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军
一个人的健康包括身心两部分,任一方面的不足或太过,都可能毁掉身体的最佳状态。
人们自古就重视养生保健,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各类养生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养生方式不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顺应自然,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此才能达到健康防病的目的。
几十年甚至更早之前,社会物质生活不充裕,满足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是首要任务,因此身体需要维持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现如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身体所需与社会供给的关系发生了转变,食物供给量远远超过了身体所能负担的极限,不节制饮食的后果就是“富贵病”高发。
在吃饱穿暖的生理需求和基本安全需求被满足后,追求心理满足就成为一种必须。正因如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医学界就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家的世纪。然而,目前大多数人的情况却达不到这一层次,因经受着经济转型、社会巨变等带来的重重压力,无意识或无暇顾及真正的心理满足,以致出现大量精神障碍问题。
有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生活方式最健康、心脑血管患病率最低的,因为当时人们吃的多为五谷杂粮、新鲜蔬果和鱼类,很少吃油腻食物和红肉,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非常规律。如今人们反其道而行,健康状况便急剧下降,现代人尤应遵循“俭养身体”的原则。
饮食应做到节制,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且要控制每日摄入的油、盐及其他调料量。比如,食用油每天不超过30克、盐不超过6克,酱油、味精、鸡精等调料要少吃。此外,多用粗杂粮和薯类替代细粮,以海鲜、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肉类取代部分猪肉、羊肉等红肉摄入,增加新鲜蔬果的同时减少甜食摄入。节制饮食不代表彻底将某种食物拉入黑名单,而是控制好“量”,饮食多样化对健康十分重要,每天应保证至少12种食物的摄入。
改掉在家中瘫坐、出门驾车的“帝王式”生活习惯,适当增加必要运动,少量多次、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运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跟长时间连续运动相差不大。因此,建议把运动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如尽量以步行方式出行,以走楼梯代替乘电梯,多做家务等。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长期坚持,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均可。频繁进出酒吧、舞场,吸烟酗酒,或通宵打麻将、玩游戏虽然可以得到一时的感官刺激,却会严重损害健康。戒烟、限酒(少量饮用低度酒、忌饮烈性酒、忌酗酒)、避免熬夜早已成为促进健康的“金科玉律”。
如果将生活看作是获取物质条件的过程,人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劳作中,变得精神疲惫;如果能将快乐生活看作目的,在工作、学习中敏锐发现生活的美,人生就能一直处于一种平静、愉悦的状态。从某种角度说,这就是精神富足的含义:时常感觉满足,不觉得孤独、恐慌、无意义或有罪恶感。反之,喜怒易激动,或功利思想、嫉妒心过重,经常牢骚满腹,抱怨生活、人生不公等,或热衷窥探他人隐私,以致整日劳心耗神,心事重重,必然给生理与心理带来不良影响。
富养精神需要增强人际交往,多学习、多培养兴趣爱好,若一时找不到良师益友,就多看书,精神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此外,精神富足需要减少不必要的心理波动,避免精神往坏的方向滑落。要做到这一点,应从减少过多的物质欲望做起,因为不切实的欲望和过度执着可能导致巨大挫折感;常怀感恩心和善心,也有助于消除不良思维,增添精神满足感;家庭层面上,家人间和睦良好的关系,能够增强平淡生活中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