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桠 郭志娟 冯丽娟 于辉 吕学海 刘运平 赵玉芹 王立哲 段海丽
桥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患者大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于1~2 d内达到高峰,且伴有语言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预后极差[1,2]。目前,溶栓、抗凝、改善微循环是治疗桥脑梗死的主要原则,但整体疗效欠佳[3,4]。因此,早期干预和治疗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减轻脑损伤程度,改善神经功能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5,6]。本研究中,我们对桥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106例急性桥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56.68±7.11)岁;病程3~20 h,平均病程(7.98±1.04)h;合并症:高血压20例,糖尿病19例。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4.99±7.06)岁;病程3~22 h,平均病程(8.03±1.12)h;合并症:高血压21例,糖尿病1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具有面瘫、肢体麻木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经MRI或CT检查确诊;②均为首次发病患者,且入院就诊时间<48 h;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严重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②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入院前1个月内有外伤史或接受过外科手术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预防感染、日常生活指导等。
1.3.2 观察组: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7,8],包括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年龄、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实施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并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②良肢位摆放:患者取仰卧位,在肩下、骨盆下、膝盖下放置软枕作为支撑,肘关节伸展100°,膝盖呈屈曲状,足部垂直向上保持内收内旋状,从而保持患侧各关节处于功能位;采用按摩、推拿等方法保持患肢血液循环通常,防止肌肉痉挛、萎缩;③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语言、吞咽、肢体运动等功能性训练,根据患者病情确定训练时间、强度,可从坐位耐力、站立训练开始逐步进展到步行训练。随着患者肢体运动情况的改善,可进行爬楼梯等训练形式。
1.4 观察指标
1.4.1 护理效果:①基本痊愈:患者无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降低≥91%;②显著进步: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NIHSS评分降低46%~90%;③进步: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NIHSS评分降低18%~45%;④无效: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NIHSS评分降低≤17%。⑤护理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100%[9]。
1.4.2 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NIHSS评分评价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该量表包括感觉、意识、言语、面瘫等15项评分维度,满分45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9]。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价2组肢体运动功能,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损伤程度越轻[10]。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10]。
1.4.3 神经因子: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外周血5 ml,3 000 r/min离心,取上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
1.4.4 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59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2.1 2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2组护理前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护理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FMA评分、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n=53,分,
2.2 2组血清神经因子比较 2组护理前血清NSE、S100β、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血清NSE、S100β、MBP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血清神经因子比较
2.3 2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70%(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效果比较 n=53,例(%)
2.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53,例(%)
桥脑梗死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引起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最终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患者发病后可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者迅速发展为昏迷。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节奏加快及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桥脑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1,12]。桥脑硬死发病机制复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是其主要危险因素,该病一旦发生进展迅速,患者病情可于短时间内达高峰,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3]。因此,增加缺血区脑组织血流量是减轻桥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抗凝、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是常用治疗措施,虽然能有效保护神经细胞,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对治疗时间窗具有严格限制,且治疗过程中存在脑出血等风险[14]。另外,很多脑梗死患者治疗后遗留语言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导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极大降低。因此,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但也有研究认为,在脑梗死患者病情平稳后24 h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更佳[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57%、96.2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1.70%、83.02%。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另外,我们分别采用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评价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结果可以看出,2组护理前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护理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FMA评分、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程度更明显(P<0.05),说明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促进桥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原因:(1)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通过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训练、穴位按摩等方法能够有效促进脑组织血液循环,提高缺血区神经细胞兴奋性,促进神经突触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2)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和上、下肢功能训练,能够有效避免肌肉萎缩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3)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语言、穿衣等日常行为锻炼,帮助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急性脑梗死发生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泌NSE、S100β、MBP等神经因子,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其水平高低与神经元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6,17]。因此,血清神经因子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和治疗效果的敏感标志物。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护理前血清NSE、S100β、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2组护理后血清NSE、S100β、MBP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程度更明显(P<0.05),说明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桥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因子水平,从而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
综上所述,对桥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并降低血清神经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