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宇 王颖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临床检查无器质性异常的肠功能障碍综合征,表现为间歇性、持续性腹胀痛或腹部不适,常伴有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1]。IBS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遗传易感、胃肠道运动、内脏敏感性及脑-肠轴的改变等有关,其中有报道认为降低外周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和神经肽 Y(NPY)水平可明显改善IBS的临床症状[2]。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中西医均在探讨药物治疗调节脑-肠轴改变对IBS的影响,其中对能反映脑-肠轴改变的外周血5-HT、NPY、CGRP的报道[3]较多。本研究旨在分析运用中医肝脾同治法治疗腹泻型IB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外周血5-HT、NPY、CGRP水平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70例肠易激综合症腹泻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3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Ⅳ诊断标准[4]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和分型,患者在诊断前6个月内存在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在诊断前3个月内,至少存在3 d/月的持续发作性腹痛或腹部不适并具有以下2项以上临床表现[①排便频率改变;②大便性状外观改变;③排便后临床症状改善]并且伴有以下症状表现:排便频率增加,排便次数>3次/d;粪便性状异常,参照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至少25%的排便为松散(糊状)粪或水样粪便,硬粪或干燥粪<25%;腹胀,排粘液便;排便不尽感或排便紧迫;粪便细菌培养、血常规、便尿常规等等相关临床检查未发现异常。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5]。主症:腹痛或腹部不适时,即发生泄泻,泄后腹部不适症状缓解,症状的发生常与情绪有关;平时情绪急躁易怒,善叹息。次症:胸胁胀痛不适;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粘液便;舌淡、边有齿痕,脉弦细或弱。主症加次症2项或以上即可诊断。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入选所有病例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并且符合以下条件:①粪隐血试验阴性,3次以上粪便常规培养为阴性;② 1年内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无明显黏膜异常;③组织学、血尿、血沉、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④电解质无异常;⑤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①检查证实为微生物感染、恶性肿瘤、全身性疾病以及中毒等引起的腹泻,不符合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②有消化道手术病史;③合并严重的肝肾、造血系统心脑血管、等疾病;④有其他正在用药治疗影响研究药物观察的腹泻以外的疾病;⑤妊娠或哺乳期;⑥存在精神类疾病、依从性较差;⑦对研究中使用药物过敏。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匹维溴铵(苏威制药solvay pharma)50 mg/次,3次/d,于进餐时用水吞服;洛哌丁胺(西安杨森制药公司)2 mg/次,3次/d,饭前30 min口服。观察组口服固本益肠片(沈阳绿洲制药有限公司),4片/次,3次/d,于餐前口服,同时口服逍遥颗粒(北京勃然制药有限公司),1袋/次,2次/d,2周/1疗程,持续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1.5.1 临床症状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根据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有无粘液便及排不尽感来进行评分。其中腹痛腹胀的表现,无上述症状记0分,轻度可耐受记1分,反复出现较为严重需药物治疗记2分,持续出现,症状难忍,影响生活工作记3分;大便次数1~2次/d记0分,3~4次/d记1分,5~10次/d记2分,>10次/d记3分;大便性状成形记0分,烂便不成形记1分,糊状记2分,水样便记3分,有无粘液便及排不尽感,无记0分;偶有记1分,时常记2分,每次均出现记3分。总分18分。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记录1次。
1.5.2 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临床痊愈:症状全部消失,且证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症状明显改善,且证候积分减少≥70%;③有效:症状好转,且证候积分减少≥30%;④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且证候积分减少<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5-HT、NPY、CGRP水平变化: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5-HT、NPY和CGRP的水平的变化。患者在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并于-20℃保存,并采用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5-HT、NPY和CGRP的表达。
1.5.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有无粘液及排不尽感等总和症状积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下降,观察组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35,例(%)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评分比较 n=35,分,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5-HT、NPY、CGRP的水平的变化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外周血中5-HT、NPY、CGRP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中5-HT、NPY、CGRP的水平均下降,观察组外周血中5-HT、NPY的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中CGRP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5-HT、NPY、CGRP水平比较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2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口干、皮疹、腹痛等。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n=35,例(%)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以腹泻、腹痛、腹胀等为主要症状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7]。病情常呈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临床分为便秘型、腹泻性、便秘与腹泻交替型,其中以腹泻型最常见。本病发病率高,具有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的特点,女性高于男性,有研究表明本病的危险因素与患者肠道动力异常,脑-肠调节功能障碍、环境因素等[8],目前针对此病无特异性治疗,一般常对症治疗[9,10]。神经胃肠病学研究表明,胃肠动力和内脏感觉相互影响,且传导内脏感觉的肠神经常和中枢神经联系,肠道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调控,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脑-肠互动,而参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胃肠道的功能的物质基础则是一些被称之为脑-肠肽的胃肠激素或神经递质(如5-HT、NPY、CGRP等)。观察这些递质水平的变化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中医将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归属为“泄泻”范畴[11]。《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弱者因虚所以易泻,因泻所以愈虚”。脾之强弱决定腹泻型IBS发生和向愈:脾胃本虚加之饮食劳倦情志致脾气愈虚以而无法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湿浊之邪混杂而下,引发泄泻。而肠易激综合征之腹泻,常与情志紧张或情志失常有关,肝主情志、主疏泄;情志异常,肝失疏泄,横逆犯脾,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出现腹痛;肝旺乘脾,加重脾失健运,水湿不行、痰湿内阻,清浊不分,病发泄泻。对此现代有许多医家亦认同此观点[12-15],并先后进行了临床报道,共同认为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肝脾气机失和是导致腹泻型IBS,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调理肝脾是治疗本病的主要立法。逍遥颗粒具有疏肝健脾之用,固本益肠片具有调节脾胃,固本益肠之功[16,17],两药结合共奏肝脾同治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中5-HT、NPY、CGRP均低于治疗前,提示三者对于本病存在相关的作用,这与前期研究一致;而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5-HT、NPY低于对照组,CGRP下降不明显,但仍有降低趋势,提示逍遥颗粒及固本益肠片有可能是通过调节外周血中神经递质发挥治疗本病的作用。且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治疗本病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肝脾同治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外周血中-HT、NPY、CGRP,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