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斯大林操纵了朝鲜战争”的观点在一些人当中颇为流行。值此朝鲜战争爆发70周年之际,基于资料和史实,笔者仅就一些观点作简单探讨。
有些专家认为,朝鲜战争是斯大林操纵的一个“阴谋”。具体是:斯大林支持金日成南下,是为了报复毛泽东逼迫其签订“中苏条约”,使其失去了旅顺出海口。金日成如果胜了就可以取得新的出海口。如果战败,美军打到鸭绿江边,中国就会被逼迫参战。这样苏联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帮助”中国、驻兵东北,继续占有旅顺港。这种说法无确凿史料支持,仅仅是“我想”“可能是”之类的“推论”,这样的“推论”不仅违背学理,也不符合逻辑常识。
第一,斯大林怎么可能在战争没有开始时就预见到美国一定会违背其1950年1月份公开承诺的南朝鲜不在他的保护圈之内,而重回南朝鲜、干预朝鲜民族统一的内战呢?
斯大林
第二,美国开始出兵朝鲜,其明确的战略目的是“确保我们对韩国的保护”,而并没有将战线推到鸭绿江边的战略目的。“联合国军”确定要过“三八线”是在占领汉城之后的事。华盛顿正式给麦克阿瑟下达过“三八线”的指令是9月29日。当时美军过“三八线”“统一朝鲜”的决策基础是判定中国不会出兵朝鲜。斯大林怎么会提前知道美国会改变战略目标,误判中国不会出兵朝鲜而必过“三八线”并打到鸭绿江边呢?
第三, 关于中国是否能够出兵,当时还是一个未知数。斯大林应该清楚历史上毛泽东在许多重大事情上并没有都听他的,这次,毛泽东也未必能听他的。
第四,中国如果真的出兵,战争发展前途完全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其中一种就是美国把战火烧到中国境内,这样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就得直接出兵参战,由此将引发美苏直接冲突,其结果也是不可完全预料的,不排除有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这是苏联不想要出现的结果。
笔者认为,斯大林开始对金日成南下统一朝鲜的前途判断是同金日成一样,认为朝鲜必胜,美军不会干涉朝鲜内战。有充分证据证明,当时斯大林认为世界形势有利于和平民主阵营。美国没有干涉一年前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一个小小的朝鲜,更不会管了。特别是1950年1月初,美国政府连续两次表态,韩国和台湾不在他们的保护圈内。斯大林的这种对金日成南下的误判,已是世界史学界的公论,有大量史料佐证,但是有些人把斯大林的误判解读成了“阴谋”。
根据《俄罗斯解密档案》记载,中国决策出兵的关键时刻,斯大林打了退堂鼓,是中共中央自主决策的。1950年 10月1日、5日,斯大林的确先后给中国两封请中国出兵的电报。第一封电报中国看到的时间是10月1日下午3点,当时中共领导人正在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活动。第二天下午中央开会研究出兵朝鲜问题。当时大多数中央领导不同意出兵,毛泽东电告斯大林,提出中国不同意出兵的两个理由,一是按斯大林来电说的出动五六个师,根本没有胜算的可能;二是怕中国出兵,美国一旦把战火烧向中国境内,按中苏条约,苏联要出兵,可能引发世界大战。斯大林3日中午看到中国电报,5日回电给毛泽东。但电报是在 6日晚上10点30分才通过苏联大使馆给毛泽东。这期间,在4日、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连续开了两天会,统一了认识,决定出兵抗美援朝。可见,斯大林的两封电报,在事实上没有对中国的决策起到作用。
当年中国领导层决策出兵时发生过一次动摇,却同斯大林有关。这是在周恩来于8日同林彪去苏联谈具体援助问题之后。11日斯大林同周恩来联名给毛泽东发电报表示:苏联空军得两个月之后才能出动。现在中国出兵在没有苏联空军掩护的情况下,没有胜算,可暂不出兵。斯大林并将此决定于12日告知朝鲜当局,让其军队和党政机关作疏散转移。这对已经确定出兵抗美援朝的中国领导人,自然是一个意外。以前决策出兵都是以苏联空军支援为前提的(因为前有斯大林的承诺),周恩来专程去苏联也主要是为了具体落实苏联空军掩护等问题。
这次斯大林放弃以前的承诺,就意味着中国将用落后的步兵武器,对付现代化程度极高的海、陆、空军联合作战的“联合国军”。这样,中国能有几分胜算?这封电报,是12日15时30分通过苏联大使馆罗申转达的。毛泽东当时虽然也勉强表示同意斯大林不出兵的决定。但是,毛泽东不想就此作罢,13日将即将赴朝的彭德怀等召回北京,再度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在没有苏联空军掩护情况下究竟是否还出兵问题。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即将打到鸭绿江边的情况下应该依然出兵。在第一时间里,可以专打伪军。对付伪军还是有办法的。13日21时,毛泽东将罗申找去,最后通报中共仍然出兵抗美援朝的决定。
上甘岭战役中, 志愿军战士依托坑道射击
从上述来往电报的时间顺序看,中共最后的决策是在没有苏联空军掩护的情况下,也要出兵抗美援朝。这证明,中国最终决策出兵抗美援朝大大出乎斯大林的意料,何谈“操纵”!
斯大林是否操纵了抗美援朝战争还涉及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不能仅仅通过抗美援朝前后两人之间的一两件电报交往,就断定毛泽东听了斯大林的,受斯大林的“操纵”,还应该从历史的纵深和整体上看他们的关系。
中共和苏共,也可以说毛泽东同斯大林的关系,应追溯到延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那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同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有同有异。毛泽东听取了斯大林一些正确主张,但绝不是事事都听斯大林的,在许多重大原则问题上是独立自主决策的。比如在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同蒋介石的关系上。再比如在解放战争后期,是“划江而治”还是“百万雄师过大江”,就同斯大林有原则性的分歧。同样在抗美援朝这样直接关系中国安危的重大问题上,毛泽东怎么可能受人操纵。
另外,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毛泽东虽然一直同斯大林保持密切沟通(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必需和必要的),但从整个战争过程看,仍然是独立自主指挥的。其典型事例是在第三次战役后期,毛泽东并没有听苏军顾问“乘胜追击”的意见而贸然南下(事后看,“南下”是多么的错误),当时苏军顾问的意见其实就是斯大林的意图。不仅如此,在朝鲜,苏联代表找到彭德怀,甚至在北京的苏联驻华使馆武官更是直接找到当时的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指责哪有胜利者不乘胜追击的,这显然都是斯大林的意思。斯大林后来听了毛泽东的“告状”,表示同意志愿军修整两个月,但同意朝鲜的四个军团可以南进,如果斯大林认为中国的停止南进是正确的,那就不会同意朝鲜人民军单独南进。毛泽东及时将他们的“矛盾”“汇报”给斯大林,不过是一种巧妙地同斯大林斗争的艺术,不是听命于斯大林,更谈不上被斯大林“操纵”。
在第五次战役后期,美国政府通过凯南找到马立克透露想谈判停战的信息时,斯大林也没有独自决定,而是立即将消息告知北京,征求毛泽东的意见,然后由毛泽东约金日成到北京充分研究,中朝双方达成了共识,并确定了谈判原则和对策。这之后,斯大林才通过马立克回复美方。至于在战争和谈判过程中,同朝鲜方面出现一些分歧,也属于正常情况,毛泽东及时同斯大林“汇报”,取得斯大林的支持,也属于正确正常的做法。因为当时金日成同斯大林的关系要远比同毛泽东密切,不能由此简单地认为是斯大林操控整个战争。在后期的朝鲜停战谈判中,基本方针都是毛泽东同金日成商定的,有些具体情况,还是苏联驻朝鲜大使从金日成处了解到了再向斯大林汇报的。
可见,说斯大林操纵整个朝鲜战争,显然是没有考虑到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历史关系,以及毛泽东在重大问题上独立思考、在原则问题上从不让步的思想品格特征,更不符合朝鲜战争的实际情况。
考察斯大林在朝鲜问题上前后的整个态度,也应从斯大林在二战结束之后的政策得失考量分析。
首先,二战后期,无论是欧洲的苏德战场还是东方的东北、朝鲜战场,苏联都占有先机,但是斯大林不知为什么同意了“四国分德”,还同意了“四国分占柏林”,在东方又同意苏美分占朝鲜,画了一条“三八线”。这些决策,从事后看,不能说是正确的。正是因为这样,发生了所谓的“柏林事件”,在朝鲜发生了内战。可以说是由当初斯大林的政策失误,酿成了二战后苏联在外交上一系列的被动。
其次,二战使苏联经济、社会遭受到空前重创,战后苏联的迫切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和安定社会秩序,对当时除东欧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外的其他一些亚洲、欧洲国家内部的反帝反殖的民族民主运动,是任其自然发展的,甚至主张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合作”“共存”,鼓励一些共产党人加入对方的“合法政府”。例如,对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的共产党甚至也包括对中国共产党(不过中共没有听斯大林的),力求这些地区避免爆发战争更避免直接参与战争,特别是怕和美国直接冲突,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力争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集中搞经济建设,这是苏联当时的基本政策。这个政策也体现在对待朝鲜半岛的事务中。斯大林如果考虑到朝鲜战争会发展成后来的样子,他是不会同意金日成用武装力量统一朝鲜的。因为这样的结果同他当时对世界的整体政策不相符。他认为金日成“统一朝鲜”毫无问题。他在战前同毛泽东讨论是否签订“中朝友好条约”问题时,就明确讲到朝鲜统一在即,等朝鲜统一后再签中朝条约也不迟。
附注:张兴德,长期在部队工作,现为大连中山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致力于抗美援朝战争史研究。曾在《红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多篇学术、理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