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杰,吴少玲
(汕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内科 广东 汕头 515100)
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7成以上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导致死亡,是正常群体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3倍左右。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及时发现潜在心血管疾病尤为中药,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整体降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对此,本文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接收的6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同期选择65例正常人(正常组)一并纳入研究,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超声特征和左心室心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接收的6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同期选择65例正常人(正常组)一并纳入研究,研究组患者分成合并高血压组(33例)、非高血压组(32例)。研究组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50岁~72岁,平均年龄(61.2±2.5)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11.5±1.8)年;正常组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52岁~72岁,平均年龄(61.7±2.9)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1.0±2.0)年。比较两组对象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满足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由伦理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排除并发血红蛋白病、严重贫血、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肾衰竭患者;排除社区群体。
对于研究组、正常组的所有对象进行体质量、身高测量,并计算BMI指数。所有对象于入院第2天早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测定血脂,包括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TG(甘油三酯)、TC(血总胆固醇)等指标,使用酶促法进行;使用高效液相法进行HbA1c的检测。
心脏超声检查:使用Philips iE33心脏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同时选用X3-1三维探头,设置1~3MHz的频率。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在静息状态下取而强切面、标准心尖四腔、各个水平短轴观、胸骨旁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图像,连续进行5个心动周期的测量,取均值,并计算LVEF(射血分数)、LVSV(每搏输出量)、LVESV(收缩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MW(左心室心肌质量)、PW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IVST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D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情况。经由资历丰富的技师完成操作,并由另外一名进行数据分析,LNMG(g)=1.05(LVSd+PWTd+Dd)-13.6。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研究组与正常组心脏超声指标、生化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实验室指标与心脏超声结构各项指标情况
研究组中高血压组、非高血压组患者尿DCA、年龄、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等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实验室指标情况()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实验室指标情况()
注:相比正常组,**表示P<0.05。
指标 高血压组 非高血压组LDL(mmol/L) 3.24±0.85 3.02±0.82 HDL(mmol/L) 1.34±0.30 1.37±0.42 TG(mmol/L) 1.69 1.51 TC(mmol/L) 4.92±1.20 4.78±1.03年龄(岁) 58.67±10.27 50.35±13.29**尿 DCA(mg/g) 15.8 9.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 48.5 49.7室间隔厚度(mm) 10 9**左房内径(mm) 39 39**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m) 34 34 EF(%) 59.55±3.98 60.25±4.60
糖尿病不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诱发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便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据相关资料表明,卒中也好,急性心梗也罢,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相比正常群体要高出5倍。发生该类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生命安全不仅会受到严重威胁,还会增加社会负担。糖尿病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异常,该类心脏功能受累常常不与高血压疾病、冠状动脉疾病并存,而是单独存在的,甚至心电图正常时也会出现心脏机构已经改变的情况[2]。所以,及时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当下,更多的研究均显示,在未确定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中,左心舒张功能减退患者中占据糖尿病患者的九成及以上,本文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果。即是:研究组和正常组对象比较,其左房内径、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然而临床尚未明确糖尿病患者出现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沉积、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心肌间质纤维化、心肌内糖蛋白胶原纤维等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左室后壁增厚、心肌变性僵硬、心室舒张顺应性减弱等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而亚组分析表明:研究组中高血压组、非高血压组患者尿DCA、年龄、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等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也同相关数据资料呈现一致性。一直以来,高血压都被当作是发生和发展左室肥厚的重要因素,且左室肥厚会导致血压增高并发生结构性变化,而当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代谢状态、神经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等都参与了左室重构[3]。
糖尿病心肌病是在瓣膜病变、高血压、冠状动脉病变以外发生的独立的心肌原发性损害,基于糖尿病上发展而来。测定左心室心肌质量能够有效诊断早期糖尿病心肌病,这也是当前用于早期诊断该病症最为高效的方法。由此,早期进行检测并明确诊断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综上所述,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会在极早的时候便出现心脏结构改变,而合并高血压患者则会使得心脏结构改变更为严重,因此临床诊治必须予以关注,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