其周围地区形成了一座纪念公园,种植了1500多株灌木和桦树、枫树等树木,映衬着悲怆的士兵雕塑。
纪念馆的揭幕仪式原本安排在2020年5月9日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被推迟到6月22日的纪念和哀悼日举行,最后又延期到6月30日。纪念馆开幕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一同出席揭幕仪式,并向纪念碑献花。仪式结束后,两位总统还在“纪念花园”中栽种下缅怀死难者的云杉树。
勒热夫纪念馆的建成可以说不仅仅是告慰参加那场残酷战役的将士们,也是向千千万万在二战中为正义而战的英灵致敬。荣耀往往被赋予那些战斗中的高光人物,然而胜利何尝不是数不胜数的无名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当他们决定牺牲自己成全大局时,在后人书写的历史和记忆里就理应为他们留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