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法对血液肿瘤科患儿药物外渗的影响

2020-09-15 15:49祖璨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肿瘤科静脉化疗

祖璨

【摘 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对血液肿瘤科患儿药物外渗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42例血液肿瘤科患儿,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21例)及对照组(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坏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可降低血液肿瘤科患儿药物外渗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法;血液肿瘤科;患儿;药物外渗;满意度

化疗药物外渗为药物在静脉输注中渗出或渗浸至皮下组织中,因多种原因,中心静脉输入化疗不能用于所有化疗患者中,部分患者需采用外周浅静脉途径给药,且因化疗药物刺激性大、化疗周期长,使得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药物外渗。儿童血液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为静脉化疗,治疗中患儿需反复化疗,因化疗药物特性使血管内CO2蓄积,增高血管内压及血管壁通透性,从而使得药物渗漏至皮下,出现化疗药物外渗,对患儿危害极大,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1],本院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血液肿瘤科患儿中,显著降低了药物外渗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42例血液肿瘤科患儿,所有患儿均遵医嘱处于化疗期,排除不接受中心静脉置管者、外周静脉者或问卷调查的患儿。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4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21例)及对照组(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21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7例,年龄4个月~13岁,平均(6.7±1.3)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6.5±1.4)岁,两组一般资料可比较(P>0.05)。本研究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程序进行循环管理。首先制定评估工具,结合本院本科室患儿的人群特征,设计出药物渗出的危险因素评估单,共包括10项评估内容,由责任护士在化疗前采用评估单对患儿及家属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患儿的静脉外渗风险越大,其中单项分值高的项目是引起患儿药物外渗的一种危险因素,之后根据评估结果给患儿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执行:存在外渗史者,静脉穿刺时需避开外渗处的肢体,并根据患儿的配合程度、年龄分期选择适应的约束带、夹板等,静脉分级高者,由2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确定穿刺部位,从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药物输注时需严格遵循化疗护理常规;使用留置针时,根据患儿家长对药物的认知情况进行宣教,给患儿讲解发泡剂、刺激性药物外渗会带来的危害,从而引起患儿家长重视;同时告知患儿家长在使用发泡剂时,不能进行玩耍、就餐等活动,婴幼儿需注意观察其情绪反应,年长儿需询问其是否有烧灼感或疼痛感;若发现输液处出现局部肿胀、输液速度减慢、患儿有异常感觉等情况,立刻通知护理人员;中心静脉置管前,给患儿家属讲解置管目的、导管优越性,可给患儿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化疗,从而有利于全程静脉化疗,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告诉患儿家属,置管后1周内观察局部有无异常,若出现静脉变硬、走行红肿等征象,需使患儿置管侧上肢制动并抬高,同时使用药物及时止痛,若症状24h未改善或72h内未消失则需考虑拔管;针对输液港可能会出现的脱针情况,需告知患儿家属避免患儿做一些可能会引起输液港局部皮肤张力变化的运动,避免患儿剧烈咳嗽时穿刺插针,以防针头脱出输液港底座引起药液外渗;检查:需实行责任护士-病区教育护士-护士长的管理模式,由责任护士进行定期巡回,并进行密切观察,发泡剂每15min巡视1次,刺激性药物每30min巡视1次,以便于及时发现外渗先兆,在与患儿家长沟通中,需评估其对药物外渗的认知情况;病区教育护士定期培训、考核每位责任护士的操作技能与专科理论知识;处理:对于检查、化疗中发现的问题,对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给予针对性措施,并将未解决问题纳入至下个循环中,以进行重点处理,从而制定新的PDCA计划。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的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坏死发生率;2)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总分为100分,>85分为合格;3)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及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频数或%表示,对比分析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对比分析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的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坏死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的药物外渗4.76%、静脉炎4.76%、局部坏死发生率4.76%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識的掌握情况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者20例,合格率为95.24%(20/21),对照组16例,合格率为76.19%(16/21),观察组合格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

2.3 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2],化疗药物外渗在成人中发生率为0.1%~6%,在儿童中发生率更高,因此需给予合理、有效的管理来降低化疗药物的外渗发生率,本院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血液肿瘤患儿化疗药物输注中,疗效显著。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药物外渗4.76%、静脉炎4.76%、局部坏死发生率4.76%明显较对照组低,患儿家长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95.24%及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较对照组高,主要是由于PDCA循环管理法加强了责任护士对患儿家长化疗药物外渗的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家长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重视程度,并制定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及时干预、阻断,从而将化疗药物渗出机会将至最低。若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先兆,立即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外渗引起的危害[3]。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法可降低血液肿瘤科患儿药物外渗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宋丽绅.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0(02):117-118.

[2] 罗文君,汤昔康,周雪贞,等.PDCA循环法控制血液危重症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04):659-663.

[3] 王莉,吕娅,潘蕊,等.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肿瘤患者药物外渗发生率[J].当代护士旬刊,2018,25(03):186-188.

猜你喜欢
肿瘤科静脉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目标教学法在肿瘤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价值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静脉曲张“喜欢”谁
跟踪导练(二)(3)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肿瘤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