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舜尧 冯勇 潘晓玲 涂永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站)
郭格桑 马贵云(四川省得荣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
玛格绵羊主要分布在定曲河沿岸,最早取名为定曲绵羊。该绵羊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挖掘出来的地方原始绵羊类群。2017年扶贫攻坚工作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玛格山周围乡镇开展,得荣县整合资金对玛格山周围乡镇的绵羊进行选育,并将定曲绵羊更名为玛格绵羊。
玛格绵羊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原始类群,属肉毛兼用的小型绵羊。
1.中心产区及分布。中心产区位于得荣县玛格山一带的日龙、曲雅贡、徐龙、古学和八日等乡镇。该县的茨巫、松麦、奔都、瓦卡、白松、斯闸等乡镇,巴塘县的昌波、苏哇龙、德达、列衣、波戈溪、甲英等乡镇,乡城县的正斗、然乌、洞松等乡镇和稻城县的赤土等乡镇亦有分布。
2.产区自然生态条件。产区地处东经99°07′~99°34′,北纬28°09′~29°10′,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属金沙江干旱河谷区。北部与巴塘县、乡城县相连,东南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相邻,西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毗邻,山川河流交错。产区东西最大距离4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2千米,总面积2916平方千米。地形、地貌复杂,地势呈北高南低。最高海拔5599米,最低海拔1990米,高山大峡谷占全县面积96%以上,属亚热带干旱河谷气候区。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363.3毫米,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6.5倍,年均气温14.6℃、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8.9℃,年均无霜期243天。
得荣县属于半农半牧县,耕地面积4214公顷。其中,灌溉水田48.20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水浇地2352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6%;旱地面积1813公顷,占得荣县耕地面积的43%,主产玉米、青稞、小麦和荞麦。全县草地139463公顷,占得荣县土地面积的47%,其中天然草地139362公顷,占全县牧草地的99.9%,牧草主要有禾本科、豆科、菊科等。
1.品种形成。据《得荣县志》(2000)记载,7世纪,松赞干布统治时期,现西藏自治区的阿里、江孜、贡布和江达等地的吐蕃人迁徙到现在的得荣县;1451—1509年,云南纳西王向康南各地军事扩张时,纳西人在得荣县境内安居。吐蕃人、纳西人和当地土著人融合安居境内,带来的绵羊经过长期的驯化和人为选择,逐步形成了适应当地干旱河谷气候、耐粗饲、抗热和抗病力强的绵羊类群。
2.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2005—2015年,中心产区玛格绵羊存栏量的变化趋势见表1。2010年相比于2005年,存栏量减少了5851只,能繁母羊减少了4798只;2015年相比于2010年,存栏量增加了130只,能繁母羊减少了531只。近15年,存栏量减少了5721只。分布区乡城县和巴塘县2005年年底存栏7951只,2010年年底存栏5077只,2015年年底存栏5112只。2016年资源调查纯种存栏4495只,能繁母羊1932只,种公羊253只。2017年得荣县、乡城县、巴塘县分布区的统计数据为18126只,其中能繁母羊7454只。2018年得荣县、乡城县、巴塘县分布区的统计数据为21471只,其中能繁母羊8295只。
体格较小、结构紧凑、体躯呈圆桶状;头大小适中;颈短;胸宽和胸深适度;背腰平直、体躯匀称;尾短小,呈圆锥形;蹄质坚实;公羊睾丸发育良好,大小适中;母羊乳房匀称,柔软而有弹性。
公、母羊头、颈、耳部毛色为黑色,其余部位为白色,少部分个体四肢有黑色斑点。公、母羊多无角,公羊无角个体占72.4%,母羊无角个体占77.0%,见表2;有角的个体角小,呈黑色,公羊角略粗大,母羊角细而短。
1.体重体尺。放牧条件下,初生重、6月龄、12月龄和成年体重体尺等指标见表3。公、母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1.52±0.09)千克和(1.75±0.12)千克,6月龄体重分别为(9.76±1.58)千克和(9.52±1.92)千克,12月龄体重分别为(18.89±1.68)千克和(17.74±2.09)千克,成年体重分别为(45.48±4.34)千克和(38.84±3.89)千克。
2.繁殖性能。初配年龄为12~18月龄。每年6~9月母羊发情配种,发情周期为(18.0±2.5天),发情持续24~36小时,自然交配。公、母羊配种比例为1∶(15~20),妊娠期(149.0±2.5)天,产冬羔和春羔,一年一胎,一胎一羔,羔羊120~150天断奶,断奶成活率79%。公羊利用年限为8~9年,个别优良种公羊可利用10年,母羊为7~8年。
表1 2005—2015年玛格绵羊存栏量变化趋势 只
表2 玛格绵羊无角情况调查
表3 玛格绵羊体重、体尺
表4 玛格绵羊产毛量
3.产毛性能。每年5月剪毛一次,剪毛量见表4。
4.饲养管理。终年放牧,每年4~9月,到高山夏秋季草场放牧,10月至翌年3月,到冬春季草场放牧。羔羊4~5月龄断奶,公羊6~12月龄阉割去势。
对羊群危害较大的疫病为羊梭菌病、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炭疽等,防控传染性疾病是养羊业的重中之重。并且,要定期驱虫,一般使用阿维菌素和阿苯达唑进行驱虫。
冬春有补饲,常用玉米秸秆、青干草、玉米、青稞作为草料和精料补饲。
5.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尚未划定保护区,2017年得荣县依托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扶贫项目在日龙乡龙绒村建立了得荣县玛格绵羊保种繁育基地,有一个核心群,存栏量700只。下一步将制定科学保种选育方案,以提高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
6.品种评价。玛格绵羊适应干旱河谷,产区属干旱河谷自然生态气候,年降水量仅为363.3毫米,而蒸发量达2100毫米。公、母羊成年体重仅为45.48千克和38.84千克,该品种羊善攀爬,是具有耐粗饲、耐干旱、抗热、抗病力强等特性的小型绵羊类群。今后应加强玛格绵羊品种选育,提高其产肉性能和繁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