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崔强
摘 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各国仍然面临着发展问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与各国的贸易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倡议,其提出有其特殊的原因和国际战略规划。它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改变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格局。本文着重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9.019
1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常态,对外貿易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中国对外贸易增速放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负增长,直到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态,201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下降。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总值下降1.8%;进口总值下降13.2%。中国海关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6%,反映出中国外贸形势日益严峻复杂。
1.2 一般贸易比重上升,经济结构优化
2015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3.3万亿元,比上年下降6.5%,占进出口总额的54%,其中出口增长2.2%。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外商投资规模继续扩大,经济结构升级继续加快,综合经济实力继续增强。
2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2.1 加快产业升级
“一带一路”倡议能促进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创新,增加对外联系,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出口产品大多凭借价格优势质量优势,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严重缺失。但近年来,随着外商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引进,加上中国的政策支持,产生了一批高端技术产品,推动了我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开启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的“产业升级”新时代。
2.2 增加工业品的输出
在设备和产能方面,中国的产品相对具有成本效益。通过合作,中国不仅可以促进工业产品的产出,而且可以实现国内产业升级。
2.3 实现项目资本的输出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过程中,项目的投资和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中国可以为合作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如果2014年成立的亚洲投行能够实现战略资本中介媒体。“一带一路”的引进和实施,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贸易伙伴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形式。
3 中国对外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3.1 外贸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
2012年,中国开始以20%的比重跃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这一地位和成就至今仍保持着。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世界每个角落都有“中国制造”。全世界都在享受中国制造的价廉物美的商品。总的来说,虽然我国外贸产品质量和档次有了很大提高,在世界一些高端制造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过于注重规模效益,产品附加值低,单位产品生产能耗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外贸体制的结构水平偏离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社会发展规划,需要改变。
3.2 贸易摩擦增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升级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加剧,贸易摩擦的加剧也日益阻碍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旗帜,挑起了对华贸易战,对此,中国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中美贸易战不仅严重影响了两国,还会对世界经济的造成广泛影响。此外,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3.3 文化背景摩擦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性加强,各国的文化背景和地缘政治需要协调。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在尊重各国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各国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制度和宗教文化都需要深入分析。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政策,开展经贸合作,一定不能忽略文化背景差异,只是一味进行贸易活动,我们要尊重各国意愿,最终形成双赢局面,促进多元化发展。随着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日益发展,中国将面临更为严格的投资和贸易规则,仅靠单一的廉价劳动力和成本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发展产品的多元化,多元化产品将有助于中国减少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摩擦,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
4 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措施
4.1 促进外贸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中,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紧密联系为许多行业和领域提供了技术合作和互联互通的可能性。我国企业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深化对外贸政策的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通过掌握核心技术,调整出口结构,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4.2 进行外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一带一路”不只是经济发展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在此背景下,外贸文化一体化是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要发挥文化输出对外贸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目标市场国家的产品意识。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中国政府可以制定长期战略,加快支持文化出口。文化、工业、外贸主管部门可以开展联动,建立健全无形资产产权交易平台,加快外贸产品从无形价值向增加值的转变。地方政府还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点和实际经济结构,打造文化创意设计集聚区,加快外贸文化产业融合。
4.3 缓解我国的贸易摩擦
4.3.1 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不断推出优质低价产品,进一步扩大我国外贸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外贸产品的影响力。同时,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企业成功的基本保证之一,企业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深入了解市场需求,这是企业生存、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企业的迫切要求。尽量避免在产品结构上与周边国家发生冲突,减少贸易摩擦。
4.3.2 加強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跨国设立外贸公司不仅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还可以利用跨国企业的影响力,帮助周边国家发展当地经济,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关系,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同时,可以进一步降低我国外贸产品的生产和运输成本。
4.3.3 “一带一路”需要统筹规划
强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不是盲目地进行行政干预,可以更好地体现“一带一路”经济纽带的作用,在科学的整体框架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并且,要在市场的引导下,进行更加合理的战略调整和规划,以促进各方经济发展。
4.4 提升中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
4.4.1 外贸企业要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
外贸企业要创新和改革传统生产方式,在基础产品的设计和加工上多加科学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中国企业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顺应国家政策,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4.4.2 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其应对风险能力
“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应抓住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率,增强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外贸企业必须从自身经营状况出发,系统客观评价自身,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在保证经营稳定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率,扩大企业利益空间,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4.4.3 增强国际市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中国外贸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走出去,与国际企业进行深层次的接触,提高对国际市场的理解与判断。我国外贸企业必须提高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在深入分析全球市场的基础上,必须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和战略措施,预测市场走势。与国际接轨,学习国际准则,了解国际市场,打破贸易壁垒。以确保企业战略的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5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的重大战略,体现着中国政府对国际大势的了解与分析,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应对,顺应国家战略,加快发展对外贸易。我国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多边和双边贸易,加快自贸区建设,制定更有利于出口和创新的政策措施,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贸易效应,提升外贸竞争力,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宾宾.“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外贸竞争力培育的研究[J].商,2016,(32):137.
[2]黎侨.浅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外贸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7,(31):56-57.
[3]孔庆.“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外贸结构跃升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09):72-75.
[4]滕翔宇.“一带一路”背景下借助文化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9,(15):77-78.
[5]张祺玥.基于“一带一路”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120.