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散点图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17 11:54高琳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室上性早搏心电

高琳琳

(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功能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和传统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心电散点图可表明RR期间序列,依据批次处理信息数据,简要研究动态心电图图像,增强动态心电图诊断鉴别功能[1]。在心电散点图广泛使用之下,临床领域已经证实此种方法可以增加心电图信息数据的准确率,完成诊断过程信息透明化,存在心电图不能比拟的优势。为了分析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心电散点图的有效性,选择2019年期间在医院进行诊治的患者126例,开展一系列医学分析,以下是具体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医院诊治的126例心律失常患者加以诊断,划分基础组与实验组,其中基础组包含40例男性与23例女性,年龄38~72岁,平均数值(53.14±17.96)岁;实验组包含36例男性与27例女性,年龄39~74岁,平均数值(54.02±18.07)岁.入选依据:室上性异位心搏大于等于每天400次患者、存在室上性早搏和心房颤动患者[2];排除依据:存在其他类型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伴室性异位心搏大于每天100次患者、存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疾病诊断标准,且在性别等基础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具备可比条件(P>0.05),签署知情书。

1.2 方法

对基础组患者加以十二导联心电图诊断,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叮嘱患者保持放松情绪。选择型号是ECG-1350P系列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记录信息,把纸速度调整在25mm/g范围内。诊断期间严格监督患者心电图基线变化,确保基线足够平稳化,持续监督一天,引进人机对话模式降低噪音,最大化的控制干扰因素造成偏差结果,引导这些患者以多种体位记录对应信息,以免由于患者体位不同制约ST段位结果[3];对实验组患者加以心电散点图加以诊断,借助心电散点图研究系统,即美国生产的MARS V8 SP7版,使用12通道动态心电图记录盒保存心电信号,持续监督一天,研究患者心电信号,以人机对话模式排除伪差现象,自动绘制心电散点图。其中心电散点图涉及横坐标是前RR间期、纵坐标是后RR间期,把毫秒视作坐标单位,且散点图与X轴坐标临近的线性图形长轴与扇形图形边缘记作B线[4]。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人员漏诊情况、误诊情况与诊断正确情况,记录对应百分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诊断结果

实验组漏诊2例,占比3.2%;误诊1例、占比1.6%;诊断正确60例、占比95.2%;基础组漏诊4例,占比6.3%。互相对比之下,实验组患者漏诊效果与误诊效果均优于基础组,且诊断正确率大于基础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诊断结果比较 [n(%)]

2.2 特殊患者情况

63例患者诊断过程中,心电散点图诊断出25例患者属于窦性心律,满足率100%。其中包含8例粗棒状、9例棒状与8例细棒状。12例三分部,且B线斜率维持(0.423±0.147)有8例,占比66.7%,结果是室上性早搏、B线斜率维持(0.502±0.138)有4例,占比33.3%,结果是室性早搏;10例四分部,且B线斜率维持(0.095±0.008)有3例,占比30.0%,结果是室上性早搏、B线斜率维持(0.299±0.125)有7例,占比70.0%;15例格子形,属于心房扑动诊断范畴。

3 讨论

心律失常主要是患者窦房结由于激动与出现异常情况,引出其传导速度减慢,导致机体心脏活动起源节律异常化,甚至造成心脏搏动频率节奏产生问题。心律失常为一种心血管疾病,可能和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疾病一同发作,或者独自发病,对患者生命带来威胁。此种疾病不只是存在传染性特征还具备遗传性特征,后者便是患者基因通道出现变动引出心律失常,包含短QT综合征与Brugada综合征等[5]。患者表现出心律不齐与房性期前收缩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表现出低血压与盗汗等情况,或者休克与死亡。因此要及时采取科学的疾病诊断手段,提高患者预后成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医学上,十二导联心电图能够自动化检测心电图动态,且把心电图打印状态全方位凸显,借助曲线图和微缩图等研究患者心率情况,同步记录好心电动态活动,提高疾病诊断率。然而此种手段产生的效果不够十分理想化,由于其无法查找隐匿较深的疾病,难以保障疾病诊断正确。而心电散点图通过时间这一个核心点,给予长期RR间期序列加以作图处理,涉及到单象限与四象限散点图和差值散点图[6],引进分析仪和动态心电对患者检测信息加以记录,可以在信息传输之后制作散点图。

将其作用在心律失常诊断上,不需要医师比较具体波形,仅仅是结合图形分布情况研究即可,减少疾病漏诊与误诊率,使得临床诊断正确率得以提高。尤其是持续性发作的房颤、室上性早搏等症状迅速的诊断,给患者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7]。本次研究中,对126例患者进行分组诊断,引进十二导联心电图诊断和心电散点图诊断,对比两组人员诊断误诊率、正确率和漏诊率,结果明确:基础组漏诊与误诊率均比较大,且正确率较实验组患者小,P<0.05,所以临床诊断中,要首选心电散点图对心律失常疾病加以诊断,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室上性早搏心电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