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生
人的眼睛包括晶状体、眼底以及角膜等组织,晶状体在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但随着年龄增长或受自身和外界因素的综合影响,晶状体会出现浑浊,这种情况就被称之为白内障。目前,药物保守治疗只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尚无药物能根治白内障。外科手术治疗是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且尽早治疗能有效提升手术效果。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术后注意事项是患者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文就白内障患者术后注意事项进行简单阐述。
晶体状是人眼球中最重要的光学部件之一,其在正常情况下应当是透明状,而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晶体状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出现晶体状浑浊,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就被称之为白内障,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患者失明。白内障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其致盲率占据各类眼病的首位。世界范围内的盲人中,约有46%都是白内障致盲。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白内障的高发群体。在国内,西藏地区是白内障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主要与紫外线的辐射相关。当前,随着人们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白内障的发病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
晶状体位于眼内液体环境当中,也就是说,可以影响到眼内环境的任何因素,都有可能会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促使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进而导致晶状体浑浊。这些原因包括年龄的增加、遗传性因素、外伤、辐射、免疫及代谢异常、局部营养障碍以及中毒等。此外,有实验表明,青光眼、高度近视、钙代谢障碍、半乳糖代谢障碍、吸烟、酗酒、肥胖、眼部外伤史、炎症史、手术史等因素能够增加白内障的患病风险。
根据白内障的发病年龄,白内障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大类型,其中以后天性的更多见。后天性白内障又可分为老年性、代谢性、外伤性、并发性、药物及中毒性、代谢性等类型。按照晶状体开始出现浑浊的部位,可以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核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以及后囊下白内障三种类型,其中以皮质性白内障较为常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晶状体呈皮质灰白色浑浊。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复视、视物模糊等视力改变的情况,或突然发生头痛或眼痛时,应当及时治疗。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更应当加强对视力变化的关注。白内障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和手术两种途径,对于部分症状轻微、尚未达到手术标准或是因手术禁忌证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通常采取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有限,并不能彻底治愈。
手术治疗是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案,手术的目的在于将已经浑浊的晶状体切除后,植入人工晶状体。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治疗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且疗效较好,有广泛的临床开展基础,通常作为白内障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白内障手术治疗已经较为成熟,但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仍旧需要视患者眼底情况而定。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术前进行眼底检查时看不清楚,因此在术后需要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就临床实际来看,大多数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之后,视力恢复良好,但患者若患有角膜病变、眼底病变、青光眼等疾病,接受手术之后,视力的提升可能并不会很明显。
白内障手术后,患者最初可能难以适应强光,因此可佩带墨镜遮挡光线,此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手术后当天,双眼要进行包盖,目的在于减少患者眼球转动,使眼球得到充分休息。术后除了吃饭和上厕所等必要活动以外,其他时间以卧床静养为好,特别需要注意术眼的保护,不要磕碰术眼,以免导致眼压升高甚至导致前房积血。患者术后不要用力挤眼,避免弯腰用力和剧烈活动,对于有呕吐或咳嗽的患者,应当给予止吐和止咳药物。
2.术后医护人员告知患者流泪和眼睛轻微疼痛、异物感、眼花等均属于正常现象,不要揉搓双眼,静养后可自行缓解。在睡觉之前,患者可以涂抹金霉素或紅霉素眼膏,预防眼周感染。对于高龄患者,医生应当嘱咐家属帮助患者涂药,注意保持局部卫生,在涂药前将手洗干净。
3.患者术后应戒烟戒酒,一周以内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寒凉、肥甘厚腻之物。此外,老年患者免疫力较差,通常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在用药前应当仔细询问医生。
4.术后三个月,患者视力基本稳定,应当及时复诊,进行屈光检查,并在必要时佩戴眼镜。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案,患者术后应当遵守医嘱,日常注意做好自我保健,巩固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