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针对2020年高考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地理试题,对试题考查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然后对3套试卷的总体特点进行阐述,并指出各套试卷的特色和商榷之处;最后概括总结教学启示及高考命题建议。
关键词:高考;地理试卷;特点;命题建议
2020年,全国有24个省级行政区使用高考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地理试题,试题的使用范围广、影响大。本文针对该3套地理试题,首先从必备知识、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等角度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分析与简要解读。然后在统计解读的基础上宏观评述3套试题的总体特点,深入评析每套试题的特色。最后结合试题的统计评析,提出今后教学备考上的一些启示,并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对试题的命制提出一些浅薄的思考。主要目的在于总结试题特点和命题规律,以期为今后的中学地理教学和复习备考等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统计分析
1.题型结构统计分析
从题型结构上看,今年高考试题仍延续往年形式(图1)。
2.必备知识考查统计分析
说明:本统计参考了《中国考试》2020年第6期“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必备知识考查路径初探”,将必备知识的考查路径划分为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地理过程三个角度进行统计。其中,地理特征反映了地理事物和现象存在的显著征象和标志,分为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反映地理要素、区域、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分为要素联系、区域联系和人地关系;地理过程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动态变化过程,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
☆解读分析
(1)轻特征,重联系和过程分析。3套试题共59道题,其中考查地理联系的有38道题,考查地理过程的有15道题,考查地理特征的仅有7道题,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高考侧重对地理联系和地理过程的分析,而对地理特征考查较少。
(2)轻人文知识,重自然原理。3套试题对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气候特征、植被特征等自然地理特征,地质地貌演化过程、水循环过程、气温的变化过程等自然地理过程考查较多,而对于人文地理特征和过程的考查较少。
(3)轻世界区域,重中国区域。3套试题命题的主题背景主要以中国区域为主,八大主题背景中,Ⅰ卷除第37题为未明确指定的具体区域外,其他7个均为中国区域;Ⅱ卷除9~11题考查俄罗斯乌拉尔山脉附近区域外,其他7个均为中国区域;Ⅲ卷也有4个主题涉及中国区域。
3.核心价值考查统计分析
地理科考查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確价值观,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人地协调观”一致[1]。 “人地协调观”的载体是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本项统计围绕人地关系的几个表现,统计3套试题对核心价值的具体考查。
☆解读分析
(1)“人地关系”中,偏重人对地的影响。人类活动是造成各类环境问题的主因,故剖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是考查的重点。对如何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开发和人居建设考查也较多。与往年相比,以某一流域或“一带一路”串联不同区域,考查区域间的统筹、协调发展等问题有所淡化。个别自然地理试题,如Ⅰ卷第37题、Ⅱ卷第37题,只关注自然事象的剖析,缺少对人地间相互作用的考查。具体到卷别上,Ⅰ卷、Ⅲ卷对人地关系考查较为全面,Ⅱ卷相对单薄。
(2)“背景问题”中,发展问题是核心。试题以生态、资源、环境等问题为载体,考查科学的生态观、资源观、环境观等价值观。其中,发展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核心。生态、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应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具体到内容上,多关注农业、农村及城市建设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考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等价值观。具体到卷别上,Ⅰ卷、Ⅲ卷对生态、资源、环境问题(观念)及其背后的发展问题考查较为全面,Ⅱ卷侧重直接考查发展问题。
(3)“达成观念”中,尊重自然是基础。试题考查的生态、资源、环境等问题,都需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进行解决。只有尊重自然,人类才会有意识地节制自己的行为,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这就需要具备物种间、国家间的公平观,具备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等。3套试题对此考查全面而均衡。
4.学科素养考查统计分析
地理学科考查的学科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1]。本项统计横向对比3套试题对以上学科素养的具体考查。大部分试题都是综合考查多个素养,统计时有所重复,有所侧重。
☆解读分析
(1)“区域认知”中,重区域联系和演变过程认知。对于较为浅层的位置特征认知考查较少,仅Ⅲ卷有所考查。对地理事物空间格局认知的考查,3套试题均少量涉及。空间联系、空间演变的认知是考查的重点,显示对区域认知的考查,不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更加关注深层次的认知。从卷别看,Ⅲ卷设题较为常规,设问数量多,对“区域认知”考查较为全面。
(2)“综合思维”中,自然地理重分解思维、人文地理重综合思维。对分解思维的考查,主要是以自然地理事物为载体,考查对其发展、演化过程的分解能力。对综合思维的考查,主要以人文地理事物为载体,考查综合各要素(区位)特征(条件)分析事物布局、发展条件的能力。从卷别看,Ⅰ卷、Ⅱ卷考查的自然内容较多,分解思维考查也较多。Ⅲ卷考查的人文内容较多,以综合思维为主。另外,Ⅰ卷考查较为专业,设问数量少、分值高、难度大,对综合思维考查更加深入。Ⅲ卷兼顾的面广,对学科素养的考查更为全面均衡。
(3)“地理实践力”中,重景观图、统计图的判读。3套试题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较少,主要是作为其他考查的辅助手段进行隐性考查,如农业景观图的判读,人口、气候统计图的判读等。当前模拟题、各独立命题省份高考试题出现较多的研学旅行、图表绘制类试题等均未出现。
5.关键能力考查统计分析
地理学科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1]。其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每道题(尤其是选择题)均重点考查的关键能力,故本项统计只统计了非选择题中的描述(地理特征)与阐释(地理过程与联系)能力、论证(地理现象)与探讨(地理问题)能力。个别试题中,阐释与论证能力或探讨能力较难区分,分类统计时综合考量了设问、参考答案及分值等因素。
☆解读分析
(1)能力考查侧重深度。对低层次的描述和阐释能力的考查,题量少,分值低;对深层次的论证和探讨能力的考查,题量多,分值高。尤其是低层次的地理特征描述能力,仅Ⅲ卷有所考查。对阐释能力的考查也偏重相对深层的地理过程阐释,对地理联系的阐释考查较少。论证与探讨能力3套试题均重点考查。具体到卷别上,Ⅲ卷对各项能力的考查相对均衡。
(2)设问边界较为模糊。试题设问中的能力指向词(如“指出”“简述”“说明”“分析”等),对能力的限定较为模糊,并不明确,要依据试题的具体情境统筹考虑具体考查的是什么能力。如试题中出现较多的“简述”条件、“简述”原因,“说明”条件、“说明”原因、“说明”理由等,实质都是考查有因有果的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3)能力层次逐歩提高。描述与阐释能力、论证与探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是逐步提高的,3套试题在命题设问时,大多都是先考查描述地理特征,再阐释地理过程或联系,再分析论证条件、成因,最后探讨问题的意义或可能的影响、发展的趋向等,遵循了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
6.试题选材统计分析
☆图表素材选用统计分析
近三年高考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地理图表类型及数量统计(表5)。
☆解读分析
(1)图表种类保持稳定,数量略有增加。与2018、2019年相比,2020年3套试题的图表种类除未出现表格外,基本稳定在常见类型上,但图形的数量却略有增加。Ⅰ卷图形数量增加明显,主要与选择题第4题的4个选项都为图形有关。
(2)“无图”题,选择题数量减少,选考题占比稳定。在2020年3套试题中,Ⅱ卷的每组选择题都有图形,只有Ⅰ、Ⅱ卷的9~11题两组“无图”,与前两年相比,数量明显减少。对非选择题来说,近三年必考题都为“有图”考查,但从选考题来看,有的“有图”,有的则是“无图”考查,且近三年“无图”选考题占比基本稳定。2018年,3套试题的6道选考题,2道“有图”,4道“无图”;2019年、2020年均是3道“有图”,3道“无图”。
(3)经纬网图减少,中国区域图增多,出现虚拟微区域示意图。经纬网图属于比较经典的区域图,在3套试题中2018年出现11幅,2019年出现6幅,2020年只出现了4幅。在区域图中,2018年世界区域多于中国区域,2019年基本持平,2020年中国区域明显多于世界区域。另外,今年还出现了一些虚拟的微区域示意图,如Ⅰ卷4~6题东北平原某居住小区规划示意图,第7、8题的人工岛示意图等。
(4)统计图、景观图占比增加,等值线图考查有所回归。2020年,3套试题共出现6幅统计图,较前两年明显增加。从景观图来看,2020年继续得到重视,每套试题中都出现了1幅景观图,而在2019年只出现了2幅,2018年更是没有涉及景观图。从等值线图来看,2018年出现最多,2019年减少,2020年又有所增加,呈现回归趋势。
(5)关系示意图得以凸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剖面图。从关系示意图来看,在前几年的试题中出现较多,2019年只出现了2幅,今年则重新大量出现,多达10余幅。从剖面图来看,前两年多是以“断面”示意图的形式出现,今年则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剖面图,如Ⅲ卷第7、8题的地质剖面图。
7.热点问题、案例选用统计分析
☆解读分析
(1)热点问题考查较少,但分值比重较高。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今年3套试题涉及的热点问题明显较少,“精准扶贫”“抗疫”“澳大利亚山火”等热点问题似乎被有意避开,只集中在“生态文明建设”“崇尚劳动”“海洋权益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少数几个热点问题上,但考查的分值比重,除Ⅱ卷占比较低外,其他2套试题的分值比重都较高。
(2)案例选取位置偏远,但学科特色鲜明。从选取的案例来看,Ⅰ卷选取的“黄土高原”“人工岛”“高纬度湿润地区”“北京”“青藏高原”,避开了使用该套试题的考生所在区域;Ⅱ卷选取的“巢湖平原”“广西那考河”同样多数远离使用该套试题的考生;Ⅲ卷选取的“毛乌素沙地”“徽杭古道”“燕山南麓”也距使用该套试题省区的考生很远。案例选取的位置偏远,可能与保证试题的公平性有关,但是它们却均属于较为独特的地理区域单元,既能联系热点问题,也利于考查学科本身的素养和能力。
(3)不直考热点本身,但立意隐蔽高远。热点问题引导试题的案例选取,试题不直接考查热点本身的内容,设问角度主要是围绕案例涉及的主干知识进行,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要学以致用,多关注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体验学科价值,培养家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试题的立意隐蔽,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隐含于试题之中,体现出命题者站位和视野的高远。
二、总体特点
2020年3套试题求稳求变,既给人以熟悉和亲切之感,同时也让人耳目一新。总体呈现如下特点。
1.價值引领,彰显核心功能
(1)育人为先,立德贯穿。作为国家层面最重要的教育招生考试,高考具有政治属性,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牢记为国育人初心,坚守为国育才立场[2]。今年3套试题将立德树人贯穿始终,着力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很好地彰显了高考的核心功能。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培养爱国爱家的思想观念。如Ⅰ卷第43题通过对北京景泰蓝文化的考查、Ⅲ卷第43题通过对徽杭古道开发利用的考查,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和至今仍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二是崇尚劳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Ⅰ卷4~6题对东北平原某居住区建筑规划的考查,第36题对顺坡垄葡萄种植的考查;Ⅱ卷3~5题对巢湖平原小麦种植的考查,第36题对集装箱液袋运输优势的考查;Ⅲ卷第44题对防止鸟儿撞击玻璃幕墙措施的考查等。引导学生体验劳动智慧,激发热爱劳动兴趣。三是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生产与生活理念,积极建设美丽中国。如Ⅰ卷1~3题通过对黄土高原治沟造地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的考查;Ⅲ卷第44题通过对广西那考河治污模式的考查,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才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
(2)优化设计,服務选拔。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高考试题必须确保其科学性和公平性。今年3套试题在很多方面较好地履行了服务选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平。3套试题立足原创,几乎看不到模拟试题的影子,即使在区域和案例的选取上也尽量远离或规避学生的现实生活,保证使用同一套试题的考生能面对同样陌生的情境和设问。二是优化题目的难度梯度,保证试题的区分度。3套试题的选择题排布,基本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必考非选择题的设问也基本做到了思维的层层递进,保证了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能得到良好的区分。如Ⅲ卷第37题,先让学生“看图说话”(简述图示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归纳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说明流动沙丘趋于固定的原因和解释毛乌素沙地湖沼面积减小的原因,最后让学生就“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表明态度、说明理由,难度梯度得到优化。
(3)立足学科,导向教学。引导教学是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需求[2]。高考试题必须关注中学教学实际,引导和促进中学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前进。今年3套试题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标往年试题,题型题量比较稳定,符合师生心理预期。二是学科特色鲜明,地理味道浓郁。试题立足考查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避免了往年试题即使不学地理的人也能得高分等尴尬现象的出现。三是稳中求进,教学导向明显。试题注重联系生产生活,重点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学识、灵活应用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引导中学教学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优化和改进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绝不能再走“死读书”“背模式”的老路。
2.素养导向,落实“四层”“四翼”
(1)知识为基,突出“必备”。知识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高考命题的基础;必备知识是指为了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主要是由学科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3]。今年3套试题对必备知识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对区域特征的考查。如Ⅰ卷第7、8题对人工岛地下淡水特征的考查,9~11题对长白山岳桦林带特征的考查;Ⅱ卷第1、2题通过地名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考查;Ⅲ卷9~11题对堪察加火山群区域特征的考查等。二是重视对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的考查。如Ⅱ卷9~11题对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自然特征差异的考查,第36题对山东邹平通过玉米油生产与惠民、铁岭、通辽等地区域联系的考查;Ⅲ卷1~3题对甲国与乙国等通过汽车工业联系的考查等。三是重视对地理过程的考查。如Ⅰ卷第37题对玄武岩台地流水侵蚀、形成先后及形成过程的考查,Ⅱ卷第37题对金沙江沙金形成的地质过程的考查,Ⅲ卷4~6题对我国西部某市人口变化过程的考查等。
(2)能力为重,强调“关键”。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为避免学生“读死书”,高考更重视考查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在新情景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今年3套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以下几种关键能力:一是阅读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很多题目通过提供较为丰富的文字和图形材料,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其中的信息。二是逻辑推理能力,部分题目直接要求学生进行“推测”作答。如Ⅰ卷第3题要求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影响,第10题要求推测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的气温及生长季变化特征;Ⅱ卷第4题要求推测不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第36(3)题要求推测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的合理交通方式;Ⅲ卷第6题要求推测该市人口的发展变化等。三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如Ⅲ卷第37(4)题对“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是否赞同的考查等。
(3)素养为向,凸显“核心”。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素养时代,高考改革也适应时代要求,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特别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通过前面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今年3套试题对“区域认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考查更加突出。透过试题,能真切地感受到浓厚的素养气息,而且对比前几年的全国3套试题,还能体会到“拨开云雾见明月”的豁然开朗之感。素养是未来,核心素养更是方向。
3.思维提升,注重“综合”“应用”
(1)综合运用,融会贯通。综合性是地理学的本质属性,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学习者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调动相关知识和能力,应对学习综合的复杂问题情境。今年3套试题延续前几年命题的风格,突出对综合思维的考查,如Ⅰ卷第37题,围绕玄武岩地貌的演化过程进行设问,与2019年Ⅰ卷第37题里海、地中海的地貌演化过程、2018年Ⅰ卷第37题乌裕尔河、扎龙湿地的演变过程,命题手法相似,都是通过过程分析考查综合思维能力;Ⅲ卷第36题马来西亚锡矿产业转型发展,与2019年Ⅲ卷第36题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向医疗保健业的转型,都是依托区域产业的转型与发展进行命题,考查学生面对复杂情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2)突破藩篱,创新应用。在延续往年命题风格的同时,3套试题在情境的创设方面又有所突破,部分设问进行了大胆创新。如Ⅱ卷第36(3)题,看似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但设问却转变为“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铁桶运输的优势”;Ⅲ卷第36(3)题,看似考查“旅游资源评价的市场条件”,实则要求从“从经济发展的背景出发”,考查经济发展对客源市场的影响。试题重视地理过程的还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融合度增强,充分体现“自然为基,人地协调”的命题理念,有别于常规的答题模板式设问。
三、各卷特色
2020年3套试题除前述共同特点之外,各卷还有一些自身特色,分述如下。
1.Ⅰ卷特色
(1)偏:内容考查上,自然重于人文。仅就必考内容来看,选择题的第7、8题和9~11题全部考查自然地理,1~3题和4~6题,表面考查人文地理,实际也融合了很多自然地理的内容;非选择题第36题表面考查农业中的葡萄种植,但设问都属于自然地理,第37题更是全部考查了自然地理。另外,从2道选考题来看,第44题也涉及一些自然地理的知识。总体来说,本套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的分值至少达66分以上,明显偏重对自然地理的考查。
(2)专:素材选取上,学术味道浓郁。1~3题选取的治沟造地,4~6题选取的建筑布局规划,第7、8题选取的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9~11题选取的长白山岳桦林带,第36题选取的葡萄顺坡垄种植技术,37题选取的玄武岩台地,第44题选取的高原鼠兔问题等,基本来自命题专家自身或他人的学术研究资料。此种素材选取方式,一方面,使得试题有了鲜明的地理学科特色,另一方面,也给人带来浓郁的学术和专业味道。
(3)难:试题难易上,相对难度大。一是从选择题来看,总体难度尚可,但据师生反映第4、5题和9~11题仍然难度不小。二是从必考题来看,第36题没有直接给出或无法判断出具体的区域,加上逆推式的设问等,题目的难度已经不小;但最难的还是第37题,尤其第37(2)题分值达到12分,但学生很容易按照“削高填低”的惯性思维答题,得出“低矮的台地老”的判断,从而与“高的尖顶山老、低的台地最新”的正确思维完全相悖,导致整题皆输。三是从选考题来看,第43题的设问也比较巧妙,不是考查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而是考查旅游活动的影响,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另外,从所给非选择题的参考答案来看,也是看似容易,实则不易专业、完整和贴题作答。
(4)商榷之处。一是区域选取略微狹窄。高考虽然是抽样性考试,选取区域也可随机而为,但在有限的题目中4~6题考查东北平原,9~11题考查的还是东北地区(长白山),是命题人对东北地区情有独钟?还是基于命题人学术研究的区域主要在东北?二是个别题目的设计似有缺陷,让人质疑。如第5题中片区Ⅰ以高层建筑为主,但建筑密度大,似乎与现实中的采光要求不符;第9题中的“幼树”树龄不明,多少岁算幼树、中龄、老树?即使说它们只是个笼统的称呼,该题解答时似乎也可不用题目所给的材料信息,即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三是学术性和专业性过强的内容距离中学教学实际偏远,不利于导向教学。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学科基本的教学内容,师生不可能过多地去关注和研究过于专业和学术性很强的问题,这容易让中学教学无所适从。很多时候地理教师还是感觉到平时学的很多内容高考不考,而高考考的很多内容却在平时教学中没有或难以涉及。
2.Ⅱ卷特色
(1)稳:命题“平”字当头,整体风格稳健。与Ⅰ卷相比,Ⅱ卷没有那种“玄武岩形成尖顶山、平顶山”“人工海岛地下水分布”等学术味浓厚的试题情境。试题多从“地名”“水稻种植方式的转变”等贴近生产生活的情境入手,更接地气;从考生熟知的“沙漠、绿洲”“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入手,代入感强,贴近教学。试题选取简单的区域图、直观的景观图、简约的示意图,大大降低阅读难度。
(2)实:考查核心知识,关注实际应用。试题虽“平易近人”,但并不失“大家风范”,更强调对核心知识的考查。如9~11题,以多项相互关联的活动组成的复杂情境作为载体,综合地形、气候、植被、太阳辐射等因素考查学科核心知识。试题突出应用性,如3~5题,巢湖平原由双季稻转变为单季稻,由种植油菜转变为冬小麦,重点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变:立足不同区域,关注过程变化。试题注重回归地理学的区域属性,将地理要素的变化过程与区域相结合,从区域表现的意义上把握地理过程[3]。试题选取了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巢湖平原、甘肃的沙漠和绿洲、西西伯利亚平原、金沙江流域、奥地利小镇、广西的那考河等中外区域,考查时不深究地理事象本身,而注重地理过程的区域性特点。如黄土高原地貌的演化过程、沙漠和绿洲地表温度的变化过程、沙金形成的地质过程等,考查考生从时空维度分析地理过程的能力。
(4)商榷之处。一是6~8题图中横坐标时间是否是指“北京时间”?若是,应该进行标注。二是第7题中“②蒸发(腾)多”和“③空气湿度大”容易构建联系,导致错选,因此,选项组合可再适当优化。三是第37题考查知识面太窄,设问太细,角度太小,是否利于知识的覆盖和对能力的全面考查?
3.Ⅲ卷特色
(1)鲜:紧扣时代主题,选材鲜活实用。从选择题看,第一组,在当前美国不断逆全球化而动的背景下,既有着对全球化的深层次思考,也有着不同国家间打造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背景;第二组,暗扣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社会争论,但不去争论问题的对与错,而是以科学的态度作出分析、预测,以数据说话;最后一组,围绕全球变暖对山地自然环境的具体影响展开,考查角度新颖实用。
从非选择题看,第36题以马来西亚的废弃锡矿坑为载体,串联考查诸多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服务业(旅游业)的产业升级问题,高端产业发展的精准定位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从国际视角,为国内的类似问题探寻科学的解决方案。第37题以我国生态治理的“明星”——毛乌素沙地治理案例为载体,既暗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呼唤,又揭示了生态治理要量地(环境)而行的科学发展观;第43题的徒步游,正是方兴未艾的生活潮流;第44题的鸟儿撞击玻璃幕墙问题,取材鲜活,设问独特,有景有情,既易激发兴趣,也可解决实际问题。
选材既是命题设问的出发点、知识能力的具体承载体,也揭示了命题人对当前社会热点的关注与思考。素材鲜活,重点选取宏观的热点背景,关注问题背后的地理原理、能力运用,不刻意迎合热点。
(2)广:图表素材丰富,人地考查全面。从试题所用图表看,示意图、统计图、剖面图、区域图、等高线地形图、景观图等,数量多、类型全。从试题考查的素材看,自然地理要素中,以往常见的“风、雪、沙、盐、湖、林、鸟”等基本全部考查。如9~11题,融合气候、地形、植被、太阳辐射等多种自然要素。从试题对人地关系的考查看,尤其第37题,既有相对专业的自然地理考查,又注重人地关系的相互影响,与Ⅰ、Ⅱ卷的第37题单纯考查自然地理、设问专业、角度偏狭相比,考查更加全面。
(3)动:关注动态变化,思维灵活创新。选择题中考查的产业(汽车业)转移、人口增长、地质变化、全球变暖等,都是基于动态变化的情景。非选择题中,第36题从锡矿开发到资源枯竭,从废弃矿坑到休闲城建设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情景;第37题则是着眼毛乌素沙地沙丘、湖沼、绿洲的变化进行考查。通过不断动态变化的场景,考查考生面对不同问题灵活创新的思维能力。
(4)商榷之处。一是第44题,角度过于偏狭、专业性过强。试题以鸟儿撞击建筑物玻璃幕墙为切入点,考查了光线造成的影像问题、应对措施中的镜面效应等,属较为专业的物理光学问题,是否切口过小,与“环境保护”的主干知识关联度偏小?二是非选择题个别小题答案打磨不细。如第37(1)题的答案中,“Ⅱ阶段先弱后强”,应表述为先减弱后增强,以突显动态的变化描述,而非静态的状态描述,从而与Ⅰ、Ⅲ阶段的动态描述相一致。第37(3)题的答案中,“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费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蒸腾)增加,地表水减少”,思维跳跃性大,有单线思维之感,可能会得出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思维逻辑链:消耗的水量增加直接导致蒸发(蒸腾)增加,即因用水多故蒸发(蒸腾)多。
四、教学启示与命题建议
1.教学启示
(1)适应时代需求,加强自然教学。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今年3套试题很多题目偏重对自然地理的考查,与自然教育高度相关,而且题目提供的情境均是陌生和具有复杂结构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在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而这恰恰也是地理教师平时教学的软肋,学生跟自然接触的机会太少,对偏自然的内容有很大的陌生感、距离感,所以师生普遍认为试题难度加大了。正因如此,在今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真正贴近自然,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现象,分析真实的问题,加强自然地理教育。
具体来说,一是要活化地理内容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盡可能多地将现实生产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和习题训练当中,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对地理学用价值的认知,又能增强和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真懂会用。二是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真实的自然。目前来说,研学旅行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面对真实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并尝试用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不管学生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都有助于培养他们认知自然和社会的科学方式,从而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自然教育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唤醒学生对自然的保护意识。试想,如果学生能真正有机会走进某居住小区进行过严寒地区居住小区风环境优化问题的设计思考,如果能真正爬过长白山并就岳桦林带问题进行过相关的研究与讨论,那学生面对今年高考的相关试题,其感受和实际的答题效果肯定会大不相同。
(2)提升专业素养,关注学术研究。从近年全国卷试题看(尤其Ⅰ、Ⅱ卷),专业性、学术性趋势明显(选择题中至少有一组,非选择题中有一道)。面对这种命题的趋向,高中地理教师要做的不是叫苦叫难,而是应适度地顺应,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这同时也适应了选课走班、合格考与等级考分离以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形式。选课走班,使得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科目,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探索的深度;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更易获取相关知识,在某个点上的知识积累超过老师并不为奇;合格性考试的通识教育与等级性考试的专业教育愈加分离,高考的选拔性更加凸显。因此,地理教师既要提升自身学科的专业素养、关注当前学科研究动向,同时也要引领学生在地理学科专业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拔高,以适应当前高考的命题趋向。
(3)精研高考命题,精准应试备考。从试题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看,有着鲜明的特点。核心价值往往以生态、资源、环境问题为载体,透析其背后的发展问题,建构正确、科学的价值观(生态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学科素养上,深入认知区域的发展变化过程,区域之间的联系。综合思维上,善于运用分解、综合的思维剖析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地理问题的形成条件或成因等;地理实践力上,要熟练掌握判读各类景观图、统计图的基本技能等。对这些特点要吃透挖深,指导备考复习。尤其是训练上,要精选符合高考命题趋向的试题,如自然地理的专业性、学术性试题,人文地理的新颖性、实用性试题。强化学生的专业思辨能力、地理过程的剖析能力、地理现象的论证能力、地理问题的探讨能力、现实问题的解读能力、未来发展趋向的判读能力等。
(4)积极调整心态,辩证看待难易。2020年高考结束后,面对全国Ⅰ卷地理试题,地理教师普遍觉得难。尤其是第37题,不看答案,不知如何下手。平常总结的各种方法、策略等都毫无用武之地,但看了答案,也觉得并不难。这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题目难度确实大,表现为:选材专业、图形抽象、考查角度新、切口小、设问偏狭、分值较高等,与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与日常大量训练的模拟题等有较大差异。从主观上看,面对新情景、新问题的畏难情绪、信心不足等也非常关键。面对新问题、新情景,感觉难是正常的。因此地理教师既要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地适应高考的这种特点、趋势,又要在心态上积极调整,重构信心、直面高考。因为不论设问如何创新、专业,作答还是要用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能力层级去应对。
2.命题建议
(1)汲取独立命题省市试题养分。毋庸置疑,全国卷地理试题命题风格成熟、稳健,水平很高,引领高考命题发展趋向,也一直是各独立命题省市学习、参考的主要对象。但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独立命题省市在命题上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天津卷的非选择题,在设问前往往先设置简短的材料,提供细微、精准的背景,然后再进行精准设问以及表格式填空等;山东卷中出现的天气系统示意图绘制、基于研学旅行的试题等;江苏、浙江卷非选择题的先填空后问答式等。作为全国考试用卷的主体,全国卷也应善于从各省市命题中汲取养分,持续优化试题命制,尽力为全国考生提供更加完美的试题。即全国卷试题在今后的命制过程中,要以形式创新带动内容创新,以更灵活的题型设计,赋予试卷更全面的考查功能。
(2)把控好试题的学术性、专业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命题素材的获取更为便捷,各类模拟题传播速度加快,试题的质量也都有了较大提高,大家总想能够真正模拟或猜中高考试题,这必然倒逼高考命题要不断求新求异,以尽量规避与模拟题的雷同。常规素材难以找出新颖的命题角度来,于是高考命题就转向从各类学术性刊物中挖掘素材。但使用这些素材“也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国家对学生培养的需求,避免孤立的、过细的知识考查” [1]。以Ⅰ卷第37题为例,共3道小题,合计24分,运用到的知识,只涉及了岩浆喷发与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如此高分值的一道试题,考查的知识难免有孤立(缺少人地相互作用)、过细(3道题只考地貌变迁)之感。
(3)从考卷到答卷,示范引领高中教学。一份高考试题,其选拔功能是一时的,但高考答案的引领作用是长期的。答案展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也蕴含了专业地理知识的运用技巧,同时,示范了科学、规范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做法和态度。因此,不仅是如何命题,命制什么题,考查什么能力等,还要引领怎么答。问的要专业、答的要科学。打磨、优化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不仅为全国人民呈现一份完美的考卷,更要呈现一份完美的答卷。以发挥全国卷在备考复习中的长效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史辰羲.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 中国考试,2019(12):65-69.
[2] 李勇,赵静宇,史辰羲.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J].中国考试,2019(12):7-12.
[3] 丁继昭,史辰羲.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必备知识考查路径初探[J].中国考试,2020(06):14-18.
(本文作者:刘树材、唐永强/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陈延松/山东省临沭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相炜/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